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旅客列车车厢供氧现况调查

2014-11-27 06:59江华洲李谊邱永祥张新宇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4年3期
关键词:供氧旅客列车海拔高度

江华洲,李谊,邱永祥,张新宇

(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 100081)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至今已有7年,铁路部门为保障进出藏旅客的旅行安全,开展了高原旅行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对高原客运实行旅客健康出行告知和健康申报制度,提高车厢内氧气浓度,对有高原反应的旅客提供个性化供氧设备,配备随车医务人员等多项措施。为了解高原旅客列车车厢供氧现状,本课题组对3个铁路客运段承担的至拉萨旅客列车车厢供氧现况进行调查。

1 方法

于2013年7月分别对3个铁路局客运段承担的6列高原旅客列车的不同类别车厢位置的车厢环境质量进行监测。选择硬座、硬卧、软卧、餐车、乘务室和宿营车6类车厢,共监测30节车厢,监测海拔高度分别为3 000 m,3 500 m,4 000 m,4 500 m和5 000 m。根据《旅客列车卫生及监测技术规定》[1]选择温湿度、风速、氧含量和大气压为检测项目。测试仪器为FLUKE975型温湿度计、BYWF-2001型数字微风仪、XO-326ALA/B氧含量测量仪、BARIGO44型数字海拔仪、DYM3-01型大气压计,温湿度、风速、氧含量和大气压的测点选取和结果评价依据《旅客列车卫生及监测技术规定》[1]进行。

温湿度、风速的监测:在选定车厢两端及中间距离地面1.5 m,距离车壁1 m处共设置3个监测点,待仪器读数基本稳定后连续读取3个数,将数据计入记录表,取算术平均值为最终检测结果。大气压监测:在选定车厢中间设置采样点,读取1个数据,计入记录表,作为最终监测结果。氧含量监测:在选定车厢中间设置采样点,硬卧车厢和软卧车厢的测量点都相应的选择在铺位外和包房外的车厢中间。

2 结果

在不同海拔高度下,对行驶在格尔木—拉萨区间的6列高原列车的不同车厢的温度、湿度、风速、大气压和氧气浓度进行监测。温度指标的合格率最低,为21.11%,湿度和风速2项指标的合格率均为100%。列车在高原运行期间,车厢内温度随海拔高度升高无明显变化,而湿度和风速随海拔高度升高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车厢内氧分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格拉段,车厢内氧分压在(12.90±0.69)kPa~(15.03±0.58)kPa之间,各车次车厢氧分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高原旅客列车格拉段氧分压变化情况统计表

由表1可见,高原列车在海拔4 000 m时的氧分压为(13.69±0.68)kPa,大致相当海拔3 500 m的氧气含量,相当于降低了等效高度500 m左右;海拔4 500 m和5 000 m,车厢的氧分压则下降较快,仅为(13.12±0.61)kPa和(13.03±0.49)kPa。经对海拔高度4 000~5 000 m区段检测到的各车厢的氧分压做回归分析,可得车内氧分压曲线斜率平均为0.1 kPa/100 m,即海拔高度每升高100 m,氧分压下降0.1 kPa。

《旅客列车卫生及监测技术规定》[1]中规定高原供氧列车大气氧分压≥13.5 kPa。本次检测结果显示:海拔高度<4 000 m的氧分压数据中,最低值为12.99 kPa,最高值为16.47 kPa,平均值为(14.53±0.71)kPa;海拔高度≥4 000 m的氧分压数据中,最低值为 11.82 kPa,最高值为15.06 kPa,平均值为(13.41±0.75)kPa。由此可见,海拔高度上升到4 000 m以上时,高原列车制氧效率有所下降。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原铁路列车的供氧设备面临制氧效率不高的问题。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环境,对高原铁路旅客列车及站区的供氧要求也相应较高,但车体使用一定年限后,其空气压缩系统、氧气分离系统和电气系统的故障率逐渐增大,导致制氧效能下降。200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结果显示[2]:高原列车车厢内氧分压曲线与大气环境氧分压曲线基本一致。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车厢内氧分压下降明显,表明由于海拔升高导致车内供氧状况受到影响。另据一项针对高原旅客列车供氧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3],氧浓度总体分布比较均匀,能够满足大部分乘客的需要;但是管道流量分配不够均匀,不同车厢之间的流量也有较大差异。高原客车低氧环境对旅客的旅行安全和乘务员的职业健康隐患不容忽视;必须重视高原旅客列车供氧状况的检测以及供氧设备的定期更换和维修,确保旅客和铁路职工乘车和工作时所需的富氧环境,保障乘客和职工的身体健康。

[1]TB/T1932—2009,旅客列车卫生及监测技术规定[S].

[2]施红生,赵亚林,邱永祥,等.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富氧技术条件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9,30(2):119 -126.

[3]常海娟,刘猛,胡涛,等.青藏铁路客车车厢供氧现状分析[J].铁道车辆,2009,47(08):25 -29.

猜你喜欢
供氧旅客列车海拔高度
基于氧烛供氧的“奋斗者”号载人舱内一氧化碳浓度分析
不同海拔高度对柳杉生长及材质的影响
故障状态下纯电动汽车环境压力及海拔高度估算方法
提升复杂环境下旅客列车手持台通信能力的研究
爱的供氧等
基于低温绝热液氧瓶系统的中心供氧系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