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2014-11-21 13:49尹振贤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4年5期
关键词:家规朱子家庭成员

尹振贤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人都是在家庭里成长起来的,人格的形成与家风密切相关。一个良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

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风就是第一份教材。俗话说“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这话涵盖了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环境、家风、家规的关系。我们分析成功人士的经验之道,比如自立、拼搏、刻苦,比如仁义、助人、涵养,常常可以从他们的家庭环境中寻求到基本来源和基本点。

明代《朱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教育为主的启蒙教材,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许多东西对我们今天的“家风”讨论仍然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等等,在今天仍有教益。

不仅是《朱子治家格言》这样的著作,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周易》中就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的说法,而这样的论述,也多被历史所验证。

重提“家风”,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是一种历史智慧的挖掘与重建。时代在前进,很多新的东西衍生出来,传统的东西渐渐淡去,“家风”一词对现在的很多小家庭来说已经开始变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风、家规被淡忘。可是我们应该警醒,近些年来一个又一个落马贪官,他们在岗位上为官,在家庭中为长,他们的这些危险表现,在“家风”教育上会怎样呢?违反党纪国法而身败名裂,必然祸及他们的家庭成员,罪责加身,锒铛入狱,何以面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妻儿老小?如何侈谈对自己的下一辈去进行“家风”教育?

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风、家规”,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且事关党风和社会风气,是时代的事情、国家的事情。身教重于言教,为人父母、长辈,对于养成好的“家风”其作用举足重轻。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我们很多人都在讲优良传统,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肯定是精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拥有良好的家风意识,向善的社会道德就会蔚然成风。一个家庭的家风是积极向善的,那么其家庭成员的品德就会纯洁高尚。

家风,不仅让普通公众产生思考,国家干部更需要沉下心好好思索,如何让良好的家风世代相传。 (作者单位:吉林省柳河县孤山子镇政府党委办公室)

猜你喜欢
家规朱子家庭成员
“理一分殊”是朱子學的“一貫之道”
立下这7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
多肉
鸭子的家规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家风家规我来说
My Diary
论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之原因
“朱子深衣”与朱熹
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