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教育似水

2014-11-25 09:30吴永伦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做操课间操笔者

吴永伦

【案例再现】

课间操不仅能反映学生的精神风貌,同时更是体现学校形象的一面镜子,当然更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班容班貌。对本班的课间操笔者是不满意的,因为始终有少数学生姿势很不规范,不愿伸手弯腰,跳跃运动甚至都不愿意动一下。班上有一个学生,在做课间操时极不认真,不仅动作不规范,而且还与周围的同学说说笑笑,被来检查的学生会干部点了几次名。为此笔者生气了,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教育。

笔者说:“你为什么做操老是不认真?”

他回答:“你说我不认真就不认真?”

他语气强硬,眼光直视,脸拉下来,显得很不服气,极不愿意接受教育。

作为班主任,笔者有权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批评。笔者发现该学生的心态有点问题,而他是一个被经常叫到办公室进行教育的学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头疼的学生。无论是上课还是课间,他总爱讲话,自己不学习还打扰其他学生学习。连升旗仪式、集合集会他都要讲话,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清洁卫生也经常不做。班级干部经常向笔者反映他违纪的表现,科任老师也讨厌他话多。笔者不只一次和他谈话,让他写认识、写保证,叫家长协助管理,甚至处罚他,但无论怎么教育他,他都服从,从没有像这样顶撞过笔者。他是怎么了?

笔者克制住自己的脾气:“你到底接不接受老师的教育?”

“接受。”

“那你为什么是这个态度?”

“老师你伤害了我,你的话刺痛了我的心。”

笔者想起来了,在当天做课间操的时候,因为他做操不认真,笔者忍不住说了一句:“看你做操,我真的想踢你一脚,再不认真,我踢死你。”

“老师,你说‘我踢死你那句话,我听了很不舒服,心感到很痛。”

笔者恍然大悟,明白他顶撞笔者的原因了,是笔者一时冲动语言不当,伤害了他。

“对不起,老师不应该对你说那样的话。”笔者拥抱了他一下:“请你原谅我。”

他很不好意思地红着脸,表示原谅笔者,态度一下改变了。

【案例反思】

一、教师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教育者情绪化,是很常见的事,也是教育学生的大忌。教育家林格说:“控制情绪是教育者的基本功。”人在坏情绪的支配下会说出伤害人的话,做出伤害人的事。学生做操不认真,教师看了着急,然后情绪失控,说了伤害学生的话,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不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还有损教者的形象。简单粗暴是黔驴技穷的表现,暴跳如雷是懦弱无能的体现。除了湍急的水流有力量之外,看起来平静的水流更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以教育者需要控制好情绪,因为润物无声,静水流深。

二、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一切好的教育方法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作为教师,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爱可以塑造美好的心灵,爱可以诱发美好的行为,爱可以播种美好的语言。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后进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后进生也是人,更需要教师付出爱心,付出耐心。学生做操不认真,可以转变,但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三、对待学生要严格,但不是严厉

严格要求是教师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严要变坏”,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严格不是严厉。严厉,表现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严格,表现在对学生的要求上。态度严厉,是对学生不耐烦的表现;要求严格,则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反映。那种认为要严格,就必须严厉的教育方式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看似恨铁不成钢的期待,无可厚非的指责,严厉的训斥,有时会让学生与你越走越远,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哪一个人不是从不足和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呢?学生做得不好,这很正常。作为教师可以给他们指出不足,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还可以采取其他的办法。而案例中,笔者在严格要求学生的时候,摆出一副严厉的面孔,甚至声色俱厉,以迫使学生听从教育,但是难道板着面孔,大声训斥,学生就能从心灵深处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了吗?

其实严格,一样可以温柔地去表达,一样可以温和地引导。教育不是打打骂骂,不是居高临下的管制。遇到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温柔”地引导,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媒体报道,2013年南京一中高一到高三近两千名学生自发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评比——给全校38个班级的38个班主任评奖,结果发现“温柔”的教师较受欢迎。该校高三(4)班叶兵老师上榜,被评为“最温柔男班主任”。据了解,叶兵是一位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从来不严厉批评学生,总是温和地引导学生。这一评比说明学生很希望教师温和客气,不喜欢过于严厉的教师。这样的评选,能够折射出学生对班主任品质和态度的要求。

所以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师应该严格,不要严厉。”

教育家林格也认为:“严格关键在于‘格,格就是事前的契约,是要求的明确,一旦违约,须惩罚;而严厉,通常表现为一种情绪,是色厉内荏,对于孩子来说,是吓唬,是恐惧,是对其自尊的伤害。”

四、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基础

运用正确的方法批评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但是教育方法不当,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把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的基础,推心置腹地说理,鼓励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特别是对那些表现差的学生要热情关怀、多加鼓励,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向表现好的学生学习。案例中的学生做操不认真,可以改变他的方法很多,采用威胁学生,或者打骂学生的方法并非上策。人无完人,何况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用赞美和鼓励的言行来抚慰他、雕琢他,使他成为一块美玉,而对他进行轻视、嘲弄、打击、威胁甚至打骂,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只能对孩子的自信和尊严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要实现教育的目的(鹅卵石),那么教育的手段就不能是借助于暴力(锤),而应借助那些具有浸染力的工具(水)。教育的过程不能是急功近利式的对学生的激烈敲打与强制型塑(锤的打击),而应该是学生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式的感化(水的载歌载舞)。

如果说问题学生是“顽石”,那么教师就要做让“石”臻于完美的“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粗糙的石头打磨成美丽的“鹅卵石”。

遇到问题学生,每个教师都会感到头疼,但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给一些学习有困难或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贴上标签,如“笨蛋”“弱智”“捣蛋鬼”“不可救药”等等,其结果往往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理解其身上存在的不足,给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要从行为上关心他们,并积极引导他们调整人生的航道,改正错误,从而逐渐形成完美人格。

(责任编辑 袁 妮)endprint

猜你喜欢
做操课间操笔者
“盖章”
老师,别走……
“疫”样课间操
“疫”样课间操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树娃娃做操
愉快的课间操
做操
排队做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