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实践

2014-11-24 09:43钱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6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实践

钱薇

【内容摘要】该文结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从这两方面探讨了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实践“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以人为本 教育思想 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贯彻落实这一思想,笔者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就此作了持续的探索与实践。

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新课标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不断实践听说读写的过程,又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人文熏陶感染、提高审美情趣的过程。

1.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学会做人的教育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必须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学会做人的教育。

例如,教材第六册第四课《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描述了我国女子优秀体操队员桑兰在遭受意外事故后,怎样在瘫痪在床的情况下,坚强地面对一切;怎样在医生的指导下克服困难和痛苦坚持做康复运动,最终能穿衣吃饭,生活自理,并在2008年成为我国的“申奥形象大使”,虽然行动不便,但仍然微笑着面对一切,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敬佩。这篇课文选材新颖,联系我国2008奥运会,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了桑兰的真人真事和国家的重大事件,而且教育同学们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如何自强不息,永不退缩。笔者结合课文的学习,以“我向桑兰学什么”为主题,引导学生谈谈感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桑兰的为人相比较,让同学们自由地畅谈自己的体会,把学习语文与学会做人相结合。

2.在语文实践中融入情感感染的熏陶

传统语文教育过度重视工具性,如:过度强调字词句章的分析,这个字和哪个字相呼应,过渡句是哪句,中心句在哪里,文章分几段,用什么修辞方法等,以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代替学生的自主实践,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一篇篇生动具体的,充满情感力量和丰富思想内涵的作品就这样被宰割得支离破碎。

新课标的实施,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学习过程的愉悦创造了条件。名著欣赏和诗词背诵活动,使学生从语文学习闭塞的环境中解围出来,进入浩瀚的语言文化开放世界;从老师填鸭式的枯燥讲解,强制性的呆板训练中解脱出来,步入自我感悟,自我体验的自由王国。诵读欣赏,口语竞赛,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搭建了展示风采,自我锻造,自由发展的舞台。风光秀丽的白羊山,清幽幽的胶河水成了学生欣赏自然、放飞诗情的理想场所。一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过去老师上课除了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讲解外,就是让我们翻来覆去的背课本上的那几首诗词。现在好了,我们可以放开胆子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尽情背诵唐诗宋词,写作文可以自由命题抒写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名暂时差生也认为:“以前无论怎样努力,老师总是以有色眼镜看待我们,感到很灰心。现在老师总把适合我们回答的问题留给我们,我们也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了。”

3.在感受体验中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是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具体体现。传统语文教学以应试为目标,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活动,阻碍了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除了知识与技能外,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和在感受体验中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发言,在学生的观点与老师不一致时,首先加以肯定:“你的想象力很丰富,说得很不错。”必要时可利用课堂新的生成引导讨论:“下面还有谁再提出其他不同的想法。”这样,语文学习就不再会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也不再会沉闷无趣,这不仅为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引导学生在感受体验中培养丰盈的情感,丰硕的思想,自由的心灵,坚韧的意志等素养,在师生的平等对话和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张扬生命意志和激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下面以《太阳》一课的教学节录为例谈谈贯彻这一理念的体会。

【案例】《太阳》一课的教学节录

上课开始,运用自读、齐读和默读让学生读三遍课文。接着请学生说说读明白了什么,并让发言者把内容简要地写在黑板上,十多个学生写了大半黑板。接下来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语序。

师:如果大家不看课本,就看写在黑板上的这些内容,你们能将这篇课文的故事讲清楚吗?

生:不能,因为没有次序,东一句,西一句。

师:对,要说明一种事物,就得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那么,谁能参照课文的顺序,给黑板上的这么多条内容标上序号?

生再读书,思考,十多位学生又走上讲台,依据课本给内容排序。

师:现在标上了序号,就按这顺序大家能读明白吗?

生的意见有了分歧,持否定意见的学生说不清“仍然读不明白”的原因。

师及时点拨:②③④条好像三个士兵,他们有一个班长,那就是①。可见除了顺序外,还得有个层次。

生:哦!刚才标了顺序后仍然看不明白,就是因为没有看清内容间的层次关系。

师:黑板上的这些条目中,藏着好几个“班长”,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很快又找到了其余几个“班长”。

师:我们刚才找到的四个班长一般“高”吗?

生:班长的前面还应有个“排长”。

师:那你就给这个“排长”起个“名字”吧!

生:太阳的特点、太阳的情况、太阳的知识、太阳的奥秘等。

师:这是太阳所有的情况吗?

生:是基本情况。

师:原来的一二三班现在有了个“排长”,那原来的第四条怎么办?

生:也应升为排长。

师:这样的话,课题《太阳》该是什么“长”?

生:连长。

【反思】该课就课文大意的概括和“言之有序”知识的感悟,充分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思想。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努力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勤于思考、积极发言。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实现自主建构。主要有如下体会:

1.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

作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首要的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努力学习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在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法水平,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实践活动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在对人文精神的感悟、对情感态度的体验中让学生得到五个解放:“解放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解放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放手”,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习得真知;“解放嘴”,让学生在交际质疑中培养问题意识;“解放时空”,给学生减负,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社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正确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过程、方法、评价都有自觉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其关键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倡导在自主、自悟基础上的多样化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还能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探究学习是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综合性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注重于实践的过程与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态度,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平台,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精心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充分利用课堂新生成的教学资源,在实践“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将“以人为本”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而这一思想的贯彻落实要靠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即要积极实践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倪文锦.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滨海园区东余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实践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