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和发挥艺术软实力

2014-11-14 19:38乐琴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本体实力人文

乐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影响力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艺术是文化的积淀,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艺术“软实力”可以对人的精神、情感、灵魂、情操、理想等方面产生作用,使人得到精神享受,从而促进人的内部和谐。

艺术软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升华表现,艺术的发展在整体提升人文素质、培育高尚的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现代社会更需要人们具有文化艺术的“软实力”。全面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使艺术变成人们都能享受的精神必需品,就需要研究中小学艺术教育如何渗透和发挥艺术软实力。

在中小学生音乐教学中,艺术“软实力”的培养,既要兼顾音乐的基础知识技能教学,又要体现音乐课程的人文性与实践性的审美教育,寓教于乐,使中小学生掌握音乐的知识与技能,提升艺术修养,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正确处理音乐知识与技能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的知识技能与审美教育,应该是相互辅佐、相互支撑的。音乐本体教学与审美教育应该有机融合,渗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无论强调其中某一个方面都会导致学生音乐学习的不均衡发展。要么,过分强调音乐本体的训练,使学生对音乐失去兴趣,大大影响了培养学生感受、欣赏、认识、创造音乐美的能力;要么,过分强调纯审美的能力培养,使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水平过低,造成学生无法真正领略到音乐的美。

音乐的美感是一种情感体验,而在音乐情感体验过程中,学生主体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当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时,他们的想象、情感、认识等各种心理能力都因受到激发而活跃,会产生喜怒哀乐等诸多情绪,使他们在精神上获得愉悦,思维上更加敏捷。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本体的模仿训练,激发他们学习音乐基本技能的欲望,让学生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获得音乐本体相关的知识,从而在体验音乐的环境里不知不觉地提升对音乐理解、运用的能力。

2.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先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与创新。

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创新,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为他们长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做好铺垫。

其次,音乐作为表达情感的艺术,是用声音来传达艺术魅力的。利用这一特点筛选出学生喜欢的、积极健康的歌曲进行学唱、欣赏、模仿、表演、编创等一系列实践,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创作的热情。

再次,为学生创设兴趣课堂、音乐舞台等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中小学生都好动、好强,充分利用他们的身心特点,在课堂上创新教学形式,加入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如:利用与音乐内容相关的小游戏、趣味猜谜、音乐故事等来协助教学。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尽情展示他们才华的机会,不仅能激励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创新与实践的积极性,还能使他们的音乐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升。

3.加强音乐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综合,体现多元文化的人文内涵。

首先,音乐课程要以音乐本体为载体,把音乐的艺术内容、表现形式与音乐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要有机联系,不能顾此失彼,影响多元文化的人文内涵在音乐教育中的体现。

其次,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科综合,利用各艺术门类与音乐之间的“通感”,把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艺术门类进行交叉综合,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音乐艺术时更加形象、直观。

加强音乐与各学科的综合,发挥音乐的文化属性,体现多元文化的人文内涵。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里,中小学生需要了解、认识更多的世界音乐文化现象,拓宽他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同时,还要加强传承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本土的音乐,理解和接受本地的音乐文化。

(作者单位:新疆职业大学公共教学部)

猜你喜欢
本体实力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眼睛是“本体”
我们的搞怪实力,真的不容小觑
一种新型水平移动式折叠手术床
凭实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