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梅尧臣悼亡诗的意象

2014-11-15 03:03韩维娜
文教资料 2014年20期
关键词:孤雁梅尧臣亡妻

韩维娜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浅析梅尧臣悼亡诗的意象

韩维娜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爱情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话题,于是产生了缠绵悱恻、如泣如诉、肝肠寸断的悼亡诗。宋代梅尧臣的悼亡诗直抒胸臆,句句哀怨缠绵,眼泪承载了忧伤,梦境寄托了思念。他的诗中多次写到相思泪、梦境、孤雁独鸣、家庭生活场景的意象,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

梅尧臣 悼亡诗 意象

悼亡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之一。从《诗经》的《葛生》、《绿衣》开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就有不少诗人写过悼亡诗,比较著名的有潘岳的《悼亡诗三首》,被称为悼念亡妻的千古绝唱的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宋代梅尧臣的悼亡诗,等等。这些诗虽然运用了不同的意象,但对失去爱人所表达出来的深厚感情却是毫无二致。本文将对梅尧臣的悼亡诗的意象作分析,从而体会梅尧臣对亡妻绵绵不绝的悼念之情。

一、相思泪

《红楼梦》第一回写到绛珠仙草为了报答神瑛侍者恩情时说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但把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虽然宋朝的梅尧臣并不知道清朝的曹雪芹能够写出“眼泪还债”的鸿篇巨制,让读者感动不已、潸然泪下;但是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妻子的离世足以让他依依不舍、眼泪涓涓。悼亡诗最本真的地方是拥有真情,眼泪就是人在悲伤、痛苦、难过时真情流露的方式之一。梅尧臣的悼亡诗中多次写到因为思念妻,情感不能自已而泣涕涟涟。

通过眼泪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是梅尧臣诗歌的意象之一。《泪》:“平生眼中血,日夜自涓涓。泻出愁肠苦,深于浸沸泉。红颜将洗尽,白发亦根连。此恨古皆有,不须愚与贤。”眼泪从眼中不断地流出来,就像身体里的血液不停地循环那样。这首诗倾泻出了诗人心里的忧伤和苦闷,流下的眼泪化作痛苦,这种痛苦比浸沸泉里的水还要深。虽然诗人不再年轻,岁月已经老去,但是他们夫妻相濡以沫的画面历历在目。与妻子白头偕老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夫妻生离死别、天涯两隔的痛苦自古皆有,不论贤愚,莫分高下。眼泪似血,思念之深可比泉水。梅尧臣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之情让人读之潸然泪下。可谓“世间无最苦,精爽此消磨”。《悼亡三首》中也有类似的诗句。“终当于同穴,未死泪涟涟”,即使死后会同穴,但是妻子先于诗人而离世,孤单的诗人还是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整天以泪洗面。《梨花忆》:“今朝两行泪,怨苦属衰翁。”回忆其妻子在世之时夫唱妇随的温馨的场面,使人又禁不住热泪两行。若妻子尚在人世,梨花树下则是鸳鸯成双神仙侣,而非形影相吊一衰翁。

二、相思梦

从谢氏去世以后,诗人对谢氏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谢氏的贤良淑德让诗人魂牵梦绕,夫妻相敬如宾的点滴画面使诗人难以忘怀。于是诗人的梦中都是妻子的倩影,诗中所体现的都是相思梦。正如弗洛伊德在《梦的释义》中所认为的:“梦体现着深埋在潜意识里的感情,而那些被回忆起来的梦的碎片则能帮助我们揭露这些深藏的感情。”

通过梦境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是梅尧臣悼亡诗的另一个意象。这些诗歌表现妻子与诗人相互怀念的场景。如《灵树铺夕梦》:“昼梦同坐偶,夕梦立我左。自置五色丝,色透缣囊过。意在留补缀,恐衣或破绽。殁仍忧我身,使存心得堕。”诗人思念妻子之情不分昼夜。因思念过度,诗人竟然“白日做梦”,白天梦见妻子和自己并肩而坐,到晚上又梦到妻子立在自己的身旁。妻子心灵手巧织着美丽的丝线和绢布。妻子又似乎在为诗人检查衣服是否破损,然后加以缝补。当诗人醒来,妻子早离开人间,而这所有的一切不过都是梦境。再如《椹涧书梦》:“谁谓死无知,每出辄来梦。岂其忧在途,似亦会相送。初看不异昔,及寤始悲痛。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诗人认为人死了只是肉体的腐败,灵魂不曾离开亲人。爱妻虽离世,但在梦中还是会与诗人相见,还在另一个世界里关心着诗人的生活。这虽是诗人的美好愿望,但也在心理上给了诗人莫大的安慰。这个安慰尽管不符合时空逻辑,可对于一个伤心的诗人来说已经足够了。“梦中不知梦,但谓平常时。相与共笑言,焉问久别离。”梦中诗人与妻子共语,妻子就像在世时那样嘘寒问暖,诗人似乎不敢相信这是梦境。就是这种简单朴素的家庭温情生活,让诗人无法释怀妻子离开人世的现实。

三、孤雁的意象

鸿雁的意象最早用于诗经。《小雅·鸿雁之什》中有这样的诗句:“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大雁一声声哀鸣引起流民凄苦的共鸣,他们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歌。从此,当湛蓝的天空中出现一队队鸣叫着或南迁或北归的鸿雁时,游子的思乡之情常常被勾引出来,鸿雁便成了敏感而多情的诗人寄托羁旅伤感之情的意象。

鸿雁除作为大型候鸟有南来北往的迁徙属性之外,还有一个自然属性,它们多为“一夫一妻制”,甚至是终身一侣,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养育。梅尧臣的悼亡诗首次创造性地运用了鸿雁的自然属性,用“孤雁”的意象表达了失去妻子后悲伤孤独的情怀。“孤雁”的意象多次出现在梅尧臣的悼亡诗中。“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悼亡诗三首》其二)凄冷的窗前再也没有爱人的倩影,只有一只萤火虫飞来飞去。长夜绵绵,一只大雁在天空中哀鸣徘徊,似乎跟诗人一样在寻找失去的伴侣。鸟类尚且因为失偶悲痛无比,更何况是人类呢?“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秋雁》)秋天的大雁趁着夜色南飞过冬,前面成群结队的大雁飞过,后面一只孤雁独自盘旋,它似乎在告别死去的伴侣,又似乎在跟自己的伴侣窃窃私语,久久不忍离去。这是另一位“诗人”在为自己逝去的妻子哀悼。“孤雁去何急,一声愁更听。”(《闻雁》)一只大雁急急忙忙干什么去?一声哀鸣表现无数愁思。

四、生活场景入诗

中国悼亡诗中的意象选择,往往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多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入诗,即多是柴米油盐的生活小事,多是诗人妻子生前活动的闺阁庭院中的种种物象,诸如织布旧筐、孤账空床、荒闺尘窗、未完针线、娇儿索母之啼,等等。梅尧臣的悼亡诗也不例外。“夜缝每至子,朝饭辄过午。”(《怀悲》)妻子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缝补浆洗至深夜,早晨开始忙碌早饭中午才吃。想起妻子在世时任劳任怨的画面,诗人泣涕如雨哽咽无声。“儿娇纵自哭,婢騃不能呵。”(《秋日舟中有感》)小儿啼哭对一个没有育儿经验的诗人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家里的女婢因没有女主人的管教也不听使唤,若是妻子在世,则这些事只不过是小事。妻子在世,诗人的生活井井有条,妻子离开,诗人的生活杂乱无章。妻子在世时家常画面的温馨,和妻子离世后生活的失落迥然不同。诗人不禁拊膺痛苦,怀念妻子。“白玉佳人死,青铜宝鉴空。”(《梨花忆》)像玉一样温柔婉媚、高贵贞洁的女子香消玉殒,青铜宝镜里再也没有你梳妆的倩影,只剩下空落落的镜子。诗人面对青铜镜,期盼佳人的倩影再次出现,但是镜子里只留下自己衰老的面孔。及此,不由得悲从中来悲凉之意从心,久之不绝。

生活就是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音符谱写的一首曲子。不如登山般的刺激,不如远航般的惊险,只是一碗平淡无奇的凉白开。正是这种平常家庭生活感动了一个个多情的诗人。梅尧臣将“家庭生活”的意象写在诗中,足以证明他对爱妻的恋恋不舍之情。

宋代梅尧臣的悼亡诗悲哀缠绵,痛失爱妻的悲伤在简单的几个意象上,却表达得淋漓尽致。梅尧臣的悼亡诗首次创造性地运用“孤雁“的形象,表达对已故爱妻深深的思念之情。“孤雁”意象除表达思念之情之外,还增加了思念故妻的内涵。梅尧臣的悼亡诗以独特的意象群,受到众多诗集选家的青睐。

[1]万艳红.论梅尧臣悼亡诗的创作内涵及抒情艺术[J].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9(9).

[2]于丽,曹旭.悼亡诗里的悲情人生[J].文学史话,2012(4).

[3]赵梅.历代悼亡诗初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4]聂雪蕾.中国古代悼亡诗的丧葬词汇研究[J].科技风,2011(1).

[5]王建华.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诗[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猜你喜欢
孤雁梅尧臣亡妻
范仲淹 梅尧臣 因心而友,唯才是举
天涯游子的象征
再婚相处有讲究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6万字的情书
残菊
情到深处自然浓
——评孙犁散文《亡人逸事》的结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