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绕城高速公路下穿高铁南站保通方案探讨

2014-11-25 03:03王晓明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安徽建筑 2014年2期
关键词:绕城小西匝道

王晓明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

1 概 述

合肥高铁南站是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和京福客专上的新建客运站,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南站房选址位置紧邻合肥绕城高速公路北侧,位于绕城高速公路小西冲枢纽与包河大道互通之间。

项目位于合肥市绕城高速公路(编号G4001)南环段小西冲互通与包河大道互通之间,是G4001和G3(京台高速)的共线段;于2009年完成四改八扩建,目前正在运营中。在本项目设计中,对结构设计和几何线形设计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加强对交通组织设计研究,以保证后续施工正常进行和交通畅通。

2 存在问题

高铁南站规划有南、北两个广场:北广场面向合肥市主城区,南广场面向滨湖新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的南广场分布在绕城高速公路两侧,为了沟通高铁站房与南广场,需对既有合肥绕城高速公路进行改建,建设高铁南站广场通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铁站房与南广场分别位于合肥绕城高速公路两侧,相互无法沟通;高铁站房距离高速公路过近。

3 解决方案

针对高铁站房与南广场无法沟通的问题,采用将高速公路下挖后在南广场设置天桥(2座车行天桥、1座人行天桥)跨越高速公路,实现沟通高铁站房与南广场的目的。

针对高铁站房距离高速公路过近的问题,通过将高速公路南移的方法解决。

图1

图2

图3

高速公路平面线位在广场段向南偏移40m,纵面下挖穿越广场,并设置3座天桥跨越高速公路。线位调整后,高铁站房外立面距离高速边缘距离达到43m,可以满足高铁站站前人流交通转换的要求。

4 保通方案

4.1 保通总体思路

综合考虑本项目在整个高速公路路网中的功能特点及整个项目建设区域的路网布局,本项目施工期间的总体保通思路为:场外充分诱导,提前分流;场内合理组织,确保安全。

图4

图5

图6

4.2 场外充分诱导,提前分流

为确保施工期间各交通流畅通安全,本次设计在整个施工期间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充分告知广大司乘人员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并在项目施工影响区域相邻的互通立交出入口的一定范围内增设相关标志标牌,将部分可绕行的交通流提前预告、诱导,驶出项目建设区域,尽可能的减小施工临时通行区的交通压力。

4.2.1 高速公路网提前分流方案

诱导驶入合肥市区方向的车辆提前驶出高速,避开施工区;通过在金寨路互通立交、包河大道互通立交、龙塘互通立交以及方兴大道互通立交提前分流;尽可能的诱导南京→合肥市西部城区以及滨湖新区的车辆从龙塘互通立交或包河大道互通立交提前驶出高速,六安→合肥市东部城区的车辆从金寨路互通立交驶出高速;诱导安庆→合肥市区的车辆尽可能的从京台高速的方兴大道互通立交驶出高速。

诱导合肥市区交通流合理选择互通立交驶入高速,避开施工区;在整个施工期间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在合适位置张贴绕行指示牌等措施,尽可能的使合肥市区往东的车辆从本项目作业影响区的以东的包河大道互通立交以及龙塘互通立交驶入高速;使合肥市区往西的车辆从本项目作业影响区的以西的金寨路互通立交驶入高速;合肥市区往南的车辆从方兴大道驶入高速。

以上措施使各项交通流尽可能的避开施工作业的临时通行区,减缓高速公路的临时交通压力,提高临时通行区的行车安全性。

4.2.2 市政路网提前分流方案

①徽州大道:徽州大道改建时,需对徽州大道改建段进行全封闭施工,过往车辆可通过祁门路、宿松路及繁华大道进行绕行,车辆行驶长度由1.8km变为5.9km。

②庐州大道:庐州大道改建时,需对庐州大道改建段进行全封闭施工,过往车辆可通过祁门路、包河大道及花园路进行绕行,车辆行驶长度由2.8km变为4.5km。

4.3 场内合理组织,确保安全

改建工程场内施工期间的保通思路为绕城高速主线半幅封闭施工半幅通行,新建临时匝道确保小西冲枢纽互通正常通行。即:①阶段Ⅰ,绕城高速南半幅(六安→南京方向半幅)封闭施工,北半幅(南京→六安方向半幅)双向通行;②阶段Ⅱ,绕城高速南半幅(六安→南京方向半幅)双向通行,北半幅(南京→六安方向半幅)封闭施工。

4.3.1 阶段Ⅰ具体步骤

①北半幅双向通行,南半幅部分施工,新建临时匝道;

②5#临时匝道建成,小西冲互通C匝道利用临时匝道通行;

③1#、2#、3#、4#临时匝道建成,小西冲互通A、D匝道上跨绕城高速匝道桥南半部施工;

④利用已建成的小西冲枢纽C匝道通行,挖除5#临时匝道,改建K32+695~K32+770段绕城高速南半幅,新建6#、7#临时匝道。

4.3.2 阶段Ⅱ具体步骤

①利用已建成的南半幅双向通行,改建K32+490~K33+120段绕城高速北半幅;

②利用已建成的6#、7#临时匝道实现A、D匝道与新建的南半幅的交通流转换,北半幅施工;

③北半幅施工完毕,恢复正常交通,拆除临时匝道。

5 临时匝道设计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小西冲枢纽互通立交畅通,通过设置1#~7#共7条临时匝道进行临时交通转换。1#、2#、3#临时匝道组成单喇叭型互通立交,且采用单喇叭A型,为京台高速各交通流提供相对较高指标的便捷服务。

6 结 语

考虑本段交通量尤其是货车交通量较大,市政道路分流难度较大。因此政府和市政公路管理部门一方面应多加利用媒体工具广泛宣传告知,为车辆获得最为便捷的进出路径;另一方面应加强此条道路平行路网的修缮和改造,尽可能分流其交通压力。

由于高速公路扩建历时较长,高速公路交通量大,道路交通拥挤情况严重,因此扩建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从交通、环境和投资等多方面综合权衡,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交通组织方案。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协调、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交通组织方案得以贯彻实施。

[1]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日本道路公团.日本高速公路设计要领几何设计、休息设施[M].交通部工程管理司,译.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

[3]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工程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绕城小西匝道
山东首套ETC匝道准自由流预交易系统正式运行
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控制系统研究
既有绕城高速公路新增互通立交方案比选与分析
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西环段项目发布二次环评公示
匝道ETC自由流解决方案及应用效果分析
郑州绕城高速公路ETC车道建设方案
浅谈匝道ETC自由流应用
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照明系统设计方案比选研究
好朋友
是我抢了你的体重,你抢了我的智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