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

2014-11-20 15:35赵长在
鹿鸣 2014年11期
关键词:唱段脸谱舞台

赵长在

西厢记

普救寺西厢房的门上,一把时光斑驳的锁

等天下有情、有意、有缘人,来开解。其实,两颗心的

交融,不需要红娘传信

岁月蹉跎,竟然忘记了月下最出彩的唱段。只记住

张生与崔莺莺的姻缘,一波三折,终成眷属

西厢,还是戏剧里的经典。仿佛一册传世的爱情卷帙

皎洁的月色,成为彼此内心的参照

等一个人,等一个口信,等一封信札

等待的时光,竟度日如年

月夜、花香、清风、灯影下。铺开的宣纸,研好的墨

记录下一纸情丝。有泪浸透纸面。抚琴的人

琴音,像春蚕吐出月白色的倾诉

戏里戏外的人,都已成为记忆

西厢的传记,帮我打开一扇净心的窗子

我将在人生的回溯里,悄悄种植下对真情的渴盼

白蛇传

西湖水悠悠,断桥上撑伞伫立

那一刻,眼前是白娘子忧郁的眼眸。望见雨中的许仙

也望见雷峰塔

谁在时光深处,烹煮一壶新茶

等一壶茶开。听戏曲之外,欲显纯澈的心音

一瞬间,读懂人生的际遇。如同参透一颗善美的禅心

每一次聆听,都是一次心灵的彻悟

断桥不断。竟变成两情相守的见证

让素美忠贞的爱情,在一出暖心的戏剧里,无限延展

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曲折的因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通向幸福的桥

希望在桥上,邂逅朝思暮想的人。一起临风,一起沐雨

经典的戏曲里,注定要有爱情的不朽

一个坚贞多情的女子,成为尘世里素洁的映照

一段爱情佳话

疯长成雷锋塔下萋萋的芳草。台下的人

纷纷守住内心的节操。而那些远去的场景,正依次

走进我的怀念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一场春风,让一座坟冢,绿意盎然

草木抽出的新芽,仿佛一夜之间,能伸展到读书的书院

同窗三载,草桥结拜的情谊,在十八里的路上

凝结成凄美爱情的起首

楼台相会的温馨,还萦回在尘封的记忆

山花的清芬,浸入我的遐思。恍若窥见一场惊天动地的

爱情,在人间的舞台上,上演

阡陌上的烟雨,馥郁的花香,追随着两只蝴蝶

斑驳的戏台,勾描的脸谱,开启的幕布,悦耳的弦音

让思悟,一次次冲破世俗的藩篱

安逸的光阴,容易滋生霉斑

一杯茶,一张躺椅,一张旧日的唱片。午后的全部时光

便氤氲在凄美的越调

穿回到封建礼教的约束里

把自己囚禁在书房,与桌上的笔墨纸砚,融合在一起

像茶盅里的一枚绿芽,用淡淡的苦涩

打开积郁在心口处的情结

一颗沉淀下来的心

在感念着人生的静美。舞台上的生旦净末

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何尝不是一种岁月的丰美

空城计

空城不空。两个老军,两个琴童,一张古琴

还有在城楼观山景的诸葛孔明。把胸襟与韬略,放进一段

精彩的唱段

一把鹅毛扇,一件八卦衣

一篇前后《出师表》,历经千年的谥号,早已修成

智慧的源头

静而不乱的琴声,是心智的高远

而处变不惊的镇定自若,需要多少年的修心与磨练

才能达到如此境界

空城计

是不是人生中辉煌的再现?一段斗智斗心的历史

能否重现人心的多变

城外,司马懿的兵马早已退去

愿意把率真的情愫,放进一座城的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不需要计谋与算计

变脸

秘而不宣的川剧绝活,在一张张变来变去的脸谱上

凸显。传承的技艺,多像梨园的古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练功,一定是枯燥的,辛苦的,持久的

流血流汗不流泪。每一个精彩的亮相,都是一声声喝彩

舞台背后的辛酸,谁又知晓

人生的变数,舞台的变数,传统与现代的变数

还会演变下去。得以流传的,是经典的唱段,经典的唱腔

经典的人物。无论唱念做打,还是手眼身法步

都是一滴滴汗水的结晶

变来变去,唯一不变的,是做艺先做人

戏品如人品。每天,我们都在变换不同的面孔。真真假假

虚虚实实,多像舞台上那一张张的变脸

我更喜欢脸谱下面那张真实的脸

喜怒哀乐,一目了然

人生如戏

台上的故事,台下一直在演着。每一个人,都能在戏中

匹配到属于自己的一个角色

入戏三分。情绪的波动,多像挥舞的水袖

起起落落

适合站在幕后

习惯了黑暗。习惯了在黑暗里,摸索一根火柴

台前的光,会让我越发窘迫,会晃乱我的眼睛,让我添上

晕眩的毛病

有时,我必须站在台前,接受风雨的侵蚀,犹如一根

舞台的支柱。低头弯腰,或者投其所好

我说过,要隐藏伤疤和痛楚

人生如戏

在人生这出大戏里,我们曾经饰演过不同的角色

白脸、红脸、蓝脸、花脸、丑脸、净脸,都一一唱过

再精彩的演出,也有散场的时候。我期待着谢幕

期待着走出饰演的角色,回到本真

开始卸妆,脱下行头endprint

猜你喜欢
唱段脸谱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绵绵古道连天上
帖脸谱
一弯新月挂半天
做个脸谱迎『六一』
灶王爷的“脸谱”
火呀火呀
传递正能量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