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实践

2014-11-15 03:29郭璇张潇镭
中国名城 2014年11期
关键词:香港实践

郭璇 张潇镭

摘 要:香港在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如何在大都市区中生存和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以解决在地少人多的城市环境下创造宜居的人居环境,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梳理了香港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四个不同类型案例的分析去探究香港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以期为城市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启示。

关键词:香港;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实践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1-42(5)

《威尼斯宪章》中指出:历史文物(Historic Monuments)不仅包括个别建筑作品,而且包括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和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①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很多地区的城市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不少项目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对城市建筑遗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城市建筑遗产在城市更新中的保护和利用一直是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1 早期实践——香港殖民地历史影响下的历史建筑物保护

1.1 政府与专业学术机构的共同参与和法规建立

1842年以前的香港岛是一个中国岭南地区人烟稀少的小渔村,鸦片战争爆发后,香港进入了长达150年的英属殖民地时代。因此,香港的历史建筑物保护活动受到西方尤其是英国的影响较大。1970年代,与历史建筑物保护相关的重要机构古物古迹办事处、古物咨询委员会以及香港唯一一部关系到历史建筑保护的法规《古物古迹条例》相继建立和颁布,香港历史建筑物保护从业余和学者的少量实践转变到由政府,专业学术机构共同参与的项目,为香港建筑遗产的保护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1.2 古迹评定与保护制度的确立

1980年,古物古迹办事处的执行秘书探访英国环境部,其后,香港便采用一个与英国相类似的历史建筑物分级制度。古物古迹办事处根据建筑物本身价值,将其定为法定古迹,暂定古迹(后废除),或受评定为一级、二级、三级的历史建筑物。其中法定古迹具有法律约束,如没有得到主管的准许,不可任意破坏及改装。而分级仅作为内部指引,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时期的香港历史建筑物保护以评定历史建筑物为主,主要工作在于对古迹和历史建筑物进行评定和分级,注重历史建筑物的历史价值保护,并未进行大量的再利用实践。

2 80年代至今——从历史建筑物的保护到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

2.1 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兴起与旧区重建

80年代中期至今是历史性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大规模普及、在艺术手法上成熟的辉煌时期。7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些以历史性建筑再利用为核心的新城市复兴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更大规模、普及化的以历史性建筑再利用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复兴,构建新人居环境的实践在西方乃至亚洲展开。②此时逐渐成为金融中心的香港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人口压力,加之香港岛地少人多,土地资源有限,市区建筑主要是原地重建。1986年香港政府为了改善市区居住环境,重建条件差的旧区,成立了半官方机构——土地发展公司,土地发展公司运用《官地收回条例》,解决业权回收问题,减少政府各部门程序,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旧区重建活动,将其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

2.2 历史保育的拓展与延伸

2001年香港政府重组后,一方面土地发展公司改为市区重建局,保存具有历史文化或建筑价值的楼宇、与古物古迹办事处合作,订立市区重建目标区的文物保护策略等成为市区重建局的重要工作。在市区重建局落实的一系列项目中,体现出香港的建筑遗产保护意识从单体保护延伸到整体保护,从历史建筑物拓展到历史建成环境,从保护转变到保育和活化的跨越。

另一方面香港政府于2007-2008年的施政报告中公布了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的措施,并设立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鼓励公众参与。发展局亦于同年开展“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选取适宜活化再利用历史建筑,在专业团体的指导下,邀请非牟利机构提供建议书。在这些措施的影响下,建筑遗产不仅在建筑功能上再生,也在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也得以发展和延续。③

3 香港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案例研究

3.1 甘棠第——基于真实性与完整性的保护与修复

香港的城市建筑遗产非常丰富。从开埠前的中国岭南传统的“合院式民居”、开埠时期的英国殖民地建筑,到19世纪现代建筑运动、中西合璧的“中国文艺复兴式”,现代建筑本地化等风潮,以及90年代后,纷繁的后现代主义运动在香港的城市建筑遗产中都有不同的呈现。在香港的历史文物分级制度中,只有被列为“法定古迹”的历史建筑物是被法律保护的建筑遗产。这类历史建筑物本身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珍贵的或者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对于这类建筑的一般保护和再利用,基本原则就是充分研究其原有形态和内涵、最大程度保留或恢复其原有状态。

甘棠第位于中环半山卫城道,由香港富商何东之二弟、怡和洋行的买办何甘棠建于1914年,堪为香港早期豪华的住宅。1960年,甘棠第售予郑氏家族,其后郑氏又转售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作教会的聚会场所。2002年,教会曾计划拆卸改建,结果引起中西区区议会及居民强烈反对,政府亦认同甘棠第的历史价值,最终出手收购,并将其作为孙中山纪念馆,成为香港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于2010年11月12日列为法定古迹。

甘棠第是香港一座最早以钢筋构建,并有供电线路铺设的私人住宅,亦是香港现存可数的二十世纪初建筑物之一。整座大楼高4层,属英皇爱德华时期的古典风格,一、二楼设有弧形露台,以希腊式巨柱承托。内部装修瑰丽堂皇。房间的天花均饰有以金箔点缀的灰塑镶板,而主楼梯及其他显著位置亦装设了色彩斑斓的玻璃窗,并以当时流行的新艺术风格图案作为装饰。endprint

甘棠第设计精美的外观及内部装修是整个建筑的魅力所在,保存状况亦良好。基于这种情况,虽然在2006改建时,甘棠第还只是被列为二级历史建筑,建筑师仍然认识到其外观和内部装修的重要价值,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建筑师从四个方面体现出这样的理念:首先是将建筑构件和内部装修保存状况良好或还可使用的部分全部保留。原有的地板地面、柚木楼梯、精美的花窗玻璃、储藏室等都得以清洗显示出其原有面貌,并精心维护使其在使用时不被破坏。其次是对历史上的使用痕迹予以保留,保留了在教会时期修建的受洗池,真实地展现其历史过程。然后是在破损部分的修缮上,恢复其原有状。如窗花栏杆、天花饰板中金色的部分都是使用真金箔的,修缮过程中亦重新用金箔重新装饰,窗框、围栏、排水管等细节也做了相应的修缮以维护其历史信息的完整性。最后,对于新增加的现代博物馆功能,建筑师采用了“可还原”的原则进行设计,即将新增部分拆除不破坏原有的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再利用时,所有的标牌均采用可拆卸式标牌,不符合现有扶手高度规范的全柚木楼梯,采用在扶手一侧放置绿色盆景以防止游人靠近的措施。

甘棠第的保护和再利用体现了城市建筑遗产中珍宝型的建筑物的保护方法和原则,除了最大限度保留其原有状态并维护其生命力之外,重要的是体现出对历史过程的延续性和历史信息的完整性的重视。避免了一味追求建筑物的原始状态而损失其历史过程和历史信息。在原有建筑再利用的方法上,注重“可还原”的原则,保护历史建筑物的原真性。

3.2 香港动漫基地——引入现代要素、突出历史可读性

自2001年半官方机构土地发展公司改组成为市区重建局之后,市区重建局以重建发展、楼宇复修、文物保育、旧区活化四个“Re”策略来推动市区重建。市区重建局实行的一系列的保育活化项目,拓宽了香港历史性建筑物再利用的实践范畴,使再利用的范围从珍宝型建筑遗产开始扩展到一般建筑遗产,同时手法上亦从单体保护扩展到对社会领域的重视,引发人们对非珍宝型历史建筑物保护和再利用实践的思考。

香港动漫基地位于湾仔茂萝街与巴路士街,是香港市区重建局实行的首个纯保育——活化项目。湾仔区与本土动漫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香港漫画殿堂人物如黄玉郎、上官小宝等皆在湾仔成长,香港漫画在这里萌芽。建筑师以现代建筑的观念和手法彻底改造了茂罗街与巴路士街的这十幢唐楼,活化成适应现代需求的新的建筑空间。活化后的建筑群包括一个约300 平方米的公共空间,供社区享用,也设有动漫艺术家的工作室,以及一个收集印刷及电子漫画书刊的“动漫沙龙”。并配展览空间,多用途活动室与动漫艺术主题相关的零售空间和餐饮等其他设施。④

建筑群建于1910至1920年代,分两批完成,最早一批在1916年至1922年间落成,是广东式四层高唐楼的典型住宅。在唐楼的改建中,建筑师根据再利用的需求对唐楼进行了拆除和扩建。首先拆除结构欠佳的巴路士唐楼的后半部分,修缮露台墙身以保留原有建筑外观。然后根据需要将茂罗街的建筑群保留并作为动漫基地的主体空间,并在原有外墙之外扩建了一个由玻璃覆盖的空间以符合现时建筑条例,作为门厅和楼电梯间。在拆除和扩建后,两排唐楼之间形成一个新的内院,用以满足规划局对此片区的绿地要求。最后为加强两排唐楼的结构稳定性,在巴路士街唐楼的后面设支架连接两排唐楼,并形成一个空中走廊。

在茂罗街的唐楼改建过程中体现出建筑师对新旧建筑体系融合的处理方式。在建筑构件的改建中采用的是“留皮抽芯”的做法,以保留原有的建筑特色。例如屋顶的改建采用的是双筒双瓦作,在坡屋顶檩内藏钢架结构,与保温层和隔热材料一同藏在两层瓦之间,使新的材料藏在传统瓦面之间。而在建筑结构的改建中,则更强调新旧体系的对比,将加固或改动的钢结构刷成白色,与原有的砖木结构形成鲜明的比照,增加新肌体的可识别性。内院的铺装呈现出改建的过程。拆除的墙与原有建筑物通过不同的材质在地面的铺装上区分出来,并在砖缝中嵌入灯带,象征保育后墙内有钢构件加固。这两种方式可以看出建筑师在改建时的设计还比较单薄和生硬。

改建后的动漫基地给人以非常现代的形象,面向巴路士街的立面只保留了原来的建造逻辑,进行了整体的重新设计,两侧则用钢条承托盆景形成绿篱,无论是连接唐楼和空中走廊,还是扩建的玻璃扩建门厅都使动漫基地不同于其以往的形象。在用现代手法对在一般型历史建筑物进行改建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第一是对这类历史建筑的认识有偏差,保护时容易只注意到建筑的外观特征。第二是在处理现代与历史的关系时,建筑师常常会用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将现代空间与历史建筑相结合,而这种过于简单粗暴的方式会对历史建筑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作为香港首个纯保育——活化的项目,香港建筑师在处理历史与现代的关系上还不是很成熟。但香港动漫基地的保育活化所表达出的一种历史与现代并存的概念。不仅突显了现代社会需求在历史建筑保护和再利用中的重要性,其直接而大胆的设计探索更是推进了现代建筑理念和建筑技术在香港历史建筑再利用实践中的运用。

3.3 北九龙裁判法院(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对建筑遗产多维价值的挖掘与彰显

香港政府于2008年开始推行“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目标在于不仅要善用建筑遗产,更要通过对建筑遗产的改建形成新的文化地标或经济载体,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活力。对于那些本身价值并不十分突出的建筑遗产,如何提升其价值,不仅仅是体现或者恢复它的价值,是这类建筑遗产改建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北九龙裁判法院作为首个完成的“活化计划”,为探索建筑遗产价值提升的途径提供了一种解答。

北九龙裁判法院位于香港九龙深水埗石硖尾,法院大楼于1960年建成,于1982年试行首个交通法庭。法院楼高7层,外墙由花岗石砖打造,石柱和楼梯均有雕饰,属西方新古典式多层建筑,最大特色是由两条组成六角形的楼梯形成法院入口。法院毗邻石硖尾屋邨。50年来,石硖尾徙置区经历了兴建、发展、转化和拆卸,几十年间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活化历史建筑计划”⑤的第一批7座建筑物还包括了同地区石硖尾工厂大厦和美荷楼。endprint

“活化计划”启动后,委员会一共收到21个机构的申请书,经过多方的讨论和研究,最终出于对社会价值的考虑,由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获得营办权,开设香港学院,期望以这一资源带动香港艺术发展和所在社区的发展。这所来自美国的私立大学计划在香港开办第一间亚洲分校,将提供一半的大专以上学位以培养香港本地人才,并且有着丰富的活化经验,所有的校区都是学院将历史建筑物改建而成。学院的设计者在对北九龙裁判法院进行考察时,已经对其空间形态以及社区环境的艺术潜质有所察觉,因此改建的方案设计不仅保留了法院原有的历史价值,更着力于挖掘出法院及其所在社区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由于是法院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中都有一些非常特殊的空间,例如法庭和审讯室等,而大门外的六角楼梯和门厅也极具特色,整体给人以严肃的印象。因此建筑师所提出的改建方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路,即将这些特殊空间保留并改善其缺乏人情味的面貌,向公众展示其独有的特色。在设计中,一方面建筑师经过细致的分析和改造,将原建筑空间置换为新的功能空间。第一法庭作为展览之用;其他法庭改为课室;饭堂变为美术馆;犯人栏通连囚仓,改为活动室和办公室;过去缴付罚款的地方则改为图书馆并对社区开放;方案要求尽量保存原有的墙壁、装饰、设备和建筑特点,采取简洁的方式,设计公众和用户的通道,并在走廊空间设置各项美术品,让公众感受到昔日的环境,使建筑室内空间与学院的性格相互呼应。改建后的法院形成更浓厚的现代艺术氛围,与艺术学院的个性十分吻合。这些对原有空间的改建和设计以及将主入口改到侧门的做法增强了法院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中这类改建的案例还包括之后的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石硖尾工厂大厦),美荷楼青年宿舍(唯一留下的第一批徙置式的公屋)以及大澳文物酒店等(旧大澳警署)等。这些改建的特征在于:其一在资源利用上,加强了公众参与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生的过程,提高公众对建筑遗产的关注,更加合理地利用各方的资源。其二在方案设计上,综合考虑了社会需求,建筑结构,空间形态等条件,选用适宜历史建筑物的新的功能将其活化,并将历史建筑物的特色作为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艺术资源以增强地区的吸引力,促进地区的发展,通过改建使原来并不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的建筑遗产变成新的地标。

3.4 百子里公园——对场所历史信息的整合与再现

城市的建设与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生紧密相连,对历史建筑孤立的保护使城市肌理被破坏,被保护下来的遗产也只是成为了一个单独的片段,丧失了文脉传承的意义。保留原来良好的城市肌理和开放空间,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绿色的开放空间成为更受公众认可的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建筑师们也不再局限于对已有的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和再生,而是在历史中寻找灵感,“借用”历史的惟一性和特殊性,以现代设计需求和设计方式来诠释历史,与已有的建筑遗产一同创造适宜的新人居环境。这样的理念在香港的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上的运用,使香港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百子里公园是由市区重建局负责兴建项目,是“孙中山史迹径”的一部分。文物径是香港展示城市历史肌理的重要方式,即将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建筑与城市空间通过步行道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多层次成体系的路径。文物径建立后,不仅有利于保留原有良好的城市肌理和开放空间,也提供创造新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契机。 例如前文提到的甘棠第、新建的百子里公园以及其他15个景点都属于孙中山史迹径,将孙中山生前在香港活动过的地点串连起来,突出他与香港的密切关系。

百子里是位于香港中环结志街的一条平台街道,当年革命先锋杨衢云和谢缵泰等创立的“辅仁文社”原址就在百子里1号,其创社人亦曾加入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兴中会”。由于百子里的位置独特,既隐蔽又多出入口,因此成为当年策划革命行动的地方之一。百子里亦可说是辛亥革命的摇篮。因此市建局以“中国革命之源”作为百子里公园的设计主题。除了加入绿化元素、雕塑及休憩游乐设施外,公园内亦设置历史展览回廊及革命历史探知园,讲诉香港及辛亥革命的相关历史。同时透过公园的布局及设计,重塑百子里当年隐蔽式的城市空间氛围。⑥

公园由三个部份组成,包括革命历史起源展示区、历史展览回廊及革命历史探知园。一区为革命历史起源展示区,主入口有一个高五米的仿古特色亭架,可遮阴挡阳,亭架上刻有反清《辅仁文社序》 ,亭架内设古人铜像,显示当年剪辫的情景,地上刻以英文所写成的社纲原文(展示主题大纲),同时介绍1892至1903年间香港华人的革命历史。二区为历史展览回廊,四个展览回廊,依顺序展示1895至1903年间广州起义等四大革命纪事。三区为革命历史探知园,以艺术及游戏形式介绍革命历史,寓历史于游戏之中,以表彰香港与辛亥革命有关的事迹。同时进行的还有行人通道及垃圾站的改造,为百子里公园的改建提供更加完善的设施。

3 结语

自1970年代以来,香港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和再生的实践经历了四个阶段:保护——保育与活化——价值提升——历史再创造。通过近40年的实践,香港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实践内容与范围逐渐延伸,理念和手法不断丰富,对城市建筑遗产的理解更深入。通过落实一系列新的项目,包括“保育——活化”、“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建立文物径等多种方式,不再拘泥于教条式古板的保护理念,而是充分运用城市的历史资源和社会资源对城市肌理进行保护和再塑造。更加关注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环境需求。用简洁,清晰的现代方式甚至是可逆的手法去表达对历史的尊重,虽然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寻找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将新旧体系融合。

尽管香港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建筑遗产的保护,但由于实施得较晚,仍有很多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在传统民居保护上、农村和郊野地区较为薄弱;区域规划中对历史建筑周围地区的使用和发展没有任何限制,导致历史建筑被孤立于高楼林立的环境中;分级制度中,法定古迹外的其他历史建筑,并不受到法律保护,导致大量历史建筑遭到破坏。中国内地城市建设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情形类似于6 0 、7 0 年代的香港,香港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内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有一定的借鉴价值。endprint

注释:

① 见《威尼斯宪章》序言。

② 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版。

③ 崔巧敏,蔡丹薇:《文物保护报告——香港与海外经验》,2003.(http://www.conservancy.org.hk/heritage/Heritage_Report_Chi.pdf)。

④ 香港市区重建局网站(http://www.ura.org.hk/tc/projects/heritage-preservation-and-revitalisation/wan-chai/mallory-street-burrows-street.aspx)。

⑤ 网址http://www.heritage.gov.hk/tc/index.htm。

⑥ 香港市区重建局网站(http://www.ura.org.hk/tc/projects/heritage-preservation-and-revitalisation/central/pak-tsz-lane-revitalisation-project.aspx)。

参考文献:

[1] 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周俭.在历史中再创造——当代法国历史建筑再利用的趋向[J].时代建筑,2006,(2).

[3] 田恒德,孙凌波.作为未来发展资源的香港都市遗产[J].世界建筑,2007,(10).

[4] 汝军红.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与保护技术研究——沈阳近代建筑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D].天津:天津大学,2007.

[5] 贾倍思.传统民居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比较[J].华中建筑,1999,(1).

[6] 张复合.香港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J].世界建筑,1986,(3).

[7] 肖振萍,彭辉华.老建筑的当代价值与改造设计的方法解读——以近代建筑遗产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1986,(3).

[8] 边兰春.历史城市保护中的整体性城市设计思维初探[J].西部人居环境,2013,(4).

[9] 王珺,周亚琦.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及其启示[J].规划师,2011,(4).

[10] 郭璇.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维度——兼论整体性保护策略的可能性[J].新建筑,2007,(6).

[11] 郭璇.基于地域的抗战遗产保护与利用——以陪都重庆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4).

[12] 林源.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责任编辑:张吉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香港实践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展与拍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我们应该向香港学什么---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