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4-12-01 06:36黄杰信丰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西信丰3416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36期
关键词:腕关节桡骨远端

黄杰(信丰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信丰 341600)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患者距桡骨远端节面3cm以内骨折。该部位是松质骨以及密质骨交界处,是解剖最为薄弱的地方,一旦受到外力则即有可能出现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占所有急诊患者的15%左右,占前臂骨折的70%。我院对8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46.3±12.1)岁;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26~83岁,平均年龄(48.3±11.2)岁。本次研究中患者22例跌伤、20例砸伤、25例交通伤、21例其他;19例伴正中神经损伤,23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26例闭合性骨折,20例开放性骨折。根据AO/ASIF分型:A1型15例,A2型11例,A3型16例,B1型18例,B2型16例,B3型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手法复位治疗。患者均行X线检查,对骨折情况有充分了解之后,使用局部麻醉,将骨折处的淤血抽出,再推入0.5%利卡多因5ml左右,麻醉起效后均可为患者实施手法复位:从患者患肢远端沿纵轴方向行对抗持续牵引,同时矫正患者嵌插、重叠、骨折掌背侧成角以及侧方移位等。患者术后应当及时采用石膏或夹板进行固定,最后还需通过X线对患者进行检查,查看复位效果,同时还应当观察患肢是否出现皮肤受压以及磨损,肢端血运是否良好。

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钢板固定复位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臂丛麻醉。取患者桡骨远端掌侧切口,将患者骨折端充分暴露,在纵向牵引下采用骨膜剥离器撬拔协助复位,同时应当注意恢复患者桡骨远端的长度、掌倾角、尺偏角以及关节面的平整。对有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应当进行及时修复。患者关节中的骨折块可以采用克氏针行临时固定,对于干骺端缺损或塌陷严重者应当背侧行小切口,取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植骨,复位需在牵引维持下进行,选择T型锁定钢板或T型钢板固定,在操作时应当注意远端螺钉不能穿透皮质或穿入关节内。患者术后骨折稳定,便可行腕关节或手指关节的功能锻炼;对于骨质严重疏松或粉碎性骨折伴压缩、内固定不稳定以及缺损患者应当采用石膏固定3至4周,早期则可进行手指关节锻炼,患者石膏切除后再行腕关节锻炼。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均为18个月左右,根据Dienst评分标准评定治疗效果[1]。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的伤口均在1期愈合,且愈合情况良好,未出现感染病例,患者无肌腱损伤、断裂、桡动脉损伤、正中神经损伤等情况。其中对照组患者A、B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短、掌倾角以及移位情况;观察组患者未发生钢板松动或断裂情况。

根据Dienst评分标准,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79.5%(35/44);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5%(42/44),两组间相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中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其患病人数以老年人居多,通常是由于高能量损伤而引起,可累及关节面,常为粉碎性[2]。在治疗过程中,无论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法和措施,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够维持定位,稳定骨折,恢复腕关节以及关节面平滑完整的解剖关系,使患者能够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进一步帮助患者减少其他并发症,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3]。

手法复位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以及费用低等优点,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局部血供,让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手法复位同样存在一定弊端,例如无法维持不稳定骨折复位,只对适应要求较低的患者适用,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而言,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还是手术内固定为主。

对于选择手术内固定患者而言,通常都会选择取掌侧入路,从筋膜间歇进入,这对患者肌腱、神经以及骨床影响相对较小[4]。根据患者骨折情况放入T型钢板以及T型锁定钢板,通过这种掌侧入路方式能够平整的放入钢板,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伸肌腱以及其他背侧软组织受到损伤,但是在操作时需要注意螺钉长度需适宜,防止对拇长伸肌腱干扰。钢板固定提升了骨折复位的稳定性,从而确保患者能够早日下地进行功能锻炼,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对于骨缺损或桡骨长度短缩的患者应当行植骨处理,否则会对患者前臂的旋转功能、腕关节尺偏运动造成损伤,同时还会使复位后关节面出现塌陷的可能[5]。

总而言之,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1]郭伟锋.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2]阳华.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3]陈伯健,张莉,王昭佩,等.两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8):1877-1878.

[4]王宇强,刘天盛,王小华.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3,17(4):321-323,326.

[5]苑博.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腕关节桡骨远端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