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定位与职业目标规划

2014-11-17 01:17王文中
绿色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毕业生定位价值观

王文中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413072)

1 引言

初次的职业选择往往对大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毕业生就业是职业发展的第一步,第一个工作岗位是职业发展的起点。作为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毕业生,选好第一份工作、找准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至关重要。毕业生就业不一定要找到一份让别人羡慕的工作,重要的是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前提是在就业前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合理选择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是每位毕业生求职的追求目标。对社会环境分析、自身条件的认识,是为了在求职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只有这样,才能在求职过程中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对自己合理定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2 了解时代背景,认清就业形势

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就业市场、专业需求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对自我有明确的定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犹在,国内经济形势稳中有变,国内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图1),同时,就业市场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形式出现多样化,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趋势也呈现出多元化和自主化特征,可见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广大毕业生应充分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在自我评估和社会需求之间确立一个与自身能力、要求相符并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

3 合理定位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3.1 就业、择业的关系

职业规划专家认为,只有让“择业”与“就业”保持同步才是上上之举,具体的说,择业好了才能去就业。所谓择业,不光是找到工作,而是要在众多的就业机会里选择某个适合自己的、长远来看能够获得更好的成功的职业。总而言之,择业意在选择,是主动的、自主的就业,而非被动的就业。只有真正主动地去“择业”,才是有规划的职业生涯的开始。

图1 2000~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单位:万人)

3.2 失业和待业的关系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对不断失业、不断待业、然后又不断就业的情况习以为常。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旧观念仍残留在部分毕业生的脑子里,致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对待待业与失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就业面的不断拓宽,工作的稳定性相对减小,而不可避免会出现失业和待业的情况。为了找到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暂时的失业和待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更好的就业。

3.3 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相应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与之相匹配。某种专业能力是我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基础。由于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和高校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有很多毕业生在学校所学专业并非是其最适合发展的专业。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可以将书本知识和各种社会实践所积累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再结合个性、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

3.4 待遇与机遇的关系

薪酬待遇的高低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比较关注的问题。是选择待遇还是选择机遇,一定要权衡比较。在当今社会,既要看眼前的待遇,更要看发展的机遇,不要仅看待遇的绝对数。选择机遇应主要从4个方面考虑:一是看所选行业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二是看单位在行业中的地位;三是看单位所处的区域环境,特别是人才环境;四是看单位的培训体系与培训机会。

4 如何合理定位

4.1 转变就业观念

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无论何种层次的毕业生,最终都将步入社会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必须树立竞争性的就业观,及早为自己做出职业生涯规划,把能够证明自己才能的各种软硬件拿出来,毛遂推荐,这样才可能被“伯乐”相中。

找工作是毕业生自己的事情,不能消极等待,依赖学校、社会和家里,要以主动的姿态去迎接挑战。许多毕业生往往将成功的目标定得非常高,但又不愿意从小事做起,一心只盼望能够一步登天,最终难以有所成就,相反,有时一心耕作,却能实现理想的目标。

4.2 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

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选人时出现了一种新观念,他们认为,对被招聘的人员初期考察中性格比能力更重要。其原因是,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培训提高,而性格的不合适,就很难改变。所以在招聘新员工时,往往将性格的测试放在首位,当性格与职业类型吻合时,才会有进一步对能力进行测试考察的意愿。因此,毕业生在求职前,要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分析,根据个人的性格与职业要求,选择合适的职业(表1)。

表1 职业与性格特征的匹配

演员等重复型 纺织工、机床工、印刷工等服从型 办公室职员、秘书、翻译等独立型 管理人员、律师、警察、侦察人员等协作型 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等劝服型 辅导员、行政人员、宣传工作者、作家等机智型 驾驶员、飞行员、公安、消防员、救生员等自我表现型 演员、诗人、音乐家、画家等变化型 记者、推销员、

4.3 分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特性。不同人对职业特性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和取向,这就是所谓的职业价值观。现代社会职业价值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皇粮”意识正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二是强调职业能否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提供机会;三是职业风险意识正在提高;四是职业流动意识增强;五是择业的自主意识、能动意识逐渐凸现。

作为毕业生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职业价值观往往决定了他们的职业期望,影响他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从世界范围内看,现存的职业价值观主要有以下11种(美国教育测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s):物质报酬:每个人都需要基本的收入得以维生,但重视物质报酬的人在达到最低标准后,依然愿意继续投入,赚取更高的收入,以获得个人所需;名望:通常是伴随职业、职位而来,因个人从事某种职业而容易获得别人尊敬;权力:拥有控制、教导、指引或影响他人的能力;安定性:指工作权、经济收入、心理需要或社交关系的不变性;自主性:个人能依自己的意愿及方式工作,不受别人的控制、监督;专精:是特定领域中的专家,成为他人的顾问或咨询者;亲和:重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多样性:在工作时,希望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地、问题和活动;创意: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中工作,并能运用创造力改变现有的程序、产品和做事方法;休闲:希望工作时间缩短,假期增长,工作不致影响休闲生活;追寻意义: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某件事及其对他人的贡献及影响。

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毕业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逐步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4.4 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地接触、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常提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要求求职者谈一谈个人的兴趣爱好”。其目的就是明确求职者是否具有与所求职位相匹配的兴趣,在他们看来兴趣是持续完成工作的动力之一。

4.5 分析自己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社会上有这样的看法,“学校所学知识用处不大”。这种观点一方面反映了教育体制中课程设置滞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对实践技能的渴望。为此,除了进一步加快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外,高校和学生应尽可能缩短专业知识与职业知识之间的差距。其次要将自身具备的能力与职业吻合。能力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就是指“做事的本领”。它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本领的大小。职业能力分为两种: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从能力差异的角度来看,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进行职业选择时应遵循下列三个原则。

(1)能力类型与职业的吻合。各人的能力有所不同,同样的能力有强势和弱势之分。同时,不同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内容和环境的差异,对从业者的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而,在职业选择中,应该注意能力类型与职业相吻合。

(2)能力水平与职业层次的吻合。高等教育一旦进入大众化的阶段,就业大众化就不可避免。如果将就业市场比作三角形,随着毕业生总数增多,大批人才必将从三角形顶端往下移,只有小部分毕业生能留在顶端的精英职位上,毕业生的就业由精英层面走向大众层面。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还没有很好地通过应用而转化为能力,这时候的职业能力还比较低,所以毕业生必须从最底层的职位做起,树立基层意识,不断增强工作能力。

(3)发挥优势能力。每个人都有一个多种能力组成的能力系统。在这个能力系统中,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常常是某方面的能力占优势,而另外一些能力则不太突出。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应主要考虑自己的最佳能力,选择最能体现并能运用优势能力的职业。

4.6 分析行业和用人单位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职业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即“知己”,还要“知彼”,即对挑选自己的单位或行业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合理地进行定位,然后进行合理地选择。

毕业生在求职前,首先要对求职目标(招聘单位)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这将直接影响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行业与职业不同,行业是企业的集合,包括行业的发展状况、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对该行业的影响,目前行业优势与问题何在,行业发展的趋势如何等。分析行业环境的时候,一要结合社会大环境;二要注意国家政策的影响。尽量选择有前景、发展空间较大的行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单位实力。单位在本行业中具备的竞争力;单位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单位的发展领域;单位的战略目标;单位的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和发展前景。

(2)单位主要领导人。单位领导人的核心价值观;单位领导人的事业心;单位领导人的能力。

(3)单位的文化及制度。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如果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有冲突,难以适应企业文化,在单位组织中就难以发展。

单位制度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培训制度等,尽可能了解这些信息,了解单位在组织结构上的特征与发展变化趋势,特别要注意单位的用人制度如何,能否提供教育培训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了解,不仅有利于个人将来的发展,对在求职过程中的面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的标准是将个性、兴趣、知识结构、职业价值观和能力等几个方面与所选职位相吻合。在进行职业定位时,应该对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评估与分析,对多个适应性的职业岗位进行归纳划分,按照适应性的强弱程度进行排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职位。有正确而清晰的定位不一定会成功,但没有正确而清晰的定位一定不会成功。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有良好定位却没有正确选择,也会事倍功半,有时会徒耗心智。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持久地发展自己,才能善用自己的资源,才能抵抗各种干扰,不轻易放弃。

[1]国家人事部.关于调查2005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情况及2006年度需求情况的通知[Z],国人厅发[2005]142号.

[2]盖 勇.职业生涯管理[J].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曹 晖,莫利拉.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9).

猜你喜欢
毕业生定位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伤心的毕业生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把握新定位、新要求 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