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探索

2014-11-24 05:40孙菲SUNFei林向义LINXiangyi韦小兵WEIXiaobing崔明新CUIMingxin赵森ZHAOSen高翠娟GAOCuijuan
价值工程 2014年33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校企协同

孙菲SUN Fei;林向义LIN Xiang-yi;韦小兵WEI Xiao-bing;崔明新CUI Ming-xin;赵森ZHAO Sen;高翠娟GAO Cui-juan

(①东北石油大学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大庆 163318;②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物业管理一公司供热指挥中心,大庆 163000)

(①Institute of Petroleum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163318,China;②Heating Command Center of No.1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of the Service Department of Daqing Oilfield,Daqing 163000,China)

0 引言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1]。高校与企业通过合作可以综合双方在技术、设备、人才、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互补,双方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拓展出更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因此高校校企协同创新将成为促进地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又一动力,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高校和企业进行调查,探索构建适合黑龙江省高校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

目前,黑龙江省高校按照我国高等院校分类标准共分为五个类别,分别为:985 院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211 院校,如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央部属本科院校,如东北林业大学;省属本科院校,如东北石油大学、哈尔师范大学等;高职(高专)院校,如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大庆职业学院等。本文将根据按照各类别高校自身实际情况,探索构建黑龙江省高校与企业间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

1 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

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即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推动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结合,建立起的协同创新模式,从而带动和推进“211 工程”和“985 工程”成果的进一步发展。

就拿哈尔滨工业大学来说,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和国外的一些先进高校和机构各式各样的合作,积极的开展一些国际合作,比如工程师跨国企业实习、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国际化课程、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如此一来,高校不仅提高了自身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也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工程创新人才[2]。

2 区域协同创新

区域协同创新是结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高校与自身所在区域内的政府机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促进科技资源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放。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促进高校学科交叉型、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3]。

哈尔滨师范大学是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它通过面向区域发展、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教结合,着力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大大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并且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三步走”发展战略协同创新

黑龙经省普通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体系发展方向,加大校内学科、人才的协同,发挥多学科优势,提高集成创新能力[3]。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十二五”以来,紧紧围绕黑龙江的发展需要,着力实施校内学科、实验平台和人才的整合,努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奋力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第一步,基础准备期。全面探索研究性教学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规模1200 人以上;全校教师博士化率40%以上;年度科研经费力争达1 亿元。第二步,初步建成期。研究性教学成为主流人才培养模式;全日制研究生在校规模超过在校生总规模的10%;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和工程学院建成教学研究型学院;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突破。第三步,全面建成期。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进入省属院校前列;全部学院基本建成教学研究型学院;在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服务垦区和大庆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力量。在该校“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中,确立了高校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需求,坚持了人才培养共建。

4 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协同创新

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协同创新模式就是高校依托一些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优势学科,把行业的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针对一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组织所有优势力量进行攻关,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从而探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大力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高校要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新机制。

以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为例,原哈尔滨德强专修学院与原黑龙江商学院(现哈尔滨商业大学)合作办学,成立了黑龙江商学院哈尔滨商务学院(现哈尔滨商业大学德强商务学院),2004 年10 月,通过黑龙江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得到了“办学理念清晰,办学方向明确,机制合理,办学条件完全达到国家所规定标准”的赞誉。同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本科独立学院,是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适用、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

[1]李杰.秦皇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12:1.

[2]张水潮.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系统及其旋进策略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6):231-235.

[3]牟光庆.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3(2):55-56.

[4]邓卫.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J].思想教育研究,2011(5):3-5.

[5]杨彩莲,蔡慧孟.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153-154.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校企协同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