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pGISK9平台下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建库探讨

2014-11-24 12:29喻圣博邹自力侯磊磊
江西测绘 2014年2期
关键词:南城县底图建库

喻圣博 邹自力 侯磊磊 刘 剑

(1.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2.南城县国土资源局 江西南城 344700)

通过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是保障中国13亿人口的“饭碗田”。通过全面掌握基本农田的位置、范围、面积、地类、质量等现状,从而调整优化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和环境,确保基本农田数量,提升基本农田质量,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机制,适应一张图建设的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1][2]。

1 研究区概况

南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县境东邻资溪、黎川两县,南与南丰交界,西接宜黄、临川两县,北与金溪相连,县境范围为东经116°24′—116°57′、北纬27°18′—27°47′,全县土地面积171247.47公顷,南北最大距离为56公里,东西最大距离为58公里。地处武夷山西翼地带,境内丘陵起伏,山峦连绵,地势大致为东西高南北低。中部是中间宽,南北狭的抚河及支流冲淤的河谷小平原;山地分布在东西两侧边缘,并自东西两侧依南北轴并自南至北渐次徐徐倾斜形成丘陵;盱江及黎滩河分别自西南、东南流入县内,在县城附近汇合入抚河,自南向北贯穿县境内入临川,金溪两县。

2 项目区基本农田建库技术方法

2.1 资料收集与处理

南城县基本农田建库数据以最近一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为基础,由于修编成果数据是以2010年二调底图数据为基准,而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要求此次基本农田建库要以2011年二调数据为准,所以必须将2010年的规划修编成果中的基本农田规划要素提取出来,在坐标对应的情况下(标准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高斯克吕格3°带投影),然后利用MapGIS6.7的建库系统,将基本农田规划要素,利用建库系统中的根据文件赋属性(根据空间位置赋属性)功能,将其赋入2011年二调的耕地图层中,确定基本农田初划地块(JBNTCHDK.WP)。

2.2 调整基本农田初划地块

根据外业调查的地方意愿,对初划基本农田地块进行调整,并按照规划要求、坡度要求、质量要求对调整地块进行审核,确定调整基本农田初划地块(QDJBNTCHDK.WP)

2.3 基于MapGIS K9 平台下建库系统的操作流程

图1 永久性基本农田建库流程

3 关于项目区数据库的几点思考

3.1 基本农田初划地块底图的确定

由于此次江西省基本农田划定要求以2011年二调变更数据库为基础,并充分利用最新一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2010年二调变更数据为底图)成果。所以初划地块底图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直接利用2011年二调变更数据库中的JBNTBHTB.WP 为初划底图。不过由于二调变更数据的操作在时间上的固定性(每年年底),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 (每个区域根据其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规划修编以及修编的时间),再加之一些人为性因素,就极有可能导致变更数据库中的JBNTBHTB.WP 并非为最近一期的修编成果。比如,抚州市2011年年底乡镇规划和二调变更同时完成,也就是说二调变更并非在乡镇规划结束后再开始,这就导致抚州市各个县2011年的二调变更数据库中的JBNTBHTB.WP 并非是2011年乡镇规划修编成果。

第二种方法∶在最新的修编成果中将基本农田图斑提取出来,然后利用其根据空间位置赋属性,将基本农田属性字段赋入2011年的耕地图层中。不过由于2011年的耕地图层和2010年耕地图层的并非完全一致,再加之基本农田图斑在规划修编的过程中本身就已破(分割)图斑,所以在技术处理过程中,以2011年二调数据为底图的基本农田图斑和最新规划修编成果的基本农田图斑有些微小差别。

考虑到两种方法的利弊,以及根据抚州市的实际情况,南城县项目区采用上述的第二种方法确定基本农田初划底图。

3.2 基本农田质量等级的控制

基本农田的质量等级是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中的利用等别(省级指数)属性字段来确定的。由于基本农田图斑和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不完全套合性,所以基本农田质量等级的确定,一般而言也有处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数据库外部处理。利用ArcGIS工具箱中spital join 命令的Closet 功能将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中的相关属性字段赋入基本农田图斑中,然后导出其MDB,在MDB中利用其相关公式将省级指数转化为国家级指数,然后利用ArcGIS的Join(属性挂接)功能将转化后的国家级指数挂接到基本农田图斑中。

第二种方法∶ 在数据库内部处理。在基于MapGIS K9 平台下的建库软件中处理,见图2。

图2 数据库内部质量信息操作流程

第一种方法 (在数据库外部处理)的理论依据是,若B图(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某图斑落在A图(基本农田图斑)某图斑中或者与A图某图斑相交,则直接赋入A图该图斑的质量信息;若B图某图斑与A图多个图斑相交,则赋入A图相交图斑中面积最大的图斑质量信息;若B图某图斑与A图所有图斑均不相交,则赋入两图叠加后距B图该图斑最近的A图某图斑的质量信息。第二种方法(在数据库内部处理)的理论依据是在第一种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稍加改动∶若B图某图斑与A图多个图斑相交,则按照B图每个图斑与A图相交的面积所占A图图斑的大小计算其加权,运用加权平均值计算A图图斑的质量信息,并取整数[3]。

考虑到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贴近此次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的理论依据,所以南城县项目区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质量信息的处理。

3.3 永久性基本农田规划指标(乡镇级)与总规划修编成果指标的衔接

由于最近一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经过评审,其中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法律效应,不得随意更改。而此次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在参照地方意愿的基础上对初划基本农田保护地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如南城县的建昌镇和天井源乡,由于南城县第四工业园区的位置确定在了天井源乡。经计算,需在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再次调出75.05公顷的基本农田,才能满足其实际需求。同时在建昌镇建立麻姑山旅游风景名胜区,同样需在建昌镇再次调出216.34公顷的基本农田。而天井源乡与建昌镇的一般可调入耕地并不能弥补此次基本农田的调出数量,所以需在别的乡镇(株良镇,里塔镇和沙洲镇)进行补划,从而达到上级下达的南城县县级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考虑其实际情况,并与南城县国土资源局进行协商,将此次调整幅度较大的5个乡镇(天井源乡,建昌镇,株良镇,里塔镇和沙洲镇)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在规划修编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微调,使其与实际相符,其他的7个乡镇继续沿用规划修编中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南城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与土地规划下达面积是衔接的,面积没有减少。

4 结论

此次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是国家站在其战略高度上部署的国家性项目,是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的有力保障。为了对基本农田进行更好的管理,对每个项目区建立数据库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我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根据其每个省、市的具体情况严格操作,使国家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惠及于民。

[1]汤思洋,雷国平,张慧,徐博,丁润超.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1):173-174.

[2]TD/T1032-20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S].

[3]TD/T1019-2009,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S].

猜你喜欢
南城县底图建库
一种基于实际GIS底图的精准计费方式探究
南城县关工委牵手工商联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科研院所底图管理模式转型研究
画春天
面向建库与制图一体化的规则研究
基于GIS平台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合理性修正
不同早稻新品种在南城县的展示表现差异
中文期刊回溯建库的实践与思考——以贵州省图书馆为例
企业底图档案的归档管理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数据库建库流程:以西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