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浙江旅游“大产业”升级版

2014-11-29 00:24本刊编辑部
浙江经济 2014年21期
关键词:旅游业浙江融合

本刊编辑部

打造浙江旅游“大产业”升级版

本刊编辑部

“旅游不仅是建设美丽浙江的生态产业,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民生产业,还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浙江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置于浙江产业整体布局中通盘考虑,应更为注重产业层次的提升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当今,旅游产业已被视作是永远的“朝阳产业”。自200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以来,全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2013年,浙江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536.2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据初步核算,旅游业增加值达到2340亿元,占全省GDP的6.2%,直接就业人数达278万,旅游业已经成为浙江省的重要支柱业,旅游经济强省地位已经基本确立。

近期召开的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大会发出了“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万亿产业”的号令——力争到2017年,全省旅游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旅游总收入达1万亿元。省委书记夏宝龙在省旅游局调研时曾指出:当前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休闲的新阶段,浙江不能安于现状;旅游业发展既要继续扩大规模,打造万亿大产业,更要加快转型升级,打造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产业正跃升成为浙江经济进入新常态、迎接新一轮发展高潮的支柱产业,“诗画浙江”将在新一轮的发展转型中蓬勃前行。

融合与升级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颇为灵活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浙江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呈现出“整体实力越来越强、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发展基础越来越实、开放合作越来越广、体制机制越来越活、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综合贡献越来越大”的良好态势,各地特色旅游经济快速崛起。作为旅游大省的浙江,近年来旅游产业的发展已呈现出三大趋势:

——产业融合带动经济提质。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并形成新的业态的发展过程。近年来,信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传媒业等诸多产业都出现了融合趋势,甚至农业、制造业也正在历经不同程度的跨行业融合。旅游产业在这一浪潮的带动下,已经走上“跨界”之路。在浙江,工业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房地产旅游、影视文化旅游、养老休闲旅游、旅游信息产业、旅游展会产业等各种形态的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旅游产业发展已悄悄渗透至一二三产的各个层面,为各大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同时也使旅游业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支撑。恰恰是这样的深度跨界融合,为浙江经济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由要素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并成为浙江经济进入新常态、成就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动力。

——民营力量渐成投资主力。旅游业发展初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等主要依赖政府投入。然而,随着近年来旅游产业逐渐从“边缘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已是大势所趋。全国数据表明,早在2011年我国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已占39%,而浙江旅游产业的民营化特点则更为突出。在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的浙江,80%的旅游企业为民营企业。在“十二五”时期,浙江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比重提高到76%以上,涌现了开元旅业、宋城、横店等有影响力的民企旅游集团。同时,国内大批具有雄厚实力的知名企业纷纷进军抢滩浙江旅游,所投资的项目都是上十亿甚至上百亿元,为浙江旅游投资增添了强大的动力。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市场准入的全面开放,将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旅游产业的民营化趋势,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民营企业与生俱来的活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浙江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金川

——传统旅游向休闲化转型。经济学界的共识是,当一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其旅游形态就开始向度假旅游升级;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就开始进入成熟的度假经济时期。当前,浙江人均GDP已经跨越1万美元大关,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旅游产业的形态也悄然演变,逐渐由纯粹的游览观光向度假、养生为主的休闲化旅游转变。在浙江,乡村生态旅游成为炙手可热的重要旅游项目。目前,全省有特色旅游村490个、旅游特色经营点1197个,36个乡村旅游点被评为国家A级景区。今年上半年,浙江农家乐经营户1.43万户,从业人员13.56万人,接待游客8059万人次,营业收入62.3亿元,同比增幅超两成。随着居民的休闲、养生意识逐渐增强,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正成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体发展质量的重要渠道之一。

多策并举打造“升级版”

李强省长在近期召开的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上指出,“现在正是发展旅游业的好时候”,浙江旅游业发展不仅要做到“理念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还要加快打造浙江独有的旅游品牌,以绿水青山生态环境、厚德崇文的文化底蕴为基础,通过加快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创建“诗画浙江”的整体形象品牌。从政府决策来看,旅游产业已被视作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之一。下一步,浙江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置于浙江产业的整体布局中通盘考虑,应更为注重产业层次的提升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以高端为抓手推进产业融合。毋庸置疑,产业融合已成为浙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无论是与制造业、农业等产业的融合,还是与服务业领域其他产业的融合,都将成为浙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常态”。然而,除却一般意义上的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要实现自我提质并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还需积极与高端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融合。在信息全球化时代,必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发挥浙江电子商务大省的优势,提升浙江旅游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同时,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催生更多的旅游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拉长浙江旅游的产业链,提升浙江旅游的品质,真正实现“旅游兴”则“百业兴”,实现浙江旅游产业的全面升级。

——以新型城市化带活旅游产业。Mullins早在1991年就已提出旅游城市化理论,该理论揭示了旅游与城市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旅游催生城市,城市成就旅游;旅游促大城市,城市壮大旅游;旅游提升城市功能,城市功能彰显旅游特色。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浙江当前已站在新型城市化进程的新历史起点上,新型城市化将为浙江旅游产业提供更优的旅游资源配套,同时为旅游产业的品牌影响力推广提供广阔的要素平台。未来要加快旅游业与新型城市化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城市作为旅游要素集中地和旅游效益最大产生地,以及旅游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中的特色带动作用,努力构建新型城市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新机制。

——以生态文明做强旅游资源。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建设美丽、实现永续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目标。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有利于生态优化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对旅游产业而言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随着“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环境整治工作逐步推向纵深,空气清新、环境改善、资源持续利用成为可能,浙江旅游产业发展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打响浙江旅游的“生态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浙江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以多元化创新拉动旅游消费。知识经济提高了旅游需求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提高了旅游供给的质量,知识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推动着旅游发展,与此同时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入,对其他产业的增值贡献加大,使旅游业步入了现代服务业的行列。知识性、创新性成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调查表明,当前旅游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发生变化,旅游业已从“大众观光”时代向“大众休闲”时代、个性体验时代和“玩经济”时代转变。未来,需推翻发展旅游产业的传统思维,树立市场意识,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价值创新,创造新型旅游市场,培育旅游消费群体的新需求。

猜你喜欢
旅游业浙江融合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融合》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