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上海自贸区苏州服务外包业战略转型升级研究

2014-11-26 12:07高珊GAOShan
价值工程 2014年8期
关键词:苏州市苏州上海

高珊GAO Shan

(苏州科技学院,苏州 215000)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215000,China)

0 引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出路,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基于这样背景,中国急需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因此,上海自贸区于在9月27日正式挂牌成立,这项重大举措对苏州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唤醒了人们对苏州服务外包业战略转型升级的新思考。

服务外包业是高端服务业的一部分,能够产生高附加值,有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苏州服务外包业起步较晚,发展尚未成熟,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前,苏州服务外包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自贸区的建立对苏州发展服务外包业是有利有弊。苏州应如何利用机遇,规避威胁来共同享上海自贸区带来的福利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苏州服务外包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与上海服务外包业发展模式的对比,探索适合苏州发展服务外包业的新路径。

1 苏州发展服务外包业的优势(S)

1.1 丰富的人才储备 服务外包不仅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外包业需要有较好的教育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目前苏州拥有以苏州大学为首的众多高等院校,东南大学软件学院,南大研究生院等也落户苏州,给苏州带来了丰富的人才储备,为服务外包业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苏州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吸引了很多外籍人士,苏州在“2013 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评选结果中,排名第八。

1.2 服务外包业扩张迅猛,发展势头良好 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苏州市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67 个,完成接包合同额31.67 亿美元,同比增长82.0%,离岸执行额16.26 亿美元,同比增长71.1%。同时新增受训人员9427人。从业人数由2008年的3.6 万人增至2011年的16 万人,年均增长45%,接包合同额从2008年的6.3 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35.7 亿美元,年均增长55%[1](如图1)。

图1 2008-2011年苏州接包合同额和从业人数

1.3 服务外包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在2012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苏州排第7 位,说明苏州是一个文化水平开放度较高的城市。截止到2013年6月末,苏州市共有外资企业18263 户,同比增长2.7%,累计投资总额达2341.05 亿美元,同比增长7.3%,苏州一直致力于吸引外资,成功引进了日本富士通,法国凯捷等知名外资企业,与世界上众多国家(地区)有离岸外包业务往来,其中与美国的合同数目最多[2](如图2)。

图2 2011年苏州市离岸外包市场分布图

1.4 产业集聚优势明显 苏州市外包业态结构优化发展,目前ITO、BPO、KPO 的比例约为4:2:4。苏州有众多产业集聚区,如昆山市、吴中区、太仓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等,其中,在2012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新增服务外包企业53 家,占全市31.7%,接包合同额16.43 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51.9%,离岸执行额9.17 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56.4%,在各市(区)排名中位居第一。

1.5 制造业发展较好 服务外包可以部分理解为制造企业将非核心生产环节外置化从而使分工更加深化和细化,涉及到众多领域包括IT 服务、金融、产品设计等,因此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服务外包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苏州已逐步形成集成电路,软件,游戏动漫,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3]。

2 苏州发展服务外包业的劣势(W)

2.1 企业规模小,缺乏服务外包大型企业 据400 多家服务外包企业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苏州市服务外包企业营业收入、成本、利润、劳动者报酬、利息支出和销售费用分别增长22.6%、19.4%、16.8%、45.6%、139.5%和41.6%。该数据可以看出,企业的利息支出增长较快,利润增长较慢,企业的整体效益水平不高,由于企业自身规模小,竞争力相对较弱,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所以承接的服务外包业务大部分处于低端(如图3)。

图3 2011年苏州部分数据同比2010年增长率

2.2 缺乏专业人才,中高端人才相对较少 苏州虽然集聚了许多高校和研究院,培养了众多人才,但从整体来看,仍缺乏中高端的专业人才,如服务外包业所需要的软件技能人才,计算机精通人才,外语水平高的人才等,这些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苏州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上海对人才的虹吸作用,苏州现有的部分高端人才也在慢慢流失,因此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已无法满足苏州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

2.3 苏州市区首位度不高 首先,苏州市区服务功能不高,没有较强的实力,市区服务外包业增加值占比偏少,因此在经济上没有足够的积聚实力和辐射能力。2011年苏州市区产生的GDP 只占苏州的37.9%,低于在苏南各市的平均水平。其次,苏州市区户籍人口仅占全市人口的38.2%,有较低的人口集聚度。最后,苏州市区的服务外包业增加值所占苏州市的比例也偏低,因此,苏州市区首位度不高已严重阻碍了服务外包业的发展。

3 苏州发展服务外包业的机遇(O)

3.1 政府支持力度高,有较好的政策保障 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并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优质服务。为了支持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苏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苏州市服务外包产业新三年跨越发展计划》和《关于促进服务外包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而给服务外包企业带来了政策支持,促进服务外包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3.2 上海自贸区带来巨大红利 上海是中国经济的中心,上海自贸区的成立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的改革红利,特别是临近上海的苏州,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苏州可以借鉴上海自贸区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争取和吸收自贸区的改革措施,自贸区的成立不仅促进了上海更大幅度的开放,同时也加大了苏州的对外开放水平。上海自贸区仅仅占地28.78 平方公里,地理面积有限,可能会对部分产业产生“挤出”效应,苏州可以利用其有力的地理位置,抓住机遇,承接优质企业,增强自身的服务外包实力。

4 苏州发展服务外包业的威胁(T)

4.1 宏观经济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未完全消失,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增强,直到2013年第3 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式也阻碍了包括苏州在内的全国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发展(如图4)。

图4 2010-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同比增长

4.2 上海的消极影响 由于上海的高速发展,苏州服务外包业产业升级受到了一定的压缩。一方面,上海凭借其较高的工资待遇和较好的发展空间,吸引了大批量的人才,服务外包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由于上海强大的吸收人才能力,苏州的服务外包业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特别是自贸区成立以后,可能会把苏州现有的一些高技术人才吸引到上海,使苏州的高端人才更加紧缺。另一方面,上海自贸区的成立,给苏州带来机遇的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上海自贸区对苏州一些存量优质项目可能起到虹吸作用,打乱了苏州在自贸区设立之前的部分发展构想,对苏州服务外包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

5 苏州与上海发展服务外包模式比较

5.1 苏州发展服务外包业的特点与重点 由于苏州地处长三角的中央位置,拥有发展服务外包业独特的区位优势,同时具有良好的基础实施和趋于完善的投资环境,给苏州发展服务外包业带来了有力的条件。苏州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服务外包载体建设上成绩显著:建成了国家示范基地——苏州工业园区,同时获得2 个省级示范基地和6 个省级示范区。

苏州服务外包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后期的发展,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大,企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的发展态势,2007年,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2009年,国务院将苏州市批准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4],苏州逐渐加强服务外包业接包能力,越来越多著名的跨国公司成为苏州的重要客户,包括花旗银行、宝洁、迪士尼等,目前,苏州以其较好的地理位置,将大部分重点放在大力发展金融方面的服务外包,并为其雄厚的制造业服务。

5.2 上海发展服务外包业的特点与重点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可以说是中国的龙头,上海政府也是非常重视服务外包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并建立了5 个服务外包示范区:浦东新区、卢湾区、长宁区、闸北区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具有较强的集聚效果,5个服务外包示范区集聚了上海市67%的服务外包合同额。上海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大量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和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积极参与国际服务外包业务,集聚金融服务、信息安全和研发设计外包企业,把重点放在做大做强高端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上。同时,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无疑又给上海带来了更多的优势与机遇[5]。

6 对策

6.1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对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服务外包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与鼓励,协调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在审批、管理等环节给予一定的便利,以便减少服务外包企业发展障碍。根据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进一步推出一些新的政策来支持服务外包业的发展,为服务外包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多数服务外包企业了解政策,及时利用政策,以推动整个苏州市服务外包业的发展。

6.2 给予更多的资金帮助 服务外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个难题,针对中小型服务外包企业融资难问题,苏州可以建立一个用于服务外包业的专项基金,当服务外包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时,可以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政府根据各个公司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有选择性的给予部分企业相应的资金支持,另外政府可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商,在贷款方面给予服务外包企业一定的优惠措施,如在银行开通一个窗口或增加一个业务,专门办理服务外包业的借贷情况,这样可以给服务外包企业带来便利,及时让企业度过难关。

6.3 加大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 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人才,目前苏州缺少许多诸如软件技术、供应链管理、金融产品创新等多个领域的高端人才,引进人才可以给服务外包企业加入新的活力,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积极吸引外部人才的同时,加大本市的人才培养,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在高等院校增加一些特色专业,适当增加录取人数,为未来苏州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一定的智力保障,另外,企业可以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开设一些培训班,让一般技能人才向专业的高端人才迈进。

6.4 努力发展大型龙头服务外包企业 由于苏州的服务外包企业相对较小,平均获益偏少,没有较强的竞争力,苏州应努力发展1 到2 个龙头服务外包企业,该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和较好的纵向整合能力,带领中小型服务外包企业发展,同时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吸引外资和引进专业化人才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通过服务外包龙头企业的快速成长,带动整个苏州市服务外包业的发展。

6.5 利用新比较优势与上海形成错位发展 面对上海自贸区的建立,苏州要积极采取措施,迎接机遇与挑战,苏州服务外包业应与上海形成错位发展,根据新比较优势理论,即发展中国家应该基于本国的分工水平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也就是说发达国家会选择迂回生产更具报酬递增效益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生产分工效应不太显著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优势,即新比较优势[6]。

针对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同样可以利用新比较优势,即苏州应该将重点放在本市分工水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上,利用自身优势,和上海形成错位发展,在服务外包方面,基于苏州临近上海的区位特点,发挥自身服务外包的优势,避开劣势,合理抓住发展机遇,适时规避风险,与上海形成互补性发展,主动承接上海自贸区的辐射效应,这样才能与上海形成双赢,共享上海自贸区带来的红利。

[1]http://www.sztjj.gov.cn/[EB/OL]苏州统计调查公众网,2012苏州统计年鉴.

[2]杨频.浅析苏州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与宁锡常发展模式比较[J].2013(6):123-126.

[3]毛群英.苏州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转型的主旋律[J].2012(6):39-45.

[4]田雪莹.苏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和特色路径.经济研究[J].2013(8):75-77.

[5]顾彬,黄上国,潘亦铭.上海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启示[J].2012(7):3-4.

[6]刘明宇,芮明杰.价值网络重构、分工演进和产业结构优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2(5):148-160.

猜你喜欢
苏州市苏州上海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上海电力大学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苏州一光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十二忆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