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心理矫治模式的探讨

2014-11-18 17:22黄迪娟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11期
关键词:信任危机

黄迪娟

摘要:通过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探寻未成年犯心理状况,在科学心理测量工具的帮助下,评估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找出现阶段最适应未成年犯心理发展规律的心理咨询方式,实现工作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监管改造工作。

关键词:信任危机;消极对抗;群体动力学;心理发育

近些年来,随着我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按照司法部今年关于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要求,为了提升我所心理矫治工作的科学发展水平,针对服刑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我所依据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做了很多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我们也愈发强烈地认识到仅仅把为少数或是个别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服刑人员提供援助、支持、咨询、治疗作为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显然已远远不能满足绝大部分服刑人员对心理健康的需求。而且我们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服刑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往往具有共同性、相似性和普遍性。如,2011年我们对一百多名来访者进行统计时发现,人际交往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占到50%以上,其中因彼此缺乏信任而造成的心理冲突与困惑更是占到80%以上,这充分说明未成年服刑人员中普遍存在着信任危机。在解决服刑人员类似的或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时,团体心理咨询显现出其明显的优越性,因为团体心理咨询依据的是群体动力学理论,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可以说,团体心理咨询的魅力就在于它充分重视与利用人类的乐群性,使参与团体活动的成员,在团体情境下通过成员间的互动、学习、模仿、尝试,探索新的行为方式,学习如何有效地交往,形成新的人际互动的行为模式,学会从与别人的交往中察觉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也可以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在互动中成长,在交往中发展。在咨询团体环境中,可以选择并实践多种多样的人际交往技能,并将它们移植到其他的生活情境中,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

青少年时期既是个体性格形成、人格完善、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又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巨大变化的特殊时期。自我认同的危机、依赖与独立的矛盾、接受与拒绝的冲突都是青少年时期存在的问题。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我们认为对未成年服刑人员来说,团体心理辅导的氛围更能激发个体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调整错误的认知,促进人格的发展,所以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课题组决定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这种形式来对32名具有人际关系问题的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并评估其矫治效果。

一、未成年犯团体矫治活动过程

活动时间:2011年3月至7月,每周一次,分两批进行。每次2小时。

活动地点: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教学大楼情绪宣泄室。

(一) 参与人员

1.第一次参加的12名未成年犯来自于五个管区,6人事先有主动咨询要求,4人是管区建议前来,2人是启明学校班主任推荐而来。

2.参与者中有8人入监时的COPA—PI个性测试中PD11(变态心理)因子分高于60分,6人测试说谎指标或认真指标偏高,说明他们在测试时掩饰性很高(见表1)。

(二)组织者

团体心理辅导由三名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5年以上的二级心理咨询师负责组织,他们经验丰富,分工明确,保证了团体心理辅导的顺利实施和质量评估。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训练,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方式和合作方式。

2.在训练中互相对照,发现和矫正错误认知,建立健康合理的认知模式。

3.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手段评估团体心理辅导对未成年犯的作用。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工作——组建团队,进行前期心理测试,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规则。

第一步,由主持人宣读团体辅导规则,然后要求参与者与主持人签订一份“团体训练合约书”,内容包括训练的理念、目标、安全事项、时间、保密原则,通过书面形式使参与者对训练建立良好的心理预期,有利于训练的顺利开展。

第二步进行SCL—90心理测试,掌握参与者现阶段的心理状态。测试结果见下页表2。

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即为需要进一步检查或咨询的人。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1~5号参与者无症状因子,总分超过160分有7人,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有7人,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因子出现症状比例较高,反映出多数参与者现阶段对监狱环境有敌对情绪,较冲动,无法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无法信任别人,适应不佳。对测试结果组织者及时选择性地反馈给测试者,让他们结合自身的体会理解心理测试的作用。

第三步进行“知你知我”环节,所有人采用环形围坐的方式,每一个人进行自我介绍,建立初步了解。一圈下来,群体间由互不认识到直呼姓名,开始适应这种和管区、学校不一样的环境。

组织者体会:参与人员说话谨慎,能配合训练,但积极性不高。

参与者反应:12人中2人有抵触情绪,8人感到好奇,2人持无所谓态度。

第二阶段:进行分组训练,并组织他们及时分享。

训练项目一:盲人与拐杖

通过随意搭配,两人一组互扮“盲人”和“拐杖”,两人都要体验这两种角色,目的是体验信任和被信任的心理感受。

组织者体会:训练过程他们都十分配合,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扮演“盲人”的未成年犯都不敢大步走,边走边摸索,感觉不是很信任“拐杖”,而在当“拐杖”时,每个人都十分兴奋和认真,但各人的性格有差异,有人非常细心,时刻关注“盲人”,有人性子急躁,急急忙忙牵着“盲人”就走,反映信任别人和被别人信任是互相的。

参与者反应:在分享过程中,7人感觉当“盲人”心慌,有点担心和害怕,5人感觉当“拐杖”责任重大,比当“盲人”心理压力大。罗某说:“我觉得一片漆黑时,不知当‘拐杖的人会把我带到哪里去,后来转念一想反正我也要带他的,他对我怎样我就对他怎样,结果还不错,我也就认真地当了一回‘拐杖。”他的收获是相信别人就是相信自己,因为自己有能力保护自己,所以应该相信别人。

训练项目二:分组拼图

12人分成3组,自选组长,以完成时间和合作态度来作比较,目的是让他们在合作中进行沟通,发现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见下表)。

小组 完成时间 合作态度 小组成员体会

第一组 2小时35分 分头行动,1人不投入 感觉心里着急,不好意思求助,没意思。

第二组 1小时54分 团结协作,分区负责,组长协调 在大家的配合下,看到自己负责的图拼出来,很激动。

第三组 2小时10分 集中解决,后期分工不明确,耽误时间 开始心里想争第一,结果却不理想,有郁闷感。

组织者体会:这个项目是非常讲究团队成员之间分工和协作关系的。我们发现敌对因子分较高(3分以上)的人(4人)喜欢自己埋头苦干,既不喜欢指导别人,也不愿别人干涉他,而所有因子都在2分以下即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人(3人)在操作时喜欢大声指挥别人,也喜欢向别人求助。反映出在监狱里,有敌对情绪的未成年服刑人员外在的表现形式就是不愿与人交流,消极对抗。

参与者反应:每一个参与者都说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并开始运用自己以往的认知模式去分析,江某说:“我讨厌别人管我,连父母都控制不了我,他们离婚后我七年没见他们,参加这个游戏我开始觉得没意思,看到大家都叫我帮忙,我感受到被人信任的感觉,原来,有人需要自己的感觉不错。”

第三阶段:观看视频短片,回忆成长过程。

通过观看鹰全身蜕变以换得重生的影片来启发他们写出生命当中发生的重要事件,画出自己的生命线。

组织者体会:参与者到这个阶段开始开放自己,纷纷诉说成长史中带给自己深刻影响的生活事件,12人中有5人父母离异,2人父母一方病故,认为家庭带给自己的伤害很大。只有年龄较大的黄某不愿开口,其中秦某要求单独咨询,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成长经历非常坎坷,对咨询师有对妈妈一样的感觉,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暴露出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是无法处理和理解家庭的变化,造成心理发育停滞不前,进而对社会产生惧怕和敌对情绪。

参与者反应:他们脸上表情变得凝重,在分享阶段有人边说边流下眼泪。其中一位未成年犯说:“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变化很大,小时的我开心快乐,父母关系不好特别影响我,后来退学后和家人疏远,和社会上的朋友交往戒心越来越重,监狱生活让我几乎把自己封闭起来,所以我画一个仙人掌来代表自己,今天这个机会使我知道我的经历不是特殊的,只有相信别人才能得到快乐。

表3 重要事件出现年龄段人数统计表

年龄段 0~5 6~10 11~15 16~20

出现事件 家庭变故(离婚或病故) 家庭变故(离婚或病故)、上学受欺负 被学校开除,开始在社会上鬼混 不和家人联系,犯罪入狱

选择人数 3 5 11 9

从表3中可以看出,10岁以前的生活事件与家庭有很大关系,10岁以后的生活事件和自身选择有关。我们认为,家庭变故或过早接触社会可能会导致信任感的缺乏。

第四阶段:活动结束心理测试。

四月初,再次进行SCL-90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活动结束时的SCL-90测试结果

求助者 总分 阳性项目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1号 109 7 1 1.2 1.67 1 1 1 1 1.83 1 1.86

2号 92 2 1 1.1 1 1 1 1.17 1 1 1 1

3号 113 10 1.5 1.6 1 1.15 1 2 1 1 1 1.43

4号 97 2 1 1 1.44 1 1 1 1 1.5 1 1

5号 176 29 1.67 2.8 2.22 2.31 1.3 3.83 1 2.33 1 1.57

6号 190 57 1.25 2.8 2.44 2.54 2.1 2..83 1.57 2.33 1.7 1.71

7号 167 48 2.17 2.1 2 2 1.7 2.83 1 2.17 1.5 1

8号 199 45 1.83 2.6 2.89 2.69 1.7 2.67 1.14 3 1.8 1.86

9号 226 67 2.25 3.1 3 2.23 2.9 3.33 1.14 2.5 2.5 2.14

10号 168 59 1.83 2.2 2 1.69 2 2.17 1.29 1.83 2.1 1.43

11号 237 63 2.08 2.4 3.33 3 2.3 2 2 3 2.9 3.29

12号 300 77 1.75 2.8 4.11 3.69 3.3 4.33 2.14 4 3.3 3.29

三个月后,再次组织20名未成年犯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我们发现对参与性活动他们积极性高,对个人分享阶段参与性低,前后心理测试变化最大的因子是焦虑因子,平均下降了0.03分,反映出团体辅导的群体减压作用。

二、两次团体咨询结果的总体评估

(一)未成年犯自我评价

在总结发言阶段,未成年犯们对自己的训练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见下表:

效果评价 有作用 一般 无效果

人数 16 9 7

可以看出,他们敢于真实表达自己。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对自己有作用的人员觉得这次活动让他们心情放松,压力减轻不少,在人际互动中了发现自己的问题。效果一般人员仅仅感觉放松、有趣,无其他感觉。剩下的两人参与意识不强,所以自然没有印象。

(二)咨询师评价

在这次团体心理辅导中,有50%的参与者自评良好,我们认为目标基本完成。咨询师在整个训练中感觉需要不断调整角色定位,时而需要参与进去,时而需要充当组织者,有时又需要退出成为倾听者,如何更好地调节和控制训练氛围,达到预期的心理矫治效果,是今后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参与者主动性不强,特别是分享阶段咨询师指导和引导较多,这可能与未成年犯文化水平较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有关,下次考虑设计更符合未成年犯情况的团训活动。

(三)管区警官评价

团训活动一个月后,课题组走访参与者相关管区,警官认为32人中改造表现有进步的有5人,反映改造情绪较好的有12人,没有出现明显的违反监规纪律的行为。管区警官觉得有一定效果,特别在情绪的调整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感觉他们近段时间普遍情绪开朗,和他犯交往也有所增加,建议在管区普及开展团训活动,以影响更多的人。

(四)测试结果比较

1~4号参与者活动前后各因子标准分都低于2分,无症状,是心理健康者,在活动中起到了一种人际关系示范和协助平衡作用。5~12号参与者的各项症状因子降低的百分比见表5。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团体心理训练后,6~12号参与者总分、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和敌对等症状因子分普遍降低,说明此次团体训练的目标已达成。但也有个别参与者总分和症状因子分提高了,如5号,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他的参与意识比较强,开放自己的程度高,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活动结束心理测试的症状因子分提高说明该服刑人员真实心理状况的逐步暴露和显现,需要后续个体咨询跟踪。

在当前司法部提出监狱工作“三化”建设要求中,“科学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解决某种特定人群的共同心理问题的咨询方式被监狱、咨询中心广泛运用,这种心理矫治模式的探索在未成年犯群体中起到群体减压和发现个体心理问题两方面的作用。在对未成年犯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我们感觉他们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认知不清晰,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当通过沟通和分享阶段后开始反思,但能否把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收获真正运用到改造生活当中去,还需要长期跟踪他们,而对于那些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发现心理创伤需要治疗的孩子,则更要注意给予保护和支持。这种新型矫治模式的魅力在于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互动启发和诱导,用人工营造的情境让参与者发现自己错误的行为和认知模式,进而改变参与者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栏目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黄才玲

训练项目二:分组拼图

12人分成3组,自选组长,以完成时间和合作态度来作比较,目的是让他们在合作中进行沟通,发现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见下表)。

小组 完成时间 合作态度 小组成员体会

第一组 2小时35分 分头行动,1人不投入 感觉心里着急,不好意思求助,没意思。

第二组 1小时54分 团结协作,分区负责,组长协调 在大家的配合下,看到自己负责的图拼出来,很激动。

第三组 2小时10分 集中解决,后期分工不明确,耽误时间 开始心里想争第一,结果却不理想,有郁闷感。

组织者体会:这个项目是非常讲究团队成员之间分工和协作关系的。我们发现敌对因子分较高(3分以上)的人(4人)喜欢自己埋头苦干,既不喜欢指导别人,也不愿别人干涉他,而所有因子都在2分以下即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人(3人)在操作时喜欢大声指挥别人,也喜欢向别人求助。反映出在监狱里,有敌对情绪的未成年服刑人员外在的表现形式就是不愿与人交流,消极对抗。

参与者反应:每一个参与者都说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并开始运用自己以往的认知模式去分析,江某说:“我讨厌别人管我,连父母都控制不了我,他们离婚后我七年没见他们,参加这个游戏我开始觉得没意思,看到大家都叫我帮忙,我感受到被人信任的感觉,原来,有人需要自己的感觉不错。”

第三阶段:观看视频短片,回忆成长过程。

通过观看鹰全身蜕变以换得重生的影片来启发他们写出生命当中发生的重要事件,画出自己的生命线。

组织者体会:参与者到这个阶段开始开放自己,纷纷诉说成长史中带给自己深刻影响的生活事件,12人中有5人父母离异,2人父母一方病故,认为家庭带给自己的伤害很大。只有年龄较大的黄某不愿开口,其中秦某要求单独咨询,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成长经历非常坎坷,对咨询师有对妈妈一样的感觉,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暴露出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是无法处理和理解家庭的变化,造成心理发育停滞不前,进而对社会产生惧怕和敌对情绪。

参与者反应:他们脸上表情变得凝重,在分享阶段有人边说边流下眼泪。其中一位未成年犯说:“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变化很大,小时的我开心快乐,父母关系不好特别影响我,后来退学后和家人疏远,和社会上的朋友交往戒心越来越重,监狱生活让我几乎把自己封闭起来,所以我画一个仙人掌来代表自己,今天这个机会使我知道我的经历不是特殊的,只有相信别人才能得到快乐。

表3 重要事件出现年龄段人数统计表

年龄段 0~5 6~10 11~15 16~20

出现事件 家庭变故(离婚或病故) 家庭变故(离婚或病故)、上学受欺负 被学校开除,开始在社会上鬼混 不和家人联系,犯罪入狱

选择人数 3 5 11 9

从表3中可以看出,10岁以前的生活事件与家庭有很大关系,10岁以后的生活事件和自身选择有关。我们认为,家庭变故或过早接触社会可能会导致信任感的缺乏。

第四阶段:活动结束心理测试。

四月初,再次进行SCL-90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活动结束时的SCL-90测试结果

求助者 总分 阳性项目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1号 109 7 1 1.2 1.67 1 1 1 1 1.83 1 1.86

2号 92 2 1 1.1 1 1 1 1.17 1 1 1 1

3号 113 10 1.5 1.6 1 1.15 1 2 1 1 1 1.43

4号 97 2 1 1 1.44 1 1 1 1 1.5 1 1

5号 176 29 1.67 2.8 2.22 2.31 1.3 3.83 1 2.33 1 1.57

6号 190 57 1.25 2.8 2.44 2.54 2.1 2..83 1.57 2.33 1.7 1.71

7号 167 48 2.17 2.1 2 2 1.7 2.83 1 2.17 1.5 1

8号 199 45 1.83 2.6 2.89 2.69 1.7 2.67 1.14 3 1.8 1.86

9号 226 67 2.25 3.1 3 2.23 2.9 3.33 1.14 2.5 2.5 2.14

10号 168 59 1.83 2.2 2 1.69 2 2.17 1.29 1.83 2.1 1.43

11号 237 63 2.08 2.4 3.33 3 2.3 2 2 3 2.9 3.29

12号 300 77 1.75 2.8 4.11 3.69 3.3 4.33 2.14 4 3.3 3.29

三个月后,再次组织20名未成年犯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我们发现对参与性活动他们积极性高,对个人分享阶段参与性低,前后心理测试变化最大的因子是焦虑因子,平均下降了0.03分,反映出团体辅导的群体减压作用。

二、两次团体咨询结果的总体评估

(一)未成年犯自我评价

在总结发言阶段,未成年犯们对自己的训练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见下表:

效果评价 有作用 一般 无效果

人数 16 9 7

可以看出,他们敢于真实表达自己。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对自己有作用的人员觉得这次活动让他们心情放松,压力减轻不少,在人际互动中了发现自己的问题。效果一般人员仅仅感觉放松、有趣,无其他感觉。剩下的两人参与意识不强,所以自然没有印象。

(二)咨询师评价

在这次团体心理辅导中,有50%的参与者自评良好,我们认为目标基本完成。咨询师在整个训练中感觉需要不断调整角色定位,时而需要参与进去,时而需要充当组织者,有时又需要退出成为倾听者,如何更好地调节和控制训练氛围,达到预期的心理矫治效果,是今后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参与者主动性不强,特别是分享阶段咨询师指导和引导较多,这可能与未成年犯文化水平较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有关,下次考虑设计更符合未成年犯情况的团训活动。

(三)管区警官评价

团训活动一个月后,课题组走访参与者相关管区,警官认为32人中改造表现有进步的有5人,反映改造情绪较好的有12人,没有出现明显的违反监规纪律的行为。管区警官觉得有一定效果,特别在情绪的调整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感觉他们近段时间普遍情绪开朗,和他犯交往也有所增加,建议在管区普及开展团训活动,以影响更多的人。

(四)测试结果比较

1~4号参与者活动前后各因子标准分都低于2分,无症状,是心理健康者,在活动中起到了一种人际关系示范和协助平衡作用。5~12号参与者的各项症状因子降低的百分比见表5。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团体心理训练后,6~12号参与者总分、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和敌对等症状因子分普遍降低,说明此次团体训练的目标已达成。但也有个别参与者总分和症状因子分提高了,如5号,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他的参与意识比较强,开放自己的程度高,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活动结束心理测试的症状因子分提高说明该服刑人员真实心理状况的逐步暴露和显现,需要后续个体咨询跟踪。

在当前司法部提出监狱工作“三化”建设要求中,“科学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解决某种特定人群的共同心理问题的咨询方式被监狱、咨询中心广泛运用,这种心理矫治模式的探索在未成年犯群体中起到群体减压和发现个体心理问题两方面的作用。在对未成年犯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我们感觉他们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认知不清晰,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当通过沟通和分享阶段后开始反思,但能否把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收获真正运用到改造生活当中去,还需要长期跟踪他们,而对于那些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发现心理创伤需要治疗的孩子,则更要注意给予保护和支持。这种新型矫治模式的魅力在于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互动启发和诱导,用人工营造的情境让参与者发现自己错误的行为和认知模式,进而改变参与者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栏目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黄才玲

训练项目二:分组拼图

12人分成3组,自选组长,以完成时间和合作态度来作比较,目的是让他们在合作中进行沟通,发现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见下表)。

小组 完成时间 合作态度 小组成员体会

第一组 2小时35分 分头行动,1人不投入 感觉心里着急,不好意思求助,没意思。

第二组 1小时54分 团结协作,分区负责,组长协调 在大家的配合下,看到自己负责的图拼出来,很激动。

第三组 2小时10分 集中解决,后期分工不明确,耽误时间 开始心里想争第一,结果却不理想,有郁闷感。

组织者体会:这个项目是非常讲究团队成员之间分工和协作关系的。我们发现敌对因子分较高(3分以上)的人(4人)喜欢自己埋头苦干,既不喜欢指导别人,也不愿别人干涉他,而所有因子都在2分以下即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人(3人)在操作时喜欢大声指挥别人,也喜欢向别人求助。反映出在监狱里,有敌对情绪的未成年服刑人员外在的表现形式就是不愿与人交流,消极对抗。

参与者反应:每一个参与者都说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并开始运用自己以往的认知模式去分析,江某说:“我讨厌别人管我,连父母都控制不了我,他们离婚后我七年没见他们,参加这个游戏我开始觉得没意思,看到大家都叫我帮忙,我感受到被人信任的感觉,原来,有人需要自己的感觉不错。”

第三阶段:观看视频短片,回忆成长过程。

通过观看鹰全身蜕变以换得重生的影片来启发他们写出生命当中发生的重要事件,画出自己的生命线。

组织者体会:参与者到这个阶段开始开放自己,纷纷诉说成长史中带给自己深刻影响的生活事件,12人中有5人父母离异,2人父母一方病故,认为家庭带给自己的伤害很大。只有年龄较大的黄某不愿开口,其中秦某要求单独咨询,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成长经历非常坎坷,对咨询师有对妈妈一样的感觉,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暴露出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是无法处理和理解家庭的变化,造成心理发育停滞不前,进而对社会产生惧怕和敌对情绪。

参与者反应:他们脸上表情变得凝重,在分享阶段有人边说边流下眼泪。其中一位未成年犯说:“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变化很大,小时的我开心快乐,父母关系不好特别影响我,后来退学后和家人疏远,和社会上的朋友交往戒心越来越重,监狱生活让我几乎把自己封闭起来,所以我画一个仙人掌来代表自己,今天这个机会使我知道我的经历不是特殊的,只有相信别人才能得到快乐。

表3 重要事件出现年龄段人数统计表

年龄段 0~5 6~10 11~15 16~20

出现事件 家庭变故(离婚或病故) 家庭变故(离婚或病故)、上学受欺负 被学校开除,开始在社会上鬼混 不和家人联系,犯罪入狱

选择人数 3 5 11 9

从表3中可以看出,10岁以前的生活事件与家庭有很大关系,10岁以后的生活事件和自身选择有关。我们认为,家庭变故或过早接触社会可能会导致信任感的缺乏。

第四阶段:活动结束心理测试。

四月初,再次进行SCL-90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活动结束时的SCL-90测试结果

求助者 总分 阳性项目数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1号 109 7 1 1.2 1.67 1 1 1 1 1.83 1 1.86

2号 92 2 1 1.1 1 1 1 1.17 1 1 1 1

3号 113 10 1.5 1.6 1 1.15 1 2 1 1 1 1.43

4号 97 2 1 1 1.44 1 1 1 1 1.5 1 1

5号 176 29 1.67 2.8 2.22 2.31 1.3 3.83 1 2.33 1 1.57

6号 190 57 1.25 2.8 2.44 2.54 2.1 2..83 1.57 2.33 1.7 1.71

7号 167 48 2.17 2.1 2 2 1.7 2.83 1 2.17 1.5 1

8号 199 45 1.83 2.6 2.89 2.69 1.7 2.67 1.14 3 1.8 1.86

9号 226 67 2.25 3.1 3 2.23 2.9 3.33 1.14 2.5 2.5 2.14

10号 168 59 1.83 2.2 2 1.69 2 2.17 1.29 1.83 2.1 1.43

11号 237 63 2.08 2.4 3.33 3 2.3 2 2 3 2.9 3.29

12号 300 77 1.75 2.8 4.11 3.69 3.3 4.33 2.14 4 3.3 3.29

三个月后,再次组织20名未成年犯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我们发现对参与性活动他们积极性高,对个人分享阶段参与性低,前后心理测试变化最大的因子是焦虑因子,平均下降了0.03分,反映出团体辅导的群体减压作用。

二、两次团体咨询结果的总体评估

(一)未成年犯自我评价

在总结发言阶段,未成年犯们对自己的训练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见下表:

效果评价 有作用 一般 无效果

人数 16 9 7

可以看出,他们敢于真实表达自己。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对自己有作用的人员觉得这次活动让他们心情放松,压力减轻不少,在人际互动中了发现自己的问题。效果一般人员仅仅感觉放松、有趣,无其他感觉。剩下的两人参与意识不强,所以自然没有印象。

(二)咨询师评价

在这次团体心理辅导中,有50%的参与者自评良好,我们认为目标基本完成。咨询师在整个训练中感觉需要不断调整角色定位,时而需要参与进去,时而需要充当组织者,有时又需要退出成为倾听者,如何更好地调节和控制训练氛围,达到预期的心理矫治效果,是今后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参与者主动性不强,特别是分享阶段咨询师指导和引导较多,这可能与未成年犯文化水平较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有关,下次考虑设计更符合未成年犯情况的团训活动。

(三)管区警官评价

团训活动一个月后,课题组走访参与者相关管区,警官认为32人中改造表现有进步的有5人,反映改造情绪较好的有12人,没有出现明显的违反监规纪律的行为。管区警官觉得有一定效果,特别在情绪的调整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感觉他们近段时间普遍情绪开朗,和他犯交往也有所增加,建议在管区普及开展团训活动,以影响更多的人。

(四)测试结果比较

1~4号参与者活动前后各因子标准分都低于2分,无症状,是心理健康者,在活动中起到了一种人际关系示范和协助平衡作用。5~12号参与者的各项症状因子降低的百分比见表5。

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团体心理训练后,6~12号参与者总分、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和敌对等症状因子分普遍降低,说明此次团体训练的目标已达成。但也有个别参与者总分和症状因子分提高了,如5号,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中,他的参与意识比较强,开放自己的程度高,敢于面对自己的问题,活动结束心理测试的症状因子分提高说明该服刑人员真实心理状况的逐步暴露和显现,需要后续个体咨询跟踪。

在当前司法部提出监狱工作“三化”建设要求中,“科学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解决某种特定人群的共同心理问题的咨询方式被监狱、咨询中心广泛运用,这种心理矫治模式的探索在未成年犯群体中起到群体减压和发现个体心理问题两方面的作用。在对未成年犯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我们感觉他们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认知不清晰,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当通过沟通和分享阶段后开始反思,但能否把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收获真正运用到改造生活当中去,还需要长期跟踪他们,而对于那些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发现心理创伤需要治疗的孩子,则更要注意给予保护和支持。这种新型矫治模式的魅力在于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互动启发和诱导,用人工营造的情境让参与者发现自己错误的行为和认知模式,进而改变参与者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栏目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黄才玲

猜你喜欢
信任危机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其破解策略
“脱媒”时代下媒体信任危机探究
网络募捐遭遇“信任危机”的背后
家族式企业信任危机问题分析
天津爆炸事件后中国爆发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