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4-11-19 18:09颜丙春祝娉婷卜平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7期
关键词:PBL教学

颜丙春 祝娉婷 卜平

摘 要:以问题为导向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的实施过程中仍处于探索阶段,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基础课程上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能够调整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中医基础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等。对于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基础课程上的运用应给予中肯性建议以及肯定性评价。

关键词:PBL教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基础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b)-0147-02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促进了中西医学两大体系相互渗透和吸收,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然而,由于学生们在同时接受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课程内容以后,或是接受大量西医学教育后再接受中医学教育,学生对中医学的学习态度、认同程度、思维方式等均明显影响中医学教学效果。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传统的中医学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20世纪中期,由美国神经学教授Barrows提出的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被命名为“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通过“设计问题、解答问题、讨论分析”三步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由带教老师引导的通过学生查阅文献自主学习、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集中讨论以及分析总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深刻透彻的掌握所学内容。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教育中效果尤为显著,尤其是在中医学一些主要以理论为主的基础课程中,以生动的临床疾患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讨论,发散思维。以下作者在此浅谈几点关于PBL 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基础课程中的实施过程以及结论。

1 PBL教学模式的课前准备工作

我国传统医学教育沿用了几十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中各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将系统性的完整知识人为地分割成各自独立的课程,例如大一的中医基础课程讲什么是心主血;一年后中医诊断学课程会讲心主血功能失常的表现;方剂学教师讲什么方剂治疗心主血功能失常,中药学教师讲用什么中药治疗心主血功能失常;最后内、外、妇、儿科老师再讲内、外、妇、儿心主血功能失常的治疗。这样心主血这一完整知识的学习要在3年多的时间内,由7~8个教研室分割完成,各学科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而相关教材对此类知识点的讲述显得既重复又割裂,不利于学生自学和复习。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则根据医学基础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把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满足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了各学科间的重叠和交叉,避免了学科之间的重复和脱节,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某个器官和系统从不同层面形成一个整体概念。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选典型且有代表性的中医临床病案,在可以的情况下对病案进行修改,重点在于寓理论于病案,揭示其基本理论。在课程教学的初级阶段,要选择难度较小的病案,以免学生们“知难而退”,打消学习的积极性。

2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在PBL教学方法中,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也是该教学法实施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精心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的临床医学的知识,亦或是现实生活中的病例和一些耳熟能详的典故。例如:在学习“五脏的主要功能”这一章节之前,布置类似于如下的问题给同学们:(1)比较中医和西医学中各大脏器(包括肝心脾肺肾)的功能上的异同;(2)叙述五脏的系统连属;(3)五脏与精、气、血和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4)列举五脏功能性病变的一些典故并说明。通过这样的简单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度是PBL教学的基础。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主要是以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相关教材,亦或是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然后进行分组讨论,主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问题自我查阅学习,然后整理,寻找正确答案,最终写出书面的分析报告;以备课堂上进行发言。

2.2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方式多样,学生分组讨论后,各小组已达成共识,由已确定好的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将讨论结果向全体同学汇报。学生们通过课前的交流和讨论,将查阅的相关知识内容串联起来。例如:讨论五脏连属与一些病证的关系,比如说肝在液为泪,如果肝血不足,则泪液分泌减少,两眼干涩;另外肝在体合筋,所以肝血不足可导致肢体麻木、抽搐拘挛等症状;或者心在志为喜,因此有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损,固有‘喜伤心之说,<素问.调经论>中有“神有余则笑不休”。根据五行学说,肝与心相生相克,互为荣损,因此有心血旺则肝气疏泄有度和情志舒畅。在讨论中,教师可适当引导,但避免使自身的观点左右学生的思想。教师的作用贵在引导学生,使学生能总结出病案中所隐藏的基本机制等内容。也可让学生围绕自己知道一些简单的案例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但此种方法不作为必要的可能讨论内容,可以观察学生的状态,如若学生比较积极,跃跃欲试,可以实施,否则省之,以免给学生造成压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中医临床病案的讨论结果通常是多元化的,可以开拓学员的思路,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组织好临床病案讨论是PBL教学中的一个中心环节。

3 PBL教学模式的归纳总结与课后答疑

归纳总结的方法有两种,可单独也可合并进行。第一种是由教师进行,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作必要总结,就五脏这节而言,五脏的功能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加以强调概括,使学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印象。另外,也应该对学生的讨论的部分进行总结,肯定学生中分析透彻的意见及创新见解,同时也要指出不足,加深学生对讨论内容的掌握,提高PBL教学的整体质量。第二种是由学生自我总结,真正意义上学习和掌握知识。总结之后的课后答疑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般学生在学习完五脏这一节内容后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中医所说五脏的功能和西医所说内容有些不一致的内容?指导教师一定要从中、西医理论体系等各个不同方面进行剖析讲解,使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是以中医学为基础,又以现代医学为说理工具的一门学科,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理论的结合。课后答疑这部分是针对学习比较透彻的学生的再次拓展及对课堂上没有发言或由于性格及其他原因而导致的没能发言或者讨论的学生,私下交流可能会使他们更轻松地理解和学习,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度。

总之,在中西医临床专业中进行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有各种特点,这些特点和难点正是对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所要沟通和解决的内容与关键。PBL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沟通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教学与沟通相结合。未来我们应当不断探索,将PBL这种沟通式教学模式普遍应用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各个课程教育中,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既能系统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具有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又具备现代医学知识及专业实践技能,具有临床辨治能力的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展,王志强,何源浩,等.广西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29-133.

[2] Kilroy DA.Problem based learning[J].Emerg Med,2004,21(4):411-413.

[3] 黄亚玲,刘亚玲,彭义香,等.中国学生应用PBL学习方法可行性论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3-4.endprint

猜你喜欢
PBL教学
东盟留学生应用PBL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探讨
三阶段教学模式在护生社区灾害急救应对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PBL教学在体育专业体育保健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PBL教学结合多媒体模式下的生物化学课程设计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PBL教学改善中职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