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红色文化利用开发探析

2014-11-24 05:40魏自涛WEIZitao
价值工程 2014年33期
关键词:咸宁遗址红色

魏自涛WEI Zi-tao

(湖北科技学院思想理论部,咸宁 437100)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 437100,China)

0 引言

红色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引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中凝结而成的文化现象。红色文化具有教育价值。红色文化内容丰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用鲜活的历史告诉人们,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一个人对祖国爱得越深,历史的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红色文化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剥削与压迫、谋求独立解放、实现民族繁荣幸福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的优秀民族精神,表现了中华儿女为了建立理想社会制度而敢于牺牲的崇高品质。

红色文化中蕴含有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等,这些又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红色文化作为我们特有的文化现象,本身就具有中国特色品牌价值,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能让人们在追寻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既能感悟历史、缅怀先烈,又能形成以红色文化品牌为龙头的核心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及相关的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1 咸宁红色文化的类型

红色文化具有地域性,咸宁地处幕阜山脉,是一块红色土地。咸宁的红色文化大体上有三类:

1.1 遗址 主要是指革命战争遗址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活动遗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汀泗桥战役,是整个北伐战争史上最辉煌、最关键的一仗。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包括纪念碑、汀泗桥之战陈列馆、烈士陵园纪念亭、北洋军阀吴佩孚在汀泗铁路桥头修筑的碉堡遗址、叶挺独立团曾驻扎过的竹厂街营部连部旧址、叶挺指挥所等。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 纪念场所 主要有陵园和纪念馆。陵园是为了纪念在某事件中有着威望或有一定贡献人物而设的墓地。其地理位置一般位于市区外延或近郊,占地面积较大。纪念馆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纪念地,大都保存有革命先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用品,以及能够印证深远历史价值的为物品和遗迹等,给后来人以直观深刻的印象,使后人能够睹物思人,更真实地了解影响深远的革命历史。咸宁的纪念场所的代表要首通城罗荣桓纪念馆暨湘鄂赣黄袍苏区烈士陵园。

1.3 名人故居 故居是一些仁人志士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那些被人们所敬仰的革命领袖、思想家等人物的活动和事迹,是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故居内的摆设大都保持着原来的风格,后人可以从中真实地感受到那些名人的生活习惯,联想到他们叱咤风云的一生。红色名人充分反映了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流价值取向,能够引起人们思想的共鸣,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咸宁的名人故居中影响较大则是共和国第一任监察部部长,也是第一位女部长,同时还是歌剧《洪湖赤卫队》主人公韩英的原型之一的钱瑛故居。

1.4 红色武装 在咸宁这块红色土地上,先后创建、发展、壮大了红三师、红八军、红十二军、红十七军、红三军团等中国工农红军;诞生了赵国泰、程广文、殷承祯、王平、阮贤榜、阮汉清、梅盛伟、贺俊侦、阮邦和等一大批开国将军。

2 开发利用咸宁红色文化的措施

2010年,咸宁市相关部门对全市红色文化进行了一次普查,确认共有127处。咸宁的红色文化数量较多,分布广泛,但地处偏僻,大多在山区,交通不便,处于“多而无名,有而不精”的境地。百余处遗址中,保存完好或较好的遗址占总数的35%,有22处已被列入国家级和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总体上看,人们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够、开发利用率较低。已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放参观的遗址,大多是烈士墓和烈士园陵,一般只有逢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才有人前来参观瞻仰。其他未被利用的遗址,或因损毁严重、遗迹难寻,或因缺乏宣传、鲜为人知。

2.1 统筹规划,综合利用 根据咸宁市红色文化的现状,尽快制定全面、科学、周密的开发建设规划,着眼于构建“红色文化”保护体系,就各类遗址的维护修缮,文物的收集整理、研究考证,以及周边环境、道路交通的规范整治做出统筹安排。可将遗址的管理保护统一划归民政部门,由所在地乡镇和党史部门配合支持,对遗址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制定修缮、保护工作计划。建立专项保护制度,设立维修、保护专项经费,强化管理保护手段,落实管理保护措施。要注重把红色文化同咸宁历史文化、乡村民俗风情、绿色生态相结合,将红色文化的开发融入到当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之中,与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相结合,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注重将瞻仰教育与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相联合,做到统筹规划,突出特色,使咸宁既有青山绿水,又有红色文化。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培植品牌,提升咸宁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欣赏价值和教育功能,使红色文化在维护保护中得到利用,在开发利用中得到更好地保护。既保证红色文化的存史、育人功能永葆活力,又充分激发它们的市场潜质,活跃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2 培养队伍,提升素质 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现代科技的进步,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紧密结合已成为一种时代趋势,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更为深入地用于文化产品的开发与传播,管理者和经营者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越来越专门化,这就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批有知识、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优秀人才。为此,要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工作队伍的思想建设。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快培养出一批事业心强、专业技能熟悉、有创新精神的红色文化开发利用方面的管理人员和服务队伍,组建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研究人员的研发队伍,加快理论研究的步伐,为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2.3 以人为本,传承创新 创新是进步的不竭动力。在开发利用红色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内容创新、机制创新、形式创新,以达到教育人、培养人,服务于社会生活的进步与和谐这一根本目的。要根据受众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以获取最佳的效果。面对青少年群体,就要考虑他们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开发利用中除了进一步挖掘其主题,选择青少年容易理解、易于接受的因素加以提练、升华外;还要开发设计出既具有时代特点,又有感染力、吸引力、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作品去满足其需求。面对成人,为了加深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感受崇高的精神,可以开发一些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项目或举办一些红色主题活动,让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以人为本最直接的体现。

[1]刘琨.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和品牌效益研究[J].人民论坛,2012(2):78-79.

[2]梁会兰,戴如莲.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72-174.

[3]娄海波,王红英.创新红色文化助推经济发展[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12).

猜你喜欢
咸宁遗址红色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红色是什么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