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014-11-25 14:29王晓霓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班委会值日班长

王晓霓

一、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论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将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落实每一个人的责任,使每一个人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并且按照工作职责要求每天及时按质完成自己的任务,当出现任何问题时要及时纠正和处理。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增强企业的执行力,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资源,提高企业管理的成效。

二、为什么要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方面,“班主任的职责之一是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引用自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2009)]在现实中,班主任除了自己的学科教学外,他们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但往往由于管理方法的不科学导致事倍功半,以至于班级管理工作耗时低效。此时,若借鉴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将有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初中阶段是学生青春期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平衡,具体体现为生理的快速发育与心理的缓慢发育之间的矛盾。比如,初中生渴望独立自主,但又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与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精神和能力?如果在班级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将能给予初中生大量的机会锻炼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初中生的责任感。

三、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

企业中是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呢?百度百科中是这样归纳的:“各就各位,建立专业化的岗位职责体系;各干各事,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各考各评,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各拿各钱,建立考评结果应用体系。”

借鉴企业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办法,我们也将班级精细化管理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制定《班规》和《班级公约》,作为全班学生的行动指南

要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班主任首先要带领全班学生根据校纪校规制定好本班的《班规》和《班级公约》。《班规》的制定方式是由上至下,即班主任根据校纪校规先制定初稿,然后全班讨论修改形成,其内容比校级校规更具体一些,更符合班级的需要。《班级公约》的制定方式是由下至上,即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各制定10~20条约定,然后进行全班讨论,成稿之后由全班学生签名通过。《班规》是班级的规章制度,也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培养目标,同时是班级精神的体现。《班级公约》则是全体学生和班主任共同签订的契约,是如何发扬班级精神的具体行为参照。因此,《班级公约》的条文叙述更加具体,更加生活化,更有利于学生参照执行,而且通过签名仪式,使学生增加对各条款的认同度。在《班规》和《班级公约》形成之后,班主任就应该针对班级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建立各种体系,如岗位职责体系、目标管理体系、考评体系和考评结果应用体系等。

2. 成立常任班委会和制定日常事务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首先,成立常任班委会,制定常任班委成员表。接手一个新班级时,班主任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和爱好,然后采用班主任推荐或学生自我推荐的方式进行全班选举,推选出班级的常任班委会。常任班委会成员包括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劳动委员等。为了使全体学生和班干都清楚每一个常任班干的职责所在,成立常任班委会的同时,必须制定责任明确的常任班委会职责表。

其次,通过班级日常事务职责表、班级日常事务任职表及劳动卫生轮值表三份职责表和分工表,形成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制度。其中,劳动卫生轮值表是最常见的,往往会根据学校分配的包干区大小以及班级学生的人数,将全班学生分成周一至周五5个大组,以完成每天打扫教室、包干区、抬早餐、分发早餐等日常生活卫生工作。班级日常事务职责表和班级日常事务任职表则是根据班级管理工作的各种需要设置若干岗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进行挑选。日常事务有哪些呢?比如协助各位任课老师的科代表,收发作业的各小组长,管背书的学习小组长,参与班级板报和各类活动宣传的宣传小分队,负责班级多媒体平台的平台管理员,管理风扇、电灯的电源管理员,负责开关窗户和窗帘的窗户管理员,负责班级书架整理的管理员,负责每天擦洗黑板的小分队,体育监督小组长,早读午读领读员,教室钥匙管理员……总之,各类岗位设置要涉及班级全体学生安全、卫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择一项。通过分工,全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也给予每个学生培养责任感的机会。

3. 建立值日班长轮值制,形成目标明确的督导机制

在制定出若干岗位并协助每个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之后,就要落实督导。笔者通过建立值日班长轮值制来配合常任班委会进行有效的相互督导。

首先,常任班委会的班干各司其职,管好自己各自的责任田,层层递进管理。比如,宣传委员管理宣传小分队,带领宣传小分队开展各项宣传工作;生活委员负责班费、早餐、电源的管理;卫生委员负责管理包干区和教室卫生的值日情况以及大扫除的安排;班长则负责监督管理值日班长及各常任委员,并做好班级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

其次,全班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班长并认真填写班级管理日志和课堂考勤表。为了轮值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要制定好值日班长职责表并将其粘贴在班级管理日志的首页,以便学生随时查看。前一天轮值的班长要负责提醒和监督当天轮值的班长,以此减少班主任对每一位轮值班长的培训压力。

在这个制度中,班级管理日志的项目设定应该全面而详细,至少应该包括早午读、每节课的科目及学生违纪或受表扬情况、卫生值日分数、课间班级卫生保洁情况、自习课纪律、午休情况、吃早餐情况、班级开展的活动情况、好人好事记录,等等。因为通过班级管理日志的填写,全班学生和教师都能清楚了解班级每天的具体情况,这样既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班级情况,也更有利于副班长对同学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加分或扣分,增加班级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而值日班长则通过一天的轮值,更好地体会到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辛苦和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成就感。endprint

或许有人会问,值日班长事无巨细地做这么多工作,会不会与常任班委的工作发生重叠呢?答案是不会的。常任班委主要是对其分管的人和事进行提醒和督促,并为其团队里成员的失误承担监管不力的责任。而值日班长则专门负责做好班级全天情况的登记。以卫生委员为例,卫生委员必须每天提醒值日生打扫包干区和教室,如果值日生没有做好,卫生委员必须要求其返工;如果该值日生是因为能力问题做不好,那么卫生委员还必须承担对其进行指导或辅导的责任;如果该值日生是因为态度问题没有做好,那么卫生委员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批评和惩罚,比如多做一天的值日之类的。而值日班长则只需要将包干区和教室的卫生情况登记下来,同时也登记没有认真参与值日的同学名字作为扣分的凭据。

4.建立班级学生德育量化评比制度,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

第一,制定《班级学生德育量化评分标准》。该标准的制定首先应该参考学校的校纪校规、班级的《班规》《班级公约》及班级各种岗位的设置来制定各项评分标准,并且必须获得全体学生的一致认同。

第二,班级学生德育量化评分表应该每天根据《班级管理日志》进行及时扣分,而且每周要统计一次总分并及时公布。该评分表可由副班长专门负责。

第三,为了评价的公平和公正,除了这份班级学生德育量化评分表之外,学期末对学生进行德育考核时,还要采取个人自评和小组内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三种评价的结果综合起来,才最终形成学生本学期的德育考核分数。

5.制定各种加分条例形成班级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为了体现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充分激励学生,在制定以上的《班级学生德育量化评分标准》时,还应该在其附加部分增加各种加分条例,如好人好事加分条例、参与班级活动或小组活动加分条例、各类竞赛获奖加分条例、各种考试优秀及进步加分条例等。同时,通过每周一星、每月擂主、期末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特长生等评优评先的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及时给予表现突出的学生相应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如书籍、文具、奖状等)。

四、精细化管理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成效

以上精细化管理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施方法虽然看起来很繁琐,但是只要班主任能够在开学之前就先根据自己的管理经验制定出一定的模板,在开学初充分利用班会课带领学生开展讨论确定,并通过一个月的时间耐心地进行动员、辅导、示范与帮带,一个月之后,一切工作都将走上正轨。班级的各种日常管理工作将越开展越轻松,这样,班主任就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带领学生开展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活动,同时也能有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自己所担任的课程之上。而学生则会通过这些体制的形成,在《班规》和《班级公约》的约束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管理的成就感,增强自主管理能力。

当然,具体该设置什么岗位,采用什么方式激励学生,各种职责表和评分表该制定什么项目等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校情班情来灵活应用。有一点相同的是,班级管理中借鉴企业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理论,将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委会值日班长
班级自主管理视域下轮流班委会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差一点儿当班长
电子版委会表
班长的烦恼
“工匠精神”指引下的中职院校班级团支部和 班委会一体化问题及策略研究
值日歌
小熊值日
建设优秀班级委员会,提升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河马值日
每天一个新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