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最受欢迎毕业演讲

2014-11-18 08:56
中外文摘 2014年19期
关键词:浙大无题抗争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记忆》(2010)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它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不可能的告别》(2010)

“承担责任,有时不是因为你喜欢,而是尽管你不喜欢。这是对成人的要求,理解并做到了这一点就算大人了。这或许是毕业对于你最重要的意味。”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无题(2011)

“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高艳东:无题(2012)

“我们今天不能做富二代,我们也不要去当屌丝,浙大绝对不是水校,在各大排行榜中,我们常年排第三。在江湖,人称小三。这种小三精神,也是浙大人特有的人生哲学:只做不说,明知没地位,坚信有机会。”

人民日报评论员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2012)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太原工业学院院长吴俊清:《我比想象中爱你们》(2012)

“无论社会怎样物欲横流,我期望同学们仍然抱有对爱情最真诚的呵护,真爱才会有未来。生活告诉我们,爱不在于相互凝视,而在于眺望同一个方向。人生最痛苦的不是没有得到所爱的人,而是所爱的人一生没有得到幸福。”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丛日云:无题(2013)

“如果你不能总是抗争,你是否可以选择偶尔抗争;如果你不敢积极地抗争,你还可以选择消极地抗争;如果你不能勇敢地表达,你可以选择含蓄地表达;如果你也不敢含蓄地表达,你可以选择沉默……我希望,你们在大潮袭来时,选择站在理性一边,文明一边。”

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青春是一道永不落幕的彩虹》(2014)

“走出校园,你们可能会遇到更多的疑惑,可能碰到更多的‘三观尽毁、‘节操尽碎。老人倒地扶不扶?路见不平吼不吼?乞丐伸手给不给?媒体澄清信不信?爱心捐款捐不捐?……这些曾经在‘思想品德课中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现在都让我们纠结于心。”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无题(2014)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在你们的推动下,我成功地上了头条。你们写的《董校长》,我听到了……请同学们放心:我们正在加倍努力,千方百计地改善同学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不流俗不盲从,不负此生》(2014)

“我希望你们能俭朴地生活。快乐与金钱和物质并无必然关系。温馨的家、简单的衣着、健康的饮食,就是乐之所在。漫无止境地追求奢华,远不如俭朴生活能带来幸福和快乐。”

(摘自《新周刊》2014年第15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浙大无题抗争
Enabling the Movement
Enabling the Movement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无题
顺命或抗争,接着《天注定》往下讲
无题
当代女性:由幻灭到抗争-评系列中篇小说《女人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