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65,时乖运蹇的意大利攻击机

2014-11-18 05:11宝丁
航空知识 2014年10期
关键词:攻击机中队战斗机

宝丁

万金油设计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意大利以航空强国自居,一支貌似强大的空中武力也成为这个国家叫板列强的一个支撑点。那时,意大利的航空工业受到政府的特别关照,各种新机型层出不穷,而本文所要介绍的Ba.65就出现在这个所谓的“黄金时代”。

为了达成独裁者墨索里尼向外界展示“肌肉”的意图,意大利的飞机设计师们相继在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等领域多有创见,惟独尚缺一种用来向地面敌军倾泻火力的攻击机。这一局面遭到了意大利一战空战英雄阿玛迪奥·梅科齐上校的强烈“吐槽”,这位上次大战中的王牌飞行员素来倡导“攻击空军”的理念,被认为是同著名的杜黑的空权理论大唱反调者。

在他所代表的意见流派的影响下,意大利军方正式启动攻击机项目招标,这个诉求立刻吸引来多家厂商的设计方案,最终中选的是来自米兰的布雷达公司。不过,虽然布雷达应标的是一种“攻击机”,但从方案来看却颇有点“四不像”的意思。

原来,那个时期的国际航空界正在流行“万金油式飞机”的设计潮流,也即以一种具备高通用性的平台来实现一机多能的多种用途。受此“时髦”影响,军方要求布雷达的新设计在以攻击机为出发点的同时,还最好能多少兼具一些战斗机、轻型轰炸机、陆军联络机和侦察机的功能!

接过这一难题的,是布雷达的两位设计师帕拉诺和潘切里。他们以之前设计的Ba.27单座战斗机为基础,于1932年展开新机研发,到1933年初便完成了原型机设计,称作Ba.64单座单翼攻击机,这便是Ba.65的前身。

给“平庸”升级

新问世的布雷达攻击机被意大利宣扬为本国军事科技上的又一成就,但其实际情况却并不那么美好。

第一架预生产型的Ba.64在罗马的钱皮诺机场完成了首飞,试飞员在落地后对其的评价是“令人极度失望”。试飞报告具体指出:速度极其平庸、操控相当费力、在空中还有可能随时陷入失速螺旋。

这其实并不令人奇怪,想在一种机型设计上搀合进这么多种机种的“全功能”,又怎么可能成功呢?这种“平庸”的飞机随后参加了好几场以展示武力为目的的军事演习,在因为“失速”而摔掉几架后,便迅速地全部退出了现役。

Ba.64是不中用了,但“攻击空军”不能缺少攻击机,怎么办?皮球还是踢给了布雷达公司,而后者的办法就是修修补补,搞出了Ba.64的升级版,也就是Ba.65。

作为进化产品,Ba.65保持了Ba.64单座单发低单翼的整体布局,定位也是以攻击机为主,同时兼具侦察机和截击机的功能。机身骨架以铬钼合金打造,主体外覆金属蒙皮,只有机身尾部和控制舵采用了织物蒙皮。Ba.64配有4挺7.7毫米机枪,翼下挂架可挂载400千克炸弹,而Ba.65则实现了火力提升,配有2挺12.7毫米和2挺7.7毫米机枪,翼下挂架和舱内弹架共可载弹998千克。

新式攻击机在1936年迅速进入量产,以填补装备空白。在报纸广播的宣传中,这同样成了军事科技领域的一大成就,而且有数据支撑:速度、航程、爬升率、实用升限均显著超越前作,在国际上亦属领先……

生逢其时?

对一种武器来说,能够赶上实战乃是其最大“幸运”,而Ba.65攻击机就正好赶上了西班牙内战。

墨索里尼在1936年12月决定插手这场内战,而在其派出的200余架作战飞机中,就有4架新式的Ba.65。这些飞机于12月28日在马洛卡岛卸货,接着在次年1月8日迎来另外8架,它们在3月部署到卡迪兹,构成意大利航空兵团最初的攻击机武力。等到最后几架Ba.65在5月3日运抵后,便集中组成了第65中队,准备正式参战。

由于有1架飞机在降落中摔坏,这个中队直到当年8月才开始行动。不过很快就有开门红:德阿奎阿士官驾驶的Ba.65在索利亚上空击落1架共和军方面的苏制SB-2双发快速轰炸机。这个战果一度令意大利人对于Ba.65的“多面手”特质欣喜不已,不过这架SB-2也是Ba.65服役期间所击落过的唯一一架飞机而已。

从1937年12月起,Ba.65参与了寒冷条件下的特鲁埃尔围攻战,后于次年初春投入阿拉贡攻势,到4月中把共和军的控制范围一切为二。据意军宣称,Ba.65在这些行动中的表现十分抢眼:袭击败退中的敌军、向炮兵阵地投弹、捣毁铁路和公路枢纽……

Ba.65在西班牙确实不乏亮点,在1938年7月的埃博罗之战中,第65中队首次尝试把Ba.65当成俯冲轰炸机来使用,并成功地炸毁了共和军架设在埃博罗河上的一座浮桥。到内战结束时,这个中队的Ba.65一共出动了1 921架次,包括368次对地扫射和59次俯冲轰炸;中队陆续接收了23架Ba.65,战损12架,剩下的11架被赠给了佛朗哥空军。

对地攻击不力

在西班牙的冒险令Ba.65名声大噪,这种看上去大腹便便、头部因硕大的星形发动机而膨胀的攻击机,成了意大利空军中的一个明星,以致于很多外国军事观察家把它看作是意大利空中武力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只可惜这个浮夸的“泡沫”,几年后就将破裂。

1940年6月,意大利正式以轴心国一员的身份加入二战。这时的意大利空军共装备了154架Ba.65,主要分配在第5联队第19大队的第101和第102中队,第50联队第12大队的第159和160中队,同联队第160大队的第167和168中队等。

实际上,意大利国内的有识之士这时对于Ba.65的前景已经有所担忧。他们指出,这种飞机在西班牙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手孱弱的空中和防空力量;而在面对英国空军这样的对手时,速度慢反应迟钝的Ba.65极易沦为敌方战斗机的饵食。不过这一警告暂时并未变为现实,因为在法国南部的战事以及入侵希腊的战争中,这种飞机都缺席沙场。

Ba.65的战斗机后来出现在北非,而各中队是带着在西班牙的成功自信飞往那片战场的。最初参战的是第159和第160中队,赋予他们的任务是飞越敌方控制区,在300米的低空上对英国坦克、装甲车、卡车或者其它有价值的地面目标发起致命打击。

令人失望的是,这类行动的效率很低。一方面,Ba.65的速度拖累了自己,令其反而时常陷入敌军火网无法逃脱;另一方面,由于缺少足够的高爆弹,这些飞机不得不挂着燃烧弹出发,而这种炸弹在沙地上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

一段时间下来,Ba.65完全没能再现在西班牙的“风采”,各中队从来没有上报过可观的击毁数据,更不用说对意军的地面行动起到支持作用了。极为讽刺的是,鉴于Ba.65攻击效率低下、自身易被击落、零部件又很缺乏,使得第160中队居然在不久后改用CR.32双翼机来客串攻击机。

空中不堪一击

Ba.65在对地攻击中的表现还只是令人失望,而一旦遇上敌人的战斗机,其境遇就只能用悲惨来形容了。在发生在北非上空的多场冲突中,Ba.65都沦为英国飞机枪口下的猎物,而自身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一场典型的交战发生在1940年8月4日。这天傍晚时分,第159中队的6架Ba.65在中队长德尔奥罗上尉的带领下,攻击一个英军卡车队。在布雷达飞机实施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扫射通场时,英国空军第80中队的4架“角斗士”双翼战斗机出现了。这些双翼机居高临下地发起俯冲,敏捷地将子弹射入意大利飞机,很快就令2架Ba.65坠毁地面,并让另外2架拖出了黑烟。

在这场一边倒的战斗中,英军飞行员中包括生于南非的托马斯·帕托,他后来将成为二战英军中战绩最高的王牌飞行员。碰上这么个对手,对Ba.65的飞行员们来说的确是倒霉透顶。

当然,霉运还不算完。10月8日,第159中队再度遭到英国飞机“洗劫”,多名飞行员当场身亡,包括中队长德尔奥罗在内。事后,为表彰其“英勇”,意空军要求这个中队的剩余飞机都涂写上他的名字,只不过此举对于提振士气收效甚微。

英军在1940年底转采攻势,拼命充当战场救火队的Ba.65更是平添损耗。12月底,第168中队在报称“已无一架飞机可用”后奉命解散,次年1月末,英国人在班加西机场发现了这个中队的6架Ba.65,基本都处于可用状态。至于第159中队也在1941年初凋零,其人员被拆散,调去了其它飞行单位。

总之,到这年的2月末,曾经繁盛一时的Ba.65攻击机部队已经烟消云散,被派往北非的70余架飞机要么被击落,要么再也无法升空,留在国内的那批飞机差不多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

一度被吹捧上天的Ba.65居然连参战的第一年都撑不完,确实是令意大利人失望透顶。要知道,同样是产生在二战前的设计、却能够凭借不断的改进而打完整场战争的机型多得是。无怪乎后来有人揶揄道:Ba.65肯定不是二战中最好的攻击机,相反,它有可能是最差的。

责任编辑:王鑫邦

猜你喜欢
攻击机中队战斗机
我热爱的中队
苏-35S战斗机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F117F攻击机
我爱我的中队
歼-5战斗机
蚋式战斗机
世界名机赏析——攻击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