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茧丝绸行业2013年运行分析与2014年展望

2014-11-17 01:23刘文全柳恩见杨爱萍
丝绸 2014年5期
关键词:丝绸出口企业

刘文全,柳恩见,杨爱萍

(中国丝绸协会,北京100034)

2013年以来,面对国际消费需求持续不振、外贸出口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等不利因素的严峻考验,中国茧丝绸行业紧紧围绕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主线,抓改革、调结构、促品牌,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使全行业经济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运行和发展。

1 2013年茧丝绸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1.1 蚕茧产量略有下降

据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简称国家茧丝办)统计,2013年全国桑园面积84.69万hm2(1 270.36万亩),同比增长0.6%;蚕种发种量1 655.36万张,同比减少 1.04%;蚕茧产量 64.83万 t,同比减少1.02%;综合均价2 001元/50 kg,同比上升12.48%,达到历史新高。从主要省市蚕茧生产情况来看(表1),广西地区作为蚕茧生产第一大省,蚕茧产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年蚕茧产量27.1万t,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41.8%,同比增长5.86%。东部沿海蚕茧主产区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江苏同比下降 18.1%,广东同比下降18.84%。其余地区蚕茧产量基本平稳。

1.2 工业生产基本平稳

1.2.1 主要产品产量略有下降

2013年,据国家统计局对392家规模以上缫丝绢纺企业统计,生丝产量 13.71万 t,同比增长3.52%,其中42家绢丝企业绢丝产量1 1921 t,同比下降2.37%;265家规模以上织绸企业绸缎产量93 579万m,同比下降1.71%;95家蚕丝被企业蚕丝被产量2 279万条,同比下降19.70%。各省市丝绸主要产品产量如表2所示。

表1 2013年中国主要省市蚕茧生产情况Tab.1 Cocoon production in major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in 2013

表2 2013年中国各省市丝绸主要产品产量情况Tab.2 Yield ofmajorsilk commodities in major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in 2013

1.2.2 工业经济增速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 275.96 亿元,同比增长13.11%;利润 71.9 亿元,同比增长13.86%,其中缫丝加工实现利润40.32亿元,同比增长7.35%,丝织加工实现利润27.29亿元,同比增长17.51%,丝印染加工实现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81.22%。总体来看,2013年全行业利润继续实现稳定增长,但增速较2012年同期下降了16个百分点。

1.2.3 成本压力持续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丝绢纺织及精加工行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02亿元,同比下降15.46%(表 3);企业存货 145.94亿元,同比增长4.35%;企业营业费用同比增长17.18%,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9%,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3.5%,其中利息支出同比增加11.26%。

表3 2013年与2012年中国丝绸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情况Tab.3 Comparison of major economic indicators in Chinesesilk industry in 2013 and 2012 %

虽然2013年丝绸行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但企业库存压力仍然存在并有所增长,加上各种成本费用上升较快,造成了下半年行业利润增速的持续下滑。

1.3 丝绸商品出口略有下降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全国真丝绸商品出口35.38亿美元,同比增长3.02%(表4)。丝类产品出口 14 954.78 t,同比下降了 10.42%,出口金额 6.7亿美元,同比增长3.14%,单价同比增长15.15%,其中生丝出口 5 939.74 t,同比下降 5.68%,金额33 259.79万美元,同比增长10.25%;真丝绸缎出口数量16 771.35万 m,同比下降 23.79%,金额 9.65亿美元,同比下降9.44%,单价增长18.8%,其中坯绸出口数量12 770.32万m,同比下降21.37%,出口金额6.54亿美元,同比下降13.69%,单价同比增长9.64%;丝绸服装及制品出口19.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69%,其中真丝绸服装出口31 768.96万件,同比增长4.54%,金额1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单价同比增长5.37%。

表4 2013年中国丝绸工业主要产品出口同比情况Tab.4 Comparison of major products export in Chinesesilk industry in 2013 on year-on-year basis %

1.3.1 丝绸商品出口金额小幅增长

2013年,中国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为35.38亿美元,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表5)。从出口金额单月数据看,除2、3月份受春节长假影响出口有所下降外,4、5月份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逐步回升。从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同比情况看,前3个季度表现相对平稳,但第四季度走势明显疲软。

表5 2013年中国丝绸主要商品出口金额情况Tab.5 Export amount of majorsilk commodities of China in 2013

1.3.2 真丝绸服装出口冲高回落

2013年上半年,真丝绸服装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同比实现较大幅增长,出口数量最大增幅达88.44%。5月份以后,真丝绸服装出口数量和金额走势冲高回落。截止12月底,同比仅分别增长4.51%和10%。真丝绸服装出口单价降幅收窄,平均单价4.12美元,同比增长5.37%。

1.3.3 主要省市出口普遍下降

根据2013年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各省市排名情况分析(表6),6个出口主要省份中除浙江实现增长1.98%外,江苏、广东、上海、四川、山东分别下降1.65%、12.64%、5.86%、16.21%、6.15%,普降格局非常明显,广东和四川出口下降幅度为近年来罕见。中西部地区的福建、江西、青海、安徽4个省区的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 30.88%、315.68%、5.84% 和 33.21%,但由于这几个省2012年出口金额基数较低,尚不足以拉动整个行业出口实现大的增长。

表6 2013年中国各省市真丝绸商品出口情况Tab.6 Export of realsilk commodities in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in 2013

1.3.4 主销市场出口下滑明显

根据主销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情况分析(表7),2013年国内真丝绸商品传统主销市场出口下滑明显,其中出口美国 59 366.40万美元,同比下降6.42%,出口印度 32 281.47万美元,同比下降13.1%。部分丝绸出口二线市场实现小幅上扬,对意大利、日本、中国香港和阿联酋出口分别增长2.26%、5.09%、5.78%和 16.59%。

表7 2013年中国真丝绸商品主销市场出口情况Tab.7 Major markets ofsilk commodity export of China in 2013

1.4 茧丝价格基本稳定

2013年,各地春茧开秤价格屡创新高,导致蚕茧原料价格高企,缫丝企业为防范价格波动风险,多数企业开工不足,部分企业减产在15% ~20%,使得生丝供应趋紧,其价格走势相对坚挺。但随着蚕茧的集中上市,从3月份开始干茧价格逐步下调并趋于平稳。由于第三、四季度丝绸外贸出口市场不畅,生丝价格由6月底38.59万元/t逐渐回落至12月底的35.82万元/t。截止2013年底,干茧和生丝价格分别较2012年同期下跌2.20%和1.59%(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从全年整体走势来看,2013年干茧价格走势呈倒V形,价格波动明显,而生丝价格则呈现高位盘整态势,上下波动幅度在10%左右,如图1、图2所示。

图1 2013年1—12月干茧价格走势Fig.1 Price trend of cocoon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3

图2 2013年1—12月3A级生丝价格走势Fig.2 Price trend of 3A rawsilk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3

1.5 行业科技工作积极推进

近年来,丝绸行业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通过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联合,不断完善和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一批丝绸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深入推进,行业科技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13年11月,“纺织之光”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共有130个项目脱颖而出,其中一等奖14个,二等奖42个,三等奖74个。丝绸行业共有13个项目获得大奖,其中苏州大学、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究的《高性能真丝新材料及其制品的产业化》项目荣获一等奖;南通那芙尔服饰有限公司、苏州大学、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究的《生态蚕丝被的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嘉兴市天之梦丝绒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研究的《单梭口双面丝绒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杭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杭州飞宇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究的《飞宇2008型智能化自动缫丝机》项目,苏州大学、上海市服装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究的《3D/2D服装用人体数据资源及产业化智能体系构建》项目,东华大学、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究的《废丝蛋白的提取改性深加工及其综合利用技术》等5个项目获得二等奖;金富春集团有限公司研究的《锦纶中药包缠纱与真丝交织物的设计开发》项目,横县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大学、杭州天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究的《广西6A生丝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研究的《丝绸防电磁辐射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研究的《蛹蛋白短纤维研发及应用》项目,苏州大学、苏州丝绸博物馆等单位研究的《建筑补强用结构材料的开发及其抗裂性能研究》项目,达利(中国)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联合研究的《真丝织物环保阻燃整理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研究的《丝绸厚重织物拉绒整理技术》等8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另外,浙江理工大学与杭州中江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杭州天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桑/柞蚕智能缫丝机,可大幅降低挡车工数量,具有人均产量高、性能稳定、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采用全新煮茧工艺技术路线、PLC程控技术研发的SR-3020型减压自动煮茧机,具有工艺流程短、煮茧质量好、工艺调整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节能降耗显著等特点。山东日发纺织机械公司开发的智能化高档真丝剑杆织机,其售价仅是进口机型的70%左右,设备性能达到或接近国外进口设备水平。中国自主研发的丝绸生产装备不断升级,必将对促进世界各国丝绸生产水平的提升。

1.6 自主品牌建设不断加强

近年来,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国内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市场秩序不断完善,中国丝绸产业和丝绸自主品牌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在中国丝绸协会开展的2013年丝绸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情况调查活动中,所被调查的60家样本企业中,约有70%的企业拥有1个自主品牌,22%的企业拥有2个自主品牌,8%的企业拥有3个或以上自主品牌。其中有20%左右的企业还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自主品牌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丝绸企业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建立茧丝绸一体化技术创新平台,行业的整体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及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文化和丝绸技艺水平的丝绸自主品牌更是不断壮大,丝绸行业自主品牌的数量与规模逐渐增长,并成为国内丝绸产品消费市场的主体。“凯喜雅”“苏豪”“万事利”“巴贝”“鑫缘”“金三塔”等品牌构成了中国丝绸自主品牌的主力军,在行业内部和国内市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丝绸行业品牌——“高档丝绸标志”市场认知度日益提高,32家授权使用高档丝绸标志企业年销售额达到25亿元。

2 茧丝绸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展望

2.1 影响当前丝绸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1.1 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2013年,发达国家经济低增长、高失业率、高赤字、高负债并存的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主要经济体的增长乏力,总需求水平不足,进口需求减少甚至萎缩,进而导致国内企业出口下滑。印度、泰国等新兴市场货币持续升值,经济收缩,通胀加剧,使得整个丝绸外贸出口步履维艰,部分企业2013年对印度市场出口下滑超过50%。

2.1.2 行业经济运行压力增大

目前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网络信息营销扩张迅速,国内丝绸市场增长平稳,但由于国内企业刚刚涉足电子商务,其规模小而散,对行业经济拉动幅度有限。另外,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库存增加、流动资金不足、人民币升值加速、内外销订单旺季不旺、经济效益下滑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丝绸经营企业的赢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使得行业利润增速持续下滑,行业经济运行复苏仍然存在诸多困难。

2.1.3 茧丝原料价格高企制约下游产业生产

2013年,干茧收购价格坚挺,全国春茧的平均价格几乎达到历史最高价。蚕茧原料的高成本,导致生丝行情继续维持高位,织造、服装、蚕丝被、家纺等下游行业成本压力明显大于往年,原料价格的高位运行对产业链下游的制约作用明显。

2.1.4 国家出台丝绸重大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2013年9月,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对茧丝绸行业的重视和支持。文件明确了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出了具体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对引导茧丝绸行业经济结构调整及深化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2 2014年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2014年,随着欧亚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逐步推进,各地丝绸文化及相关产业将得到极大拓展。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加上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丝绸行业经济发展环境有望得到逐步改善。但考虑到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丝绸内销市场增长空间有限,特别是劳动力等各种成本要素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生产运营压力尚存,预计2014年上半年全行业经济增速将继续维持低位,下半年或将好于上半年。

3 2014年中国丝绸协会工作计划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之年,也是茧丝绸行业创新发展关键之年。中国丝绸协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届全会会议精神及国家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坚持服务宗旨,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力争为促进行业稳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1 紧扣经济发展脉络,夯实行业信息服务平台

一是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研究,重点了解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企业改造升级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二是继续搞好现有的信息工作,维护好中国茧丝绸网的正常运行和信息更新。三是继续做好茧丝绸行业统计及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组织编写《2013年中国茧丝绸行业发展报告》,及时发布每个季度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四是针对当前丝绸行业产品花色品种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现状,协会将组织开展丝绸产品流行趋势预测研究,密切跟踪国内外消费市场流行前沿形势,并与国内相关企业联合举办“2015中国丝绸流行趋势”专场发布会,打造最具影响力丝绸消费时尚潮流风向标。

3.2 力促上下产业链对接,扩展行业交流平台

一是搞好缫丝、绢纺和柞蚕茧丝绸等分会工作,搭建好茧丝绸细分行业交流平台。二是协会拟于春茧收购前,继续组织召开“2014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座谈会”,交流各地茧丝绸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国际国内市场形势,为企业开展洽谈合作搭建平台。三是组织开展“2014全国丝绸创新产品推介活动”,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在采用新原料、新工艺、新技术,并在创意和设计等方面有创新的产品进行推介。四是筹备年底召开的中国丝绸协会六届四次理事会,总结2014年度协会工作,商讨2015年协会工作任务。

3.3 以高档标志为抓手,完善行业品牌推广平台

一是组织召开高档丝绸标志企业工作座谈会,交流总结企业标志使用及品牌建设工作情况。二是委托有关商标代理机构对标志商标进行续展注册,并对标志吊牌进行技术升级,加大高档丝绸标志商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三是联合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相关质量检测机构,开展标志产品质量抽查工作,并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四是探索与国内网络商城合作,建立高档丝绸标志产品电子商务销售专业平台,并与各企业电商平台实现无缝链接,推动标志企业产品网络销售。五是在国内一线城市推动建设高档丝绸标志产品销售专区,通过以点带面,形成消费集群效应,为线下顾客提供产品体验服务。

3.4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行业技术平台

一是积极推进新一代桑/柞蚕智能缫丝机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提高缫丝企业生产效率。二是组织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扩大应用范围和效益,提升行业节能减排水平。三是强化行业标准化工作,加快推进《生丝电子检测试验方法》国际标准批准、出版阶段工作,开展《桑蚕丝织物》等7项国家标准和《桑、柞丝绵》等14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四是组织企业开展标准宣贯培训工作,择时召开第二届全国丝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员代表大会。

3.5 加强行业对外交往,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一是与中国同源有限公司、台湾文化产业联盟等单位,在深圳文博会期间举办“海峡两岸中华丝绸文化高峰论坛”。论坛将以“同祖同源同发展,交流合作共和谐”为主题,聚焦中国丝绸传统文化历史渊源、海峡两岸海上丝绸之路等主题进行交流和探讨,研究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丝绸文化,共谋产业未来发展的路径和方式。二是充分发挥《生丝电子检测试验方法》国际标准所形成的技术交流合作机制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探讨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三是继续加强各国丝绸组织机构的沟通,增进友好往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世界丝绸业稳定发展。

3.6 践行服务宗旨,搞好政府部门对接平台

一是积极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行业诉求,努力为行业发展争取政策支持。二是配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国家茧丝办等有关政府部门完成茧丝绸行业相关工作,积极搞好服务,当好参谋和助手。三是按照民政部、国资委要求,搞好协会年审等相关工作。四是努力完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部署的任务,配合开展“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产品开发贡献奖”等推荐评选工作。

猜你喜欢
丝绸出口企业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丝绸情调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