彼得·伯克的文艺复兴观

2014-11-12 06:45刘日宏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文艺复兴

刘日宏

[摘 要]作为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彼得?伯克对文艺复兴运动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将文艺复兴界定为一场单纯的文化运动,更重要的是他从泛欧洲角度出发,以中心与边缘的命题从整体上考察了这场文化运动。他的文艺复兴观正是他文化史观的写照。

[关键词]文艺复兴;文化运动;中心与边缘

文艺复兴运动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生活、社会等方方面面。对于这样一场浩大而复杂的运动的解释,是史学家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1860年所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奠定了文艺复兴研究的权威正统观点。以此为基础,至20世纪60年代,史学家们从政治、思想、阶级、外交等方面更系统地阐释了文艺复兴的发生和发展,也纠正了布克哈特观点的不足之处。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文化史的发展,对文艺复兴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视野。伯克的文艺复兴观就代表了新文化史的研究视角。

一、彼得·伯克及其思想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历史学家。1937年生,牛津大学博士。曾执教苏赛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学院研究员。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

伯克认为,文化是一种普遍、客观、观念和物质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废,不以某一群体的看法而淹没,其物质形态或许会因自然灾害、或地处偏僻、或年代久远而湮没,其观念形态却会伴随着生活群体的延续而流传。伯克主张文化多维和中和,反对欧洲中心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文化体都是存在于世界大文化体系之中,既不可能完全与其他文化体隔绝,也不可能成为独步天下的超级文化。伯克还认为,文化是一种有意识的建构。伯克的文化史观具有大众化、日常化、多维化倾向。

二、一场文化运动的历史

彼得·伯克将文艺复兴定义为一场文化运动的历史,“它始于彼特拉克并终于笛卡尔”[1]它不是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时期,也不是关于当时欧洲的一部文化史。只是创造性地复兴和吸收古典传统的文化运动或过程。伯克反对将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截然对立,反对将文艺复兴作为崭新的近现化的开端。历史发展是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的,不管是人文主义者自身,还是他们的作品,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他们的时代,因此带有中世纪的烙印。

在他看来,这仅是一场文化运动,而非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运动。“作为一种首先在一个小圈子、一个小团体中发展而来的对古典文化的推崇和摹仿,仅仅是上流社会亦或有教养的人对古典文化艺术的兴趣。”[2]

这场文化运动开始于14世纪发现古罗马文化,伯克认为它并非终结于16世纪20、30年代,而是又持续兴盛了一个世纪,直到1630年前后才结束。这一阶段称为文艺复兴晚期或多样性阶段。在他看来,风格主义正是晚期文艺复兴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正是晚期呈现出的多样化和生活化特性,使它被最广泛的社会群体和最广阔的地域接受。

三、欧洲文艺复兴:中心与边缘

欧洲文艺复兴,从整体上来看,就是欧洲各地对带有意大利因素的古典文化的接受情况。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些知识分子发现并传播古罗马古典文化。由于时代的变迁,意大利这些知识分子在模仿和传播古典文化时,不可能是全部照搬的。因为,“被接受的东西都是按照接受者的方式接受的”。[3]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不可避免的带有“意大利因素”,而文艺复兴在向欧洲传播的时候也必须注意到“接受和改造”的过程,它不可能只是古典或意大利思想的简单传播,也不可能所有地区和国家都认同这一文化形式。因而在彼得伯克看来,欧洲及世界范围内的文艺复兴,就文化实质而言,就是欧洲各地及世界范围内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接受和改造情况及取得的成就。

就其接受和抵制的情况,彼得伯克提出了中心与边缘的命题。“中心”即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意大利在这场运动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是,意大利的核心地位并非是指它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始终处于领导地位。边缘,不是地理范围意义上的边缘,而是指与意大利有着最大文化差距的地方。接受的越快越彻底的地区就是离“中心”越近的地区,而抵制的越彻底的地区就是“边缘”地区。中心与边缘并不带有地理位置的概念。比如匈牙利,虽然它处于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交界处,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欧洲的边缘地区,但却比欧洲大部分地区更早接受文艺复兴。而边缘地区,即与意大利有着最大文化差距的地区,比如威尔士、瑞典、苏格兰、葡萄牙和波兰,这些地区的文化有着强烈的地方风格,由于种种原因,意大利因素的古典文化受到了抵制。[4]而到文艺复兴晚期,文艺复兴的形式和观念不仅传播到欧洲大陆的“边缘”地区,甚至超出了欧洲。

然而,“中心与边缘”并不是绝对的。尽管意大利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保持领先地位,但它也不是唯一的中心。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持续高涨,到1520年前后,意大利在人文主义研究中的霸权地位开始丧失。而且,由于意大利习俗和时尚在国外的成功传播,16世纪晚期导致了一股反意大利逆流。意大利癖与意大利恐惧症并存并互动。

而且,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地位也不是绝对的。在伯克看来,西欧文化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占中心地位的。它只是诸多文化中的一种,它与邻近的文化,尤其是拜占庭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共存并相互影响。西方文化本身也是多元而非一元的,它包括了许多少数族群的文化,如犹太文化。其中许多都参与了世界范围的文艺复兴。[5]

这些论述都充分体现了伯克教授多维共存的中和的文化史观。在地域上,他认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中心与边缘。他否定欧洲中心,主张只要有人类群体活动就存在着文化的发展与演化。而这种发展与演化随着人类活动的交往必然产生相互影响。无论是像文艺复兴这样的思想文化运动,还是像印刷术这样的技术革新,都是一个渐次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即使在一段时间内会有中心和边缘的区分,但两者之间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的动态状态。[6]

四、精英与大众

新文化史注重对上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符号、意识、观念;普通民众的物质生活及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内涵的研究。大众文化史是考察的主要对象,体现了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因此,在解释文艺复兴运动时,伯克也融入了他的大众史观。

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被最广泛的社会群体和最广阔的地域接受,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影响到了人们的心态、物质文化、身体等各方面。然而,不管是高大宏伟的宫廷建筑,还是文艺圈的诗词歌赋,这些都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平民大众有没有参与,以何种形式参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关系是什么?伯克认为,“16世纪欧洲的精英具有‘双重文化,他们拥有把普通民众排斥在外的精英文化,但又参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众文化。”[7]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家从大众传统中吸收了大量灵感。比如,巨大的石兽、斜塔和地狱之门,艺术家设计的这些作品都是为了满足大众追求怪异的情趣;薄伽丘的《十日谈》中许多故事都取自于大众的口述传统和民间故事。同样地,平民大众对于文艺复兴运动也是知道的,虽然平民不懂拉丁语,不识字,买不起昂贵的书籍,但是口头文学这一形式在当时广为盛行,在上层阶级中流行的文学和艺术通过口头文学的形式传入到了下层。但是,很显然,大众终究不是这一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他们对于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古典著作并不能理解或响应。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平民大众也属于“边缘”。文艺复兴运动渗入的社会人群也是有限的。

参考书目:

[1]-[5]:彼得·伯克著:《欧洲文艺复兴:中心与边缘》,刘耀春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6]蔡玉辉著:《彼得伯克的文化史观》,《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7]彼得·伯克著:《什么是文化史》,蔡玉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9版。

[8]彼得·伯克著:《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杨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彼得·伯克著:《文艺复兴》,梁亦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0]王挺之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文艺复兴研究(1940—1970)》,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1]刘耀春著:《雅克布布克哈特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再思考》,四川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文艺复兴
行走在城市的边缘
文艺复兴视角下的同时期中国绘画解读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贵族缘何热衷赞助艺术事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及时行乐”主题
文学作品阅读中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