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油料作业过程中人员安全管理的思考

2014-11-24 05:40傅柏翔FUBaixiang
价值工程 2014年33期
关键词:油料预案事故

傅柏翔FU Bai-xiang

(海军总医院,北京 100048)

(Navy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048,China)

1 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

1.1 思想觉悟不高 在安全管理中,思想觉悟表现为单位和人的责任心和负责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对待工作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应有的安全措施没有采用,相应的保护规程没有执行,导致事故发生。

1.2 部分人员知识水平低 人的知识水平决定于人的受教育情况、实际工作经历。一些人员特别是新上岗人员的知识水平偏低,对油料的危险特性不清楚,对油料作业各项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不了解或不熟悉,特别是他们缺乏安全知识,容易出现盲目操作或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比如,一些人由于不知道丝绸能产生大量静电,因此他们认为在加油管口、加油枪上加装的绸丝套的层数越多越能保证油品的质量;他们在强调抗静电添加剂有消除静电作用的同时,又认为防静电接地可有可无;他们对安全标志的含义不了解,不能领会其中特定的安全信息;由于不了解发动机是点火源,用发动机油泵灌装汽油检修时,引发严重事故。

1.3 工作作风不过硬 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能够尽量减少发生差错或引发事故。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领导对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不严,作风松懈,容易引发事故。如在一些单位,虽然立了各种安全章程,但平时只是挂在墙上,不宣传,不教育,不监督,只有上级检查时和领导在时才正正规规,检查完毕或领导一走就我行我素,把规章制度抛到脑后,使章程流于形式。而有的单位立了安全章程,但监督检查管理措施不到位,甚至未采取措施,出了问题又赏罚不明,造成有的保障人员放松警惕,违反安全规章操作,从而引发事故。

1.4 人体功能的影响 人体的视、听、嗅、味、触五大功能,以及脑的综合分析判断和记忆能力等,是人进行生产、作业和工作的基本功能,但这些功能是有限度的,随着操作人员个体的不同,也是有差异的。当预定的工作目标要求超出保障人员的人体功能极限或受外界干扰使人体功能满足不了客观需要时,就容易产生功能性失误。

1.5 个人经验不丰富 个人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大大丰富了人的学识水平,尤其是丰富了对一些意外事件、事故的应变能力。个人经验并不一定要亲身经历事故,是可以通过对以往发生的事故进行总结,学习来积累的。然而,大部分保障人员特别是一些战士入伍时间不长,且入伍前大多在学校读书,未参加过相应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油料保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而其中一些人平时又不认真观察、不虚心向别人学习,积累的工作经验较少。一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就会不知所措,手忙脚乱,从而引发事故或使事故损失扩大。

2 建立人员安全管理体系

2.1 完善安全教育机制,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在油料保障过程中,应利用各种形式,各单位采取措施针对不同对象,制定具体的安全教育内容,强化安全意识,全面提高保障人员素质,使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自觉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和各项法令,法规,制度,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2.2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纠正人员不安全行为 在油料保障过程中,应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方法有下面几种:①根据岗位分工情况,参照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不安全行为分类和有关安全管理法规,制定各岗位安全检查表,找出保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不安全行为,或发现其他缺陷。②由单位安全委员会组成检查小组来进行巡回检查,通过检查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时找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发现安全规程中的缺陷以及设备设施的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③互相检查,充分发动群众参加与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督促保障人员提高对安全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帮助作业人员找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使之自觉地改正。

2.3 改善工作条件,消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一般采取以下措施:修订不准确操作规程,改进操作方法;应用人机工程学理论设计油库设备设施以及其他装置。使设备设施适应人的特性,人机系统更协调,减少错误发生;采取强近通风和自然通风等措施,降低作业场所湿度、温度以及油气浓度;采取隔声措施,减轻噪音对人的干扰;合理布置作业场所的照明设备,减少人的失误等;采取必要的防护装置。

2.4 合理使用安全标志,杜绝人员不安全行为 在油料保障过程中,为了使人员对周围存在的不安全环境、设备引起注意,提高对不安全因素的警惕,预防事故发生,常涂有醒目的安全标志表达安全信号。从而使作业人员在进入场所前、工作中都能观察到,时刻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2.5 运用生物节律理论,减少人员不安全行为 多年以来,医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人的体力、情绪、智力三个表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以一定的周期和生物节律循环变化的。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油料保障人员也是人,他们也要遵循这种循环变化,这是自然规律,是无法改变的。管理人员应想方设法掌握此规律,并采用合理的方法消除其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

2.6 建立保障人员间良好的人际关系,防止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 在油料保障过程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保障人员与人员、人员与领导之间的相互关系。人际关系对于防止事故,提高油料保障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2.7 加强劳动保护,保证人员健康安全 在油料保障过程中,因工作需要,保障人员经常出入爆炸危险场所,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工作在噪声环境中。这些人员在工作中或者工作时间长了,极有可能发生人身危险、职业病或中毒事故。为保护油料保障人员的安全健康和减少事故,各级油料部门应研究劳动保护的特殊规律,找到劳动保护的重点、难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8 组织有关人员制定预案,减少事故损失 俗话说,有备无患。因此,在油料保障过程中,各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制定针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如消防预案、跑油处置预案、防空袭预案等。只有事先有准备,才能在突发事件中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组织、有秩序地实施救援行动,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降低事件造成的危害,减小危险事件的损失。

在油料保障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相应的安全预案也必须由各部门若干人员成立编制组才行。经验表明,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编制的预案是没有用的。因为在事故处理处置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信任、协调和合作,他们谁应该为某一行动负责,谁有能力进行某一行动,这些只能选择通过密切的交流才能获得,各部门多个人员在一起编制和更新安全预案为突发事故处理者提供了重要机会。因此,在选择预案编制人员时,一方面尽可能使得每一个成员的编制任务与日常工作相近,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人员的代表性、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及编制小组的权威性。如:制定战时安全预案时,还要包括所在区域专门负责防卫任务的部队相关人员。在开展编写工作前,编写人员要收集相关资料,如原有预案、有关规范、规则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油料保障单位的资源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进行评估。

[1]赵勇.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科技资讯,2008(32).

[2]张学东.浅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1).

[3]郝永梅,章昌顺.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0(03).

猜你喜欢
油料预案事故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学中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小恍惚 大事故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基于广义最大覆盖模型的油料保障力量动员研究
精确化油料保障模式研究
空中进攻战役油料协同保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