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对策

2014-11-25 19:14李月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赤壁赋文言文语法

李月

高中阶段是学生对文言文进行系统和深入学习的阶段。要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我国文学史上名章佳句的精妙,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必须积累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和语法知识,以清楚“在说什么”,这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其次,必须重视文言文的文化性解读,以明晰 “为什么这么说”,使学生感受存在于文言文中的情感和智慧,陶冶情操。为此,文章结合高中文言文课程内容,提出具体的文言文教学对策。

一、 指导词汇、语法的归纳总结

文言文阅读难就难在其文体与今日白话文的差异,包括词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特定的句子表达形式,这些常常给学生理解文章大意造成困扰,但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虽然文言文的基础语法涉及内容繁杂,但有规律可循。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对常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进行归纳总结,以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并触类旁通,降低文言文的阅读难度。

例如,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句子的翻译至关重要,常用的有“乎、为、何、乃、若、其、者、而、也、焉、以、且”12个,但每一个词又有很多意思和用法,这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和归纳总结。以“焉”字为例,一般具有以下几种词性和含义。

1.作兼词时,有“于彼”、“于之”、“于此”之意,如《五人墓碑记》一文中的“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也有“于何”之意,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如《愚公移山》中的“且焉置土石?”

2.作代词时,常相当于“之”,如同样出自《五人墓碑记》中的“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也可译为“哪里,怎么”,如《论语》中的“割鸡焉用牛刀”。

3.常作语气词,有以下几种。

(1)用于句末,表示“了、啊、呢”。如《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相当于“也”。如《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如《石钟山记》中的“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二、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习惯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明确自身的学习难点,有利于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知识以解答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也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弥补教师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预习习惯,既要有针对性也要个性化。开始应该从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文言文入手,预习以了解文章大意,能在上课前叙述文章大意为主。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试着自己按照文章中的注释来翻译课文,并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疑惑,急需教师解惑,从而对课堂学习充满期待。该阶段教师要以鼓励和表扬学生为主,肯定学生的见解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预习积极性。随着文言文课程的深入,预习内容和要求也应该更有深度,从最初的以了解知识为主到培养学生对文章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为主,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进行归纳,与之前学过的内容建立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和记忆,并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进行评价,以此培养自学能力,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由于教学任务和时间的局限,教材中的文言文课文多是节选,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在内容和体裁上难免有所缺失和局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而,适当的课外阅读训练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尤为重要。一方面,额外的课外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文言文的有用意识。例如,学生在学习教材中的《赤壁赋》即“前赤壁赋”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知名度较小的“后赤壁赋”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通过自我阅读之后,对比两文的异同,谈论为何“前赤壁赋”更有名,以及自己更喜欢哪一篇。这样,一方面让文学知识成为学生的课后谈资,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文言文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还能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注重文言文的文化内里

新时代人们对于非物质的精神追求日益强烈,语文教学除了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知识承载。文言文的学习不能仅以考试为目的,停留在 “工具”的表层,必须深入内里,传承其间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学习文言文,语法知识只是基础,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意,目的在于学习前人的智慧和优秀品格,以有利于学生在人格上的自我完善,吸取成功经验,同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文言文的教学不能仅着眼于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忽略了文言文的文化性,丧失了文言文的美感。除了分析文章的用词造句艺术,还要注重对作者情感和时代背景的把握,以充分体会文章的感染力。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赤壁赋文言文语法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跟踪导练(二)4
苏东坡《前赤壁赋》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赤壁赋》用典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