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机制探讨

2014-11-24 02:38赵子博王凯丽李琼
热带农业工程 2014年4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探讨

赵子博+王凯丽+李琼

摘 要 从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状出发,探讨工程中心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加快构建热带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热作工程中心 ;运行机制 ;探讨

中图分类号 F204

Discussion on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tat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Key Tropical Crops

ZHAO Zibo WANG Kaili LI Qiong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CATAS, Haikou, Hainan 5711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t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Key Tropical Crops is operating effect that was summarized fr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talent training and introduction, research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and extension, management model innovation and so on. Practice showed that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could enhance techn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sce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speed and level, improve important tropical crops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and bring about comprehensive and remarkable benefit.

Key words tropical crop technology center ; operation mechanism ; discussion

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重要的热带农业科技平台,对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提供以及热带农业交流合作起到了十分有力的促进作用。国家工程中心在组建期(2007-2010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心一期项目(2007-2010年)建设效果良好,在科技部组织的验收评估中获得了优秀。2011年度,工程中心再次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再建项目的资助,中心二期项目即再建项目“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开发” (2011-2015年)延续一期建设的体系和思路,在过去的3年中一如既往的不断进取,国家工程中心继续推进创新管理工作体系建设和热带作物工程化技术研发,提高了行业认可度,扩大了行业影响力。然而,国家工程中心现阶段已经从组建期过渡到了正式运行时期,中心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等方面也应当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适应国家工程中心正式运行期的实际发展[1]。

1 工程中心的组织框架和管理体系

1.1 中心性质

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管单位为海南省科技厅,接受国家科技部的业务领导。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工程技术委员会咨询制和管理委员会监督制,并设立中心班子。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为责任主体,海南兴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体。参建单位是橡胶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机械研究所、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椰子研究所、海口实验站和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8个院属单位。

1.2 机构职能

理事会是国家工程中心的决策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和工程技术委员会咨询制[2]。下设综合办公室、项目办公室、实验室、基地部、推广部和展销部6个部门。其中综合办、项目办公室挂靠院科技处,实验室、基地部、推广部和展销部挂靠香料饮料研究所,推广部挂靠橡胶研究所。各挂靠单位是国家工程中心各部门的责任主体。同时,以香料饮料研究所为责任主体注册成立的海南兴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推广部和展销部的重要载体;而且兴科公司是各参建单位之间沟通的纽带。

1.3 运行机制

主要包括4个体系:决策、管理、执行和考核体系。

1.3.1 决策体系

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主任办公室会议是国家工程中心日常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主任或常务副主任主持;主任也可授权常务副主任主持召开专题主任办公会议。同时,主任办公会议在理事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开展日常事务的决策。

1.3.2 管理体系

国家工程中心综合办公室、项目办公室为国家工程中心的管理责任主体。

1.3.3 执行体系

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基地部、展销部、推广部为国家工程中心的执行责任主体。

国家工程中心理事会为考核评价的责任主体,由主任履行考核职责,然后由主任向理事会报告,理事会负责结果审批,考核的最终评估结果由理事会审议决定。同时,考核具体工作由综合办公室负责。

2 工程中心组织框架和管理体系有关情况的探讨

总体来说,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中心现行组织机构在机构设置上是较为合理的,基本满足了工程中心的日常运行。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国家工程中心在人员配备、机构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2.1 人员配置调整

首先,国家工程中心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各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但是光有努力是不够的,工程中心的高效运行是建立在中心的有效内控上的,而内控是一种机构内部人员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措施和程序来相互牵制和监督的管理机制[3]。因此,加强工程中心内部管理和理顺人员配置是提高中心运作效率的关键。工程中心的人员配置即现有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需要调整。当前,国家工程中心人员管理遵循国家和依托单位关于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实行开放、流动的机制,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行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配置,人员实行聘任制。固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依托单位的有关要求和程序,与受聘方签订岗位补充合同;流动人员签订聘任合同或聘书,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固定人员及流动人员数量与结构能够保证国家工程中心日常运行的稳定性,并按照分类管理、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4]。

但是,国家工程中心班子成员和各部门成员的编制保留在挂靠单位或现有人事关系单位,即工程中心现有固定人员的人事关系均属于院机关和院属各参建单位,没有一名人员的人事关系隶属于工程中心。

因此,工程中心现有所有固定人员都不是专职人员,在负责工程中心各项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自己人事关系所在单位或部门的工作任务。同时,由于固定人员的编制保留在挂靠单位或现有人事关系单位,固定人员来自不同的单位,从事不同的工作,所以固定人员的工作是不同的,收入肯定是有差距的。并且工程中心的工作是没有报酬的,所以固定人员的收入还是跟在原单位工作时一样,以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固定人员的工作态度,限制了固定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在短期看来,工程中心的人员配置暂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从提高工程中心的运行绩效和激发固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来看,工程中心工作人员的人事变动势在必行。工程中心固定尤其是工程中心内设机构6个部门应当按照工程中心的发展需求不断补充聘用固定人员。工程中心必须设置一批工作能力过硬且人事关系隶属于工程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通过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促使行政效能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工程化提速、市场化加强、扩大产品推广和提高产品销售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推进。

当然,工程中心在设置专职人员负责中心各项运作的同时,需要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并继续加强考核的执行和力度[5]。当前,国家工程中心根据岗位职责、聘任合同及有关规定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考评,考评分为年度考评和聘期考评,按照管理权限分类进行按照依托单位平台人员考评办法实施考评。虽然国家工程中心致力于加强制度建设,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评价、效益奖罚”,并根据工程中心的独立运行主体——海南兴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人事、财务、资产、项目等管理规章制度,但是内部管理仍需要加强。因此,工程中心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量化,管理办法的规范和考核标准的双重衡量要能真正反映出工程中心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绩效和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中心运行效率提供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也为工资福利的发放提供最具有衡量意义的数据。同时,在考评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保证考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2 管理体系

工程中心的管理体系需要调整,工程中心目前主要由中心常务副主任即院本级科技处处长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国家工程中心的管理责任主体即国家工程中心的综合办公室和项目办公室也是在常务副主任的管理下运行,然而科技处作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各项繁重的科研管理工作,同时,随着科技处本部门工作量逐年增多和工程中心工作日趋复杂,工程中心未来的发展需要走一条跟科教单位和企业联合创新的道路,兴科公司应以高效技术产品为突破口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后应通过优势资源整合,把参建单位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进而成立股份公司、组建集团公司。因此建议,工程中心的常务副主任由一位熟悉企业管理制度又精通市场运行模式的管理人才来担任。

毫无疑问,在从工程中心申报到获批到通过验收甚至直到现在,科技处都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任务,对工程中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工程中心已经从组建期到了正式运行期,为了工程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兴科公司已经注册成立,应该通过一定时间经营,申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作为国家工程中心的运行实体,科技处则应当逐渐退出工程中心的管理。同时,要改革工程中心机构设置,将工程中心内设机构的6个部门并入公司并成为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研发部门和市场销售等部门,以公司为主进行企业化运营是工程中心将来最合适的发展道路,应以公司为主体进行项目申报,科技处的职责则应在将来的工作中转变为支持公司申报项目和提供智力支持。

2.3 项目经费绩效评估

规范化管理是确保项目经费规范使用的保障,但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是明确项目经费的具体使用绩效情况[6]。科技部投资和热科院投资到底形成了多少资产、多少成果,需要结合科技部已经投入支持国家工程中心建设的中心一期项目、中心二期项目和每年工程中心运转经费进行统计和评估,明确各个项目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这需要各个研究所的财务部门提供详实的资金使用明细,然后结合取得的具体数据来分析项目资金实际投入到哪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例如,如果资金投入用来科研开发,就需要具体分析投入了多少资金作为研发经费、研发是否取得成果、科研成果是否成功完成了转化等具体问题,明确投入项目资金是否能够盈利;如果不能盈利,本金是否可以收回等等。总而言之,要通过评估来明确项目资金的投入、产出的实际状况,为将来工程中心的项目经费使用明确资金投入方向,通过评估停止给缺乏投资价值的研究课题和任务继续投入资金,把项目资金投入到真正有可行性、创新性、竞争力、可以成功转化和有市场前景的研究课题和任务上。

3 小结

国家重要热带农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确定了“立足海南,服务全国热区,走向世界热区”的战略布局,围绕橡胶、香蕉、菠萝、香草兰和胡椒等重要热带作物,在开展重大创新的工程技术研发、集成和转化过程中,构建热作工程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热作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其设立宗旨旨在实现科研-开发-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

其组建的目的在于:调整现行农业科技体系中的资源配置,强化工程化研究开发这一薄弱环节,加强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研究与开发分散重复、科研与生产之间“断层”的问题,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架起坚实的桥梁,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增强重要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重大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

综上所述,国家工程中心发展到正式运行时期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需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赵玉龙,张 剑. 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发展现状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05):455-457.

[2] 汪 涛,张小珍,汪樟发.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协调状况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9):44-50.

[3] 吴承春,秦长平. 新形势下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发展之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09(02):36-38.

[4] 曹煜中,王发明.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J]. 技术经济,2008(02):22-25.

[5] 熊秋芳,傅廷栋. 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68-74.

[6] 赵兰香,李文东,李昌群. 我国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87-92.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探讨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油田企业清洁生产初探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如何构建以财务预算为轴心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