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程管理 提升课程质量

2014-11-28 21:08陈剑峰,许冬梅
世纪桥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高校

陈剑峰,许冬梅

摘要:课程是学科和专业的组织细胞,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单元。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式教育步入了大众化发展的阶段,如何提高高校本科课程质量已成为各大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亟需改进课程管理制度从而保证课程质量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理性地看待我国高校课程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找到促进高校课程管理的对策对提高高校课程质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课程管理;课程质量

一、课程管理的界定

美国学者斯塔克认为:课程管理是为确保成功地进行课程的编制、协调、实施、支持、评价和改进而履行的责任和行使的权力。[1]结合我国高校实施的课程管理实际,笔者认为,高校课程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任务,它包括了课程的生成系统管理、课程的实施系统管理、课程的评价系统管理等。可以说,课程管理就是对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的系统组织、监督、检查和改进的过程。课程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程的质量。

二、课程管理对课程质量的影响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对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突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加强高校课程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推进课程改革。但是课程改革涉及到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等各方面,推进课程改革势必需要有规范、合理、有效的课程管理制度作为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为此建立适应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课程管理制度变得十分重要。[2]

三、我国高校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管理模式死板僵硬

当前,我国课程管理手段有行政命令、部门规章、评估和督导等多种形式,它们都属于行政性管理手段。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管理,包括申报、检查、评估等都是由省级、国家级教育行政部门来组织,校内常规的课程建设一般由教务处制定规章制度、组织实施评价等,这种宏观的管理如果缺乏微观的支撑就很容易导致管理出现片面化,单靠行政部门采用传统的检查、监督等硬性管理手段不能很好地体现广大师生意愿,且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寻求多元化、现代化的课程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二)管理人员的意识淡薄,管理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管理职能部门设在教务处,作为日常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管理人员承担着大量的日常行政工作,在课程管理上投入的精力就相对不足,同时也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以及主动改进工作职能的积极性。

我国高校的课程管理队伍结构不合理,管理素质和水平不高,管理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一是国内系统研究课程管理理论的专家不充足。虽然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开始研究课程管理理论,但由于我国课程管理研究起步较晚,总体来说,在国内系统研究该理论的学者专家仍不充足。二是从事课程管理的人员对课程生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成果较少。正是由于我国研究课程管理的学者专家的不充足,从而导致了该领域的研究匮乏,造成课程管理的改革与实践缺乏理论的支持和指导。三是课程管理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目前,从课程管理的队伍结构来看,非教育专业的人员占了大多数,且总体职称偏低,如此,容易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弊端。四是参与课程管理的各类人员比例失调。[3]

(三)课程评价管理不健全

课程评价既是一种信息反馈的过程,也是一种质量保障的手段,它是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高校的课程评价大部分是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实施的,评估的结果也往往是用于各类课程项目的申报、评选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等。课程评价管理的不健全,往往只注重对课程评价结果的运用,没有重视课程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没有根据课程评价的结果及时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改革,没有能够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反馈整改作用,不利于达到提升课程质量的目的,如此的课程评价体系容易走向形式化。[4]

四、促进高校课程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校级课程管理委员会,统筹本科课程体系改革

美国大学对涉及全校性的本科课程规划的变革,都会成立由大学校方领导、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和学生组成的本科课程管理委员会,对本校现行本科课程体系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根据课程改革思想,提出新的学校层面的课程设置方案,经学校有关机构批准予以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方征询广大教师意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以争取教师理解和支持课程改革。[5]

在我国,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本科高校实行的课程结构和管理机制需要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成熟的课程管理手段和制度,借鉴他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自己的课程管理模式,对我们提高课程管理制度无疑是一条重要的渠道。由此,高校首先要加强对本科课程管理的领导力建设,成立由学校领导、各学科专家、教育专家、课程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课程管理委员会,对学校的本科课程体系统筹规划,增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评估,统筹推进课程改革和发展,为提高本科课程质量奠定管理基础。

(二)强化课程管理意识,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社会力量在高校课程管理中的作用

在实践中,要为管理人员建立常规的培训计划,开阔管理人员的视野,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强化课程管理意识,进一步落实到实际行动,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管理,使课程管理与高校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协调,最终提升学校课程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在课程实践中,教师既是课程决策的参与者,又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因此,他们了解课程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上的问题。同时,教师具有专业知识且与学生的联系最为直接,对具体课程事项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要赋予教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力和责任,在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反馈等方面,加大教师的参与度。

学生是课程质量评价反馈的重要力量,作为课程影响的承受者,对课程的优点和缺点体会最深。因此,高校应给学生更大的选择专业和课程的权利,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课程的选择权和参与权交还给学生。教务处、院系等部门要积极听取学生对课程的要求、评价等反馈意见,以使课程得以更好地完善。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高校开设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和行业团体最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应该开设哪些课程,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因此,在课程的编制和评价等方面,高校应主动邀请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和行业团体等参加到课程编制和评价过程中,主动征求社会对大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三)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课程质量认证机制

课程评价是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课程质量保障提供依据。近几年来,许多高校都在组织推行课程评价,但针对的大多是课程的实施过程,而对于课程规划、编制过程的评价相对缺少,高校应加强对课程编制过程及最终培养结果的评价,建立一个多元化、现代化的本科课程评价体系,并使之制度化,切实加强本科课程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本科课程,从而保障本科教育质量。

首先,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参与课程评价的人员应尽量来自不同的利益主体,尽量反映更多人的需要,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专家和同行评价等不同利益主体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课程评价工作。通过分析不同利益主体的意见,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质量。

其次,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在评价方法上,注意定性和定量、课程与课堂、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使评价的结果更为客观和公正。

再次,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元化。目前来说,针对本科课程质量评价的指标单一,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契合度较低,对课程教学效果关注度不够。由于大学课程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对课程教学的评价理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多元化要求确立适合不同评价对象的多重的标准,确立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的多维标准。

笔者建议,应改变学校本科课程建设与评估重在推优、选优,而忽视了对占本科课程总量比重更大的一般课程的合格评估的现状,尝试建立覆盖学校所有本科课程的分层次、分类别的教学质量认证机制,促进学校本科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北京 大学教育讨论,2003,(4).

[2]兰雅慧.关于改进高校本科课程管理制度的几点思 考[J].教育天地,2013,(6).

[3]王金云,常媛媛,赵琳琳.我国高校课程管理的现状 及对策探析[J].天中学刊,2011,(2).

[4]徐同文.大学课程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0).

[5]郭德红,袁东.美国大学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分 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高校
浅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形势下的课程管理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构建五年制高职数学小组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