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视阈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

2014-11-14 06:30段慧丹任园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4年11期
关键词:基层民主制度创新运行机制

段慧丹+任园

[摘 要]党的十八大对基层民主建设提出新要求和新希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上海市马桥镇金星村的“村民周周会”就是一种基层民主创新的实践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村民周周会”逐步形成了一套群众工作制度,推动了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关键词]村民周周会;基层民主;运行机制;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11-0044-03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将社会管理与民生并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成为基层政府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如何实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从行政性到服务性的转变,成为基层组织进行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的重点和难点。上海市马桥镇金星村的“村民周周会”正是在探索干群、党群关系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在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搭建起了有效沟通的平台和上通下达的信息渠道。

一、研究方法及个案介绍

(一)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参与式观察以及在此过程中与村干部、村民进行深入访谈,辅之以文献研究法,研读并参考金星村开展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文件,厘清“村民周周会”的运转模式和实际效应,并在观察中发现亮点、总结经验、提炼模式。

(二)个案介绍。金星村是一个进行过大动迁、大开放的村庄,外来人口远远超过本地人口,形成明显的“人口倒挂”现象,村中居住的村民大多是老年人。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原来老年大学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并形成了“村民周周会”的民主实践模式。开始于2004年的老年大学远程教育收视班,因为地点设置等一些问题到了2007年时基本办不下去,于是村里决定将收视班放在村民家的“客堂间”,根据距离远近设置了四个收视点,这样村民便可以就近参加活动,参加的人数逐渐回流。人员回流之后,村两委班子逐渐将党的政策宣传和村情镇情的通报与收视活动整合起来,每次利用收视前15分钟,由村委干部开展政策宣传和村情汇报,收视点被打造成为一个村民意见、建议的“吸纳器”,和进行沟通民意的平台,于是,“村民周周会”的雏形形成。到2010年,金星村远程教育收视点被镇社区学校推广为大众理论化教育平台,远教收视活动进一步规范化,远教收视的功能得到不断提升,村“两委”越发清晰地意识到,平台功能的拓展为党的群众工作增添了动力和活力,2011年,远教收视平台正式转型为“村民周周会”。

二、“村民周周会”的实践探索

(一)整合村委各条线力量,高效统筹资源,聚力全局工作。通过整合村委各条线的力量,实现综合办公,一条线服务,能够高效统筹资源,充分利用人财物,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使村民免除分别应对的麻烦,为村民提供复合高质的服务,凝聚各方力量,聚力全局工作。“村民周周会” 将金星村党、政、妇、卫、治等各条线工作合理编排聚合一致,以集体的力量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帮助群众、服务群众,以集体之力解决村民面对的各种问题,避免重复性工作,形成了凝聚各方力量,聚焦村民服务的工作模式。

(二)规范活动流程,合理编排活动程序,提升常态化运行机制。“村民周周会”从一开始就做到了活动程序的完备规范,从会前准备到开会过程以及会后反馈,每一个步骤都得到扎扎实实的履行。会前准备工作:由两委班子制定“周周会轮值表”,将各条线干部分别安排到每个收视点做“辅导员”。与此同时,每次上课前各村民组长会事先拿到“金星村各条线干部村民周周会轮值安排表”,然后再由村民组长就近告知、宣传,让村民事先有准备,到时提什么意见、问哪方面的问题做到心里有底。活动开展过程:每周二上午8:30之前,村民自带座椅、茶水等来到“会场”,由村民组长主持。活动开始的前15分钟,轮值的村干部进行读报、读书、政策宣传等活动,同时村干部还需要把上一周收集到的问题作现场回复和反馈;随后,村干部听取本周村民对村里各大小事情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民意的记录、收集工作。会后反馈工作:会议结束后、村委建立办理结果公示制,采取“村民周周会”入组回访或书面答复的形式,对反映问题的群众进行当面答复,并征询群众对处理结果的满意程度,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三)完善制度安排,加强“村民周周会”规范化建设,实现基层民主纵深发展。只有制度明确,程序完备,渠道畅通,才能保证村民各项权利的实现。“村民周周会”有一套相对规范的制度,对参与双方分别有相关的制度规约。制度的规约对村干部们形成了一道隐形的“警戒线”,时时刻刻提醒他们以村民利益为重,以服务村民为己任;对村民而言,虽然不是强制性参与“村民周周会”,但是规范的组织,严谨的规章安排,容易使村民产生组织归属感。“村民周周会”逐步形成了一套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的工作制度:切入重点“问事”,广开言路“说事”,集中民智“议事”,沉下心来“办事”,组织群众“评事”。由于“村民周周会”循环的周期短,群众的突发事、急难事、特殊事可随有随说、即说即办,村干部也把政策讲给群众,把“家底”亮给群众。在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时,则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共同讨论,办理情况每月在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四)立足人性化的组织形式,方便村民参与,和谐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村民周周会”的组织安排也有着其自身特点,首先是时间固定。使“村民周周会”能够以常态化活动形式固定下来,使每个参加的学员能够形成按时参加活动的意识。“周周会”仿照学校安排寒暑假期,这样设置的目的主要是让学员对参加活动保持一定的“饥饿感”,让他们有收获也有期待,同时也为村委及时总结前一段时间的经验教训和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是地点灵活。“周周会”开展的地点放在村民家里的“客堂间”,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距离的问题,附近的村民过来参加比较方便。第三是现场感强。村民与村干部之间,以及村民之间以聊天方式的沟通使得现场气氛温馨融洽,能够将问题摆在台面上讲,不会因为正式会议的严肃氛围而不敢说话,有所顾忌。“村民周周会”中的“辅导员”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以其自身的个人魅力,深深的感染了参与的村民,参加者能够充分信任轮值的干部。每次活动都能在干群和谐的氛围中活泼之中不失严肃,轻松之中不缺认真。

三、“村民周周会”的制度创新

(一)干群议政的政务平台。“村民周周会”实行以来,村情政务不再是村“两委”和村干部关起门来开会的“秘密事儿”,而变成村民可以发表见解的“自家事儿”,村民真正成为“当家人”。大到村里发展规划,小到街道垃圾处理这样涉及村民日常生活的事情,都可以在“周周会”上提出自己的建议,村干部会将村民意见收集汇总,拿到“两委”会议上商讨,真正做到尊重村民意愿,将“村民周周会”开发为村民议事的敞亮平台。

(二)上通下达的学习平台。国家的大政方针、地方的镇情民意一般会通过专门的宣传渠道传达,而普通村民却极少有机会接触。通过“村民周周会”上的政策学习环节使得村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地方发展信息以及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使得村民能够及时准确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

(三)社情民意汇聚的信息平台。“村民周周会”将把村干部的办公会搬到村民小组和生产队里,亲临现场办公使得村民一有问题就能找到村干部,可以及时反映情况,做到问题及时解决,不搁置,不积压,避免因为问题得不到解决而造成的不良情绪积蓄、酝酿以致爆发,将问题和矛盾解决于萌芽之中。

(四)村民之间情感的沟通平台。“村民周周会”不仅是干群之间沟通的平台,也是村民之间增强沟通,加深感情的平台。原先不太和顺的邻里关系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得到了缓和,彼此之间加强了感情沟通,密切了情感联系,增强了包容和理解。现在出现问题之后,大家会积极想办法解决,拿到“周周会”上请村干部和村民帮助出主意,提对策,邻里关系更融洽,民风更淳朴。

四、“村民周周会”对基层民主建设的积极意义

(一)“村民周周会”有利于唤醒村民的主人翁精神,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增强村民的自治意识,落实村民的民主权利,扩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村民周周会”是一种基层民主创新的实践,它为村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搭建了平台,唤醒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参与村庄管理的热情,使村民能够按照既定的规范和程序参与到村级管理中来,从本质上增强了村民的自治意识,更好地激发了广大村民广泛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村民通过交流、沟通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矛盾,使得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得到妥善解决。在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时,则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共同讨论,办理情况每月在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二)“村民周周会”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消除官民对立情绪,增进政治信任感,有效化解农村基层矛盾,为营造和谐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性平台。“村民周周会”的开展使村民们在与群众、干部的沟通交流中了解农村基层工作性质、提高思想觉悟,以集体和国家利益为重,使得有问题有矛盾能够及时有效的化解在基层,避免矛盾积累加深。从效果上看,通过“村民周周会”,一方面消除了村民们由于不了解政策或镇、村有关工作情况而产生的误解和怨气;另一方面干部们及时了解掌握了村民的所思所想,了解村民的困难、情绪与想法,更做到了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这种面对面的现场式交流使得大家敢于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讲,双方在透明公开的环境下进行沟通与协商,村民之间、干群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代替了原来的相互猜忌、互不信任。

(三)“村民周周会”有利于农村实现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从制度和实践上探索新方法、新模式,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办事效率,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村民周周会”建立了基层民主治理的新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政府治理结构和方式的转变,对于重大党务、政务、村务的决策,都要经过充分论证、研究、规划。“村民周周会”制度明确规定,每周活动开始的15分钟村干部要向村民传达村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如有重大事项,需要征求村民意见的要与村民面对面的进行平等对话,交流思想,听取老百姓对的意见和建议,使得村两委在决策中能够充分体现村民的真实意愿和要求,充分尊重和体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只有这样的决策,在实施过程中,才能做到消极因素和阻力系数最小化,积极因素和动力系数最大化,因此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既民主又科学的决策。

(四)“村民周周会”有利于提升干部的群众工作水平,在实践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的办事能力,培育越来越多的基层工作人才。发掘乡村精英,强化人才建设,才能实现乡村和社区服务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资源是基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农村基层工作者经常要面临复杂多变的村情民情,需要具备过硬的素质和能力,更讲求灵活变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着力强化其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经过“村民周周会”的历练,村里的年轻干部都得到了明显的成长,沟通协调能力增强,越来越善于在法律与情理的平衡中找到调解方法,总结了越来越多的成功经验。通过“周周会”,村干部们及时了解民众的需求,迅速知晓村民间的每一起纠纷,并切实地解决这些纷争。随着“村民周周会”的发展,相信这样的基层工作人才会层出不穷。

(五)“村民周周会”有利于村民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获得精神养料,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村民公民意识。“村民周周会”已成为村民终身学习的平台,越来越受到群众的喜爱。“村民周周会”被亲切地称为“新时期的动员大会”,通过这一平台,村民可以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学习各种政策,上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下到镇村一级的政策动态。村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发展情况,并且掌握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动态。“村民周周会”开办学习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地提高了村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村民周周会”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村民的公民文化得以培育,在村庄主体行为的互动中不断提升对村庄政治体系的认同感、信任感,能对村民自治体系发挥一定作用,影响村庄部分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活动,推动村民自治进程的民主化趋势。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研究”(11BZZ004);上海市民主法治建设课题(课题编号:2013281);申报“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课题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段慧丹系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任园系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姚 东

猜你喜欢
基层民主制度创新运行机制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形势下治理基层腐败必须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化
探寻社会治理边界的成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