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风暴:每天的“思维体操”

2014-11-13 01:17曹海永
江苏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驴子体操风暴

曹海永

“故事风暴”这样一个微型课程,源自于我内心对语文教学与故事联姻的一种情结,源自于我对语文教学“为思维而教”的一种坚守。首先对题目作两点解释:

第一,所谓“故事风暴”,是对故事本身的要求,即故事要精短而耐人寻味以至回味无穷,要给人在开阔视野、启迪思考、精神激励上产生超级“震撼”进而达到“风暴”级别。

第二,所谓“思维体操”是对语文教学核心价值的追求,即让思维在相互碰撞中“动”起来。“故事风暴”只是一个载体,引发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困惑、启发等,才是尤为重要的。

思维的“体操”是灵动而丰富的咏物诗,是欢畅而热烈的抒情诗,是富有理智韵味的哲理诗,因为“所有的思都是诗”。“故事风暴”更像一场“无领导讨论”,让思维在这里“爬坡”,头脑在这里“流汗”。当我们把思维的“体操”,自然而然地渗透在日常的交流、练习和展示中,成为一种可视、可感、可触摸的文化现象时,生长将如呼吸一般自然。

这样的解释也许还比较抽象,下面我们不妨到“故事风暴”的现场作一回切身的感受。

上学期开学,我们孙颖红同学讲了一个故事,题目叫《驴和狗》。大意是主人宠爱一条狗,驴子拼死拼活得到的却和狗相差很远。于是,驴就学着狗的做法用舌头舔主人。结果把客厅弄乱了,主人把它牵到屠宰场给杀了。交流过程中,大家一开始都认为驴真蠢,只知道盲目地效仿,有学生想到了成语“东施效颦”;还有的认为驴没有自知之明,落得这样的下场纯属“活该”……学生的“批斗”告一段落时,我说:“换一种思维呢?都是驴的不对吗?”经过思考,学生觉得这个主人也有问题:第一,主人不分青红皂白,没有认真思考驴反常表现背后的原因;第二,赏罚不明,人为扩大待遇差距,造成驴子心理失衡……我乘势引导:“此时,驴子的行为又给你怎样的思考?”有学生说:“驴子的反抗精神是令人钦佩的,我们的农民起义,很多不就是官逼民反吗?”甚至有学生说:“只要后来之驴为自己的待遇与尊严而作前赴后继的反抗,就一定能让主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驴子的死具有典型的意义。”这时又有学生指出:“不过,驴子的反抗方式是有待斟酌的,是用这种简单的模仿吗?是用这种卑微的讨好吗?”马上有男生说:“可以用适当的罢工”,还有女学生说:“可以用温柔的提醒啊!”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经历了一次对驴子的理性思辨。

这就是我们每天几分钟的“故事风暴”“思维体操”。作为一种教学创新,它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操作便捷:每天可以安排一两人讲故事,花时不过几分钟,可以“见缝插针”,灵活安排。对学生的思维培养而言,它讲究的是零敲碎打、聚沙成塔。

双重推动:推动讲故事的学生深入地阅读,并有所思考,以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风暴效应;推动听故事的学生积极地思考,并有所顿悟。

启迪深远:好的故事是具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和生长力的。也许,老师、同学的一句话会影响学生;也许,暗含其中的思想方法或思维方式会影响学生;也许,故事本身也会影响学生。

师生共进:我们教小学的老师最要防范的就是教成“小学水平”,而每天的“故事风暴”“思维体操”会让我们和学生共同经历一种潜移默化的蜕变,甚至是“凤凰涅槃”式的巨变。在这样的改变中,我们会共同享受心灵成长的拔节姿态。

最后,我想说:每天的“故事风暴”,其实就是让学生在朝“思”暮“想”中,真正感受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让我们共同期待:故事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驴子体操风暴
驴子的坏主意
想走遍全世界的驴子
脑风暴大挑战
泽西风暴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驮盐的驴子
头脑风暴
头脑体操
2015A/W暗黑风暴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