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区域医药产业的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2014-11-25 02:15陈双秀李恬王传珂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31期
关键词:药学实训岗位

陈双秀 李恬 王传珂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这是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实践教学则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因素,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1-3]。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医药行业GMP、GSP、GLP等管理规范的实施,医药企业对药学人才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更高,实践教学对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目前高职药学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4]。我国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医药行业产业是一个特殊领域,具有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高职院校难以建设真正意义上的药学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二是药学专业涵盖了药品生产、流通和服务三个领域,涉及职业岗位多,实践教学顾此失彼;三是政府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有待完善,医药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有待提高。阻碍了高职药学专业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依托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对接生物医药行业,研究、设计和建设服务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职药学特色专业“宽基础、活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推进药学特色专业的建设。

1 区域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湖南省规模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404.5亿元,主营业务销售收入366亿元,工业增加值122.3亿元,利税42.8亿元,年均增长31.4%。目前,我省医药产业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岳阳市生物医药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制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药物包装材料及药用辅料等为主的产业群,现有规模企业51家,总产值达60亿元。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基层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县/区/镇或社区医院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全市基层医院达348家,但大多缺少专业的药学人才,通过正规学校培养的药学专业人才不足30%,基层医院不足10%,很多从业人员尚未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按照岳阳市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未来十年全市医药企业每年将需要新增800人左右,县/区/镇/社区医院每年将新增药学服务工作人员约260人,生物医药行业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及培训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

2 四方联动,组建产学研联盟,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由地方政府主导,医药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联盟由理事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及秘书处组成,秘书处在本院。签订了联盟协议,制定了联盟章程,协议和章程中明确规定了联盟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参与,以契约关系和项目建设为纽带,围绕战略性产业的关键技术进行协同创新的利益共同体。联盟内生物医药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共同参与联盟成员中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开发、师资队伍的培养、实训大纲的编写等,鼓励企业为联盟中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和培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则在相关政策如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对于科研项目、教学项目和培训项目建设,签约各方根据各自在项目合作中的贡献大小,合理分配项目所取得的知识产权等利益。因此,通过组建联盟,既整合了资源又实现了互惠互利,明显提高了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在师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管理等方面能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3 依托联盟,对接区域医药产业,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宽基础、活模块”模式借鉴了德国双元制、英国CBET(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等国外职教模式[5],依据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学生个体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构建的职教新模式。通过借鉴该模式,依托联盟,依据区域医药产业发展现状,构建药学专业“宽基础、活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宽基础”是按现代医药行业产业职业技术岗位要求,所设课程实训不是针对药学专业单一专业方向,而是针对药品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技能和素养,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药学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着眼于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获得较宽厚的专业基本技能和模块化的专项技能后,通过综合技能实训强化专项技能,在顶岗实习阶段先进行药学三领域的宽基础技能实习,再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进行专项技能的强化训练,为毕业后就业做准备;“活模块”是以药学专业某一专业方向技能训练为核心设计的适应药学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实践教学单元。该模式结合了区域医药行业产业的特点,依据医药市场需求和学生个人能力、兴趣及个性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拓宽专业基础,选择不同专业方向模块强化训练专业专项技能。

3.1 创新“三模块、四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根据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定位[6],依据区域医药产业发展现状,校内专任教师与联盟内企业专家共同开展对药学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和药学专业三领域实际工作流程,遴选源于工作岗位项目,明确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药学服务三领域职业岗位群具体工作任务,提炼药学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国家和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遴选试验实训内容,开发源于真实工作任务实训项目,将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药品生产与检验、药品流通和药学服务三模块和基本技能学习、专业专项技能学习、综合技能实训及顶岗实习四阶段[7]。

3.2 构建模块化师资培训教学体系,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根据药品生产、药品流通和药学服务三大领域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要求,把师资培训教学体系分为专业实践能力模块(下分药品生产与检验、药品流通和药学服务三项目)、专业教学能力模块(下分市场调研、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组织设计和制定考核评价方案五项目),构建“两模块、八项目”的师资培训教学体系。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教学观摩、实践技术培训和实践技能竞赛等教学活动,加强专兼职教师的教学交流;组织专兼职教师开展专业技能课说课、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践教学等多种竞赛,提高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4 对接区域医药产业,实施三阶段实践教学流程,强化实践技能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生涯规划,依托联盟,采用“岗位体验→岗位演练→岗位实战”三阶段实训教学流程实施实践教学。

岗位体验主要是在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模拟生产和在联盟内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际生产场景进行参观学习,了解药学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以便了解将来的专业课程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

岗位演练是让学生在校内外基地中轮岗实训,通过职业岗位的模拟和真实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药学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能和了解药学专业三领域不同行业企业文化,并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岗位实战是让学生学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顶岗生产实习,依据药学专业三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试行“3331”(三阶段、三导师、三领域和一定向)式顶岗实习模式。三阶段即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在实习前校企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综合实训;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先分别在三领域(药品生产领域、药品流通领域、药学服务领域)实习10周,在依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兴趣选择一领域进行定向实习10周即一定向(职业选择定向),以备在实习完后选择该领域就业。在实习过程中实施三导师(学校专业老师、企业现场指导老师、学生辅导员)制管理[8],全过程监控,优化顶岗实习教学计划、评价标准、管理制度和文件,形成高效、规范的高职教育药学专业“3331”式顶岗实习模式。

5 对接区域医药产业,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做合一

随着医药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尝试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文献较多[9-11]。本院药学专业借助联盟内企业的师资和场地,实习实训教学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完成,采用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先按课程实训项目进行单项实训,再将同一模块中不同课程的项目实训任务进行整合,开展综合实训,实现真正意义的教学做合一。

如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的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环节,教师按基于工作过程的“提出任务、明确目标、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检查结果、评价总结”展开教学,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学生经过多次循环,获得物化的成果,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单项实训项目完成后,再设计综合实训项目如维生素C的合成、制备和分析检验实训项目,按上述步骤开展综合实训。学生利用自己合成的维生素C制备维生素C片,再将自制的维生素C片进行分析检验,与市售标准品进行比较,寻找自制药品和标准品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原因。经过试行,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了成就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如自制的药品和标准品比较差别在哪?原因在哪?等),主动查找资料寻找答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6 对接区域医药产业,创新实践教学评价方式,创新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应有所区别,但总体应遵循全面、科学、可操作和动态性原则[12-13]。本院通过成立督导、校内外专家和实习学生共同组成的实践教学考核工作小组,参照医药行业企业生产工作标准和医药行业产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湖南省药学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制定实践教学教师考核评定表和实训教学效果学生测评表,从试验教学、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三个角度评价实践教学质量,学生顶岗实习评价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学生、带教老师和实习单位主管部门,实时评价主要依托与联盟内企业的契约关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通过药学会网站实现。形成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和校内外专家评价三维立体评价体系。

[1]李海宗,冯旭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的作用与实现[J].中国高教研究,2010,19(3):92-93.

[2]黄泽钧.论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97(3):155-157.

[3]李文龙.高职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2(17):42-44.

[4]李春英,姜海霞,褚晓杰,等.“一校多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0(19):97-99.

[5]邹立君,李艳.高职课程建设中运用集群式模块课程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28):32-33.

[6]周如俊.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综述研究: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J].职教论坛,2014,30(3):77-81.

[7]马健美.高职商务英语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8):87-89.

[8]李众宜.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角度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0(4):166-168.

[9]李丽.紧密结合临床的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93-94.

[10]孙艳,刘继鑫,姚淑娟,等.开展“问题式教学法”促进实验教学发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97-98.

[11]何弘水,尹丽,王永和,等.本校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医学创新,2011,8(7):175-176.

[12]冯燕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8):34-36.

[13]张菊芳,沈秀,杨殷伟.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72-175.

猜你喜欢
药学实训岗位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