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百事一代》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2014-12-01 10:18宋婷
活力 2014年17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宋婷

[摘 要]维克多·佩列文是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文坛中极具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之一。他在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后现代主义作品数量丰富,创作风格新颖而独特。本文对《“百事”一代》的创作主题和创作形式进行分析,试图阐释这部后现代主义作品中突出的异化主题和文字游戏形式。

[关键词]《百事一代》;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一、异化:佩列文的《百事一代》的创作主题

《百事一代》表现出佩列文的后现代主义重要的创作主题—异化。

首先,在佩列文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生产与消费的异化。塔塔尔斯基等广告人就是进行着生产的异化活动。人们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目的是金钱。“从理论上说,一个状态正常的人能够压制哇咪冲动,与之保持对立。但是,在不经意间已与被电视节目深度影响的新新人类,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种状态。”我们的消费行为根本不考虑我们自身的口味和身体。我们在“喝”商标。《百事一代》中的人不能在传统意义中的上帝那里找到精神寄托,但是他们可以把对上帝的冥想移植到事物上,从而感受到上帝的影子,甚至瞥见了上帝的尊容。看不到脸。只有灯光、轿车、手和脚。其次,知识分子的异化,佩列文利用传统主人公“我”的不确定性来展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异化。广告词:基督救主;可靠先生们的可靠的主。

另一方案:可靠先生们的主。

从字面意义上看,车代表了“可靠先生们”对安全的期望。车体现了“新俄罗斯人”价值,而这种价值是车以上帝的名义物化的结果。塔塔尔斯基还将上帝异化为“雪碧”饮料、“国会”香烟和“耐克”运动鞋。蛤蟆菇让塔塔尔斯基感受到与新上帝交谈的愉悦。佩列文后现代主义创作中的异化主题向我们展示了苏联解体后社会中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和不同观念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展示了在改革时期人与人之间渐行渐远的社会关系,人的异化、缥缈的精神状态;展示了苏联时期现实世界的破碎性和虚幻性;展示了一个以金钱为人类生活“第四维”的反乌托邦的社会图景。为了展示这一系列的异化现象,佩列文采用了后现代主义创作形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语言文字游戏,通过语言文字游戏,更鲜明、更形象地表现了异化的主题。

二、佩列文的《百事一代》后现代主义创作特征

我们认为《百事一代》表现出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作品的特征归结为两大部分。

首先,语言游戏与拼贴。语言的实际意义在于它的实际运用,语言在运用规则中似一场游戏,游戏中没有普遍合理的规则。游戏的意义首先在于乐趣,乐趣比规则更重要,游戏需要一定的规则,但游戏合理的规则大众化、戏仿的语言和语言符号的拼贴等语言的多重含义.小说《百事一代》中语言在广告世界占主导地位,不受主体的控制,具有自己独立的世界,在这些广告语言中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增大解码尺度,增大解码情趣,延长吸引读者注意的时间,佩列文善于引用一些外文(主要是英语)或引用俄罗斯传统作家的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善于为香烟写广告,以下是有三个关于议会烟的广告词:

1. 议会烟, 趁爵士乐尚未响起

议会烟要被爵士乐所代替,这个广告形象地反映了解体后的苏联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美国的爵士乐深受俄罗斯当代青年的青睐。这里的手法是隐喻。

2.祖国的烟雾使我们感到甜蜜和愉快

议会烟

这是引用格里鲍耶托夫作品中的一句话,广告中显示出作者对俄罗斯的爱。

3.尸骨的热气,不会抱怨

作者故意将俄语中的“议会”( парламент)一词拆开放在广告的头尾:паркостей не ламент(尸骨的热气,不会抱怨)。体现了作者对解体后的俄罗斯的担心。佩列文不仅善于拆词,还喜欢该词,如“奔驰”商标中的“梅赛德斯”(Mercedes)被改成“merdeces”,英语中“merde”指的是“大便”,所以塔塔尔斯基说:“就拿‘奔驰来说吧,车子,当然是高档的,没话可说。”

再看雪碧的广告词:就让我们一贫如洗。雪碧。尼科拉喝的非可乐。

因为俄语中“一贫如洗”的前半部分与“非可乐”的拼写和发音很相近,所以喝雪碧就意味着我们会一贫如洗,佩列文利用二个词发音相同,但意义却不同形成谐音双关,从而表达俄罗斯过分崇拜美国的讽刺。

语言的游戏性使这部作品看起来仿佛是个低俗词的“杂烩”,是俄语和英语的“拼盘”(如小说的题目《Generation“П”》是英、俄两种语言的组合,其中的俄语字母“П”是俄语“百事可乐”一词中的第一个字母),作者在《“百事”一代》开始时用了大写字母“П”作为一代人的象征:新的一代人选择了“百事”和吉普车上的猴子,这只猴子成了“百事”一代的最终象征。佩列文在为人民出版社的中文版《“百事”一代》所写的序言中将自己的小说说成是“一个俄罗斯版的《西游记》故事”,在那部中国小说中,一只猴子开始旅行,在旅行即将结束的时候,这只猴子身上出现越来越多我们可称之为人类特征的东西,在俄罗斯版本中,正如从该书的头几页上就能看出的那样,所发生的一切恰好相反,——为了去适应新的社会,人不得不努力地获得诸多猴子的特征”,“中国版旅行的目的是精神上的”,俄罗斯版旅行的目的完全是物质上的。

其次,语言机智随意,并带有较强的讽拟和调侃风格,各种各样的词汇都在其作品中和睦相处,破除了“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二元对立的结构,确立了以大众文化为主流的一元化。目的是宣泄对现实的不满。

小说开篇,作家就为“百事”一代选定了一个形象代言人猴子:“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只有一点:吉普车上的猴子成了 ‘百事一代的最终象征。”这只喝了百事可乐的猴子“开心地大喊大叫,驾一辆吉普车向海边驶去,怀里还搂着几个姑娘……”。在小说中主人公瓦维连·塔塔尔斯基是 “百事”一代的典型代表,是猴子的人形体现。在他身上,各种文化碎片拼贴在一起,在现实与虚幻的时空中交叠。这些文化碎片纷纷以梦幻、想象、虚拟、现实等方式抢夺对主人公的控制权,小说中的对话、独白、莫名其妙的文字流,都可以说是这些文化碎片在展现自己独特的话语权。而在这一片嘈杂声中,主人公彻底迷失了自己,找不到真正的“我”,也无法辨明自己的身份。endprint

在整部小说 的流程中,主人公的迷失和由此而来的痛苦的求索贯穿始终。如果说小说的第一页,封面由“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商标图案作底,中间是革命者切·格瓦拉的头像,格瓦拉的帽子上有一个“耐克”商标,封面下方则是一个红蓝对称的中国太极图,封底还有这样一句话:“在阅读本书时可能产生的所有思想,亦属作者版权所有”。塔塔尔斯基为Gap连锁店写的英文广告词:俄罗斯以文化和文明的鸿沟而著称,如今再无文化,再无文明,唯一的留存就是Gap,他们看你的方式,连锁店的Gap在英文中有“鸿沟”的意思。在此即点出了商店的名称,又隐含对俄罗斯当今社会状况的忧郁,施瓦辛格对玛利亚说“you are fired”英文字母意思是:你被解雇了,你被射中了。在这里这个句子不仅指玛利亚被施瓦辛格抛弃了,而且暗指俄罗斯倾向西方的梦破碎了,俄罗斯被美国抛弃了。 作者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的宣泄给读者新的感受,要比现实主义的血泪控诉更能博得读者会心一笑,也不给人沉重之感,实际将文学解放出来,不再充当思想及政治的传声筒。

三、《百事一代》与中国

上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几乎被西化的浪潮席卷,在这场企图吞没俄罗斯民族的文化泥石流中,塔塔尔斯基成了时代的见证人,他让端庄的俄罗斯文学在西方广告片中弄巧卖乖,但这种文字游戏并不是作家在亵渎文化,他是在痛心疾首地反映一种现实。对于俄罗斯的西化,作家持一种审慎批判的态度。他把中国的《西游记》与俄罗斯解体后的西化做了对比,认为中国的猴子在西游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类特征,而俄罗斯人在西游的过程中却 “不 得不努力地获得诸多猴子的特征”。西方的广告传媒以电视轰炸的形式入侵俄罗斯,当佩列文让自己的主人公在西方文化的泥石流中挣扎时,他已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大众文化的虚假特质:“俄罗斯的‘西方打一开头就是一个虚拟之物,这是某种抽象的物质天堂,通向它的道路就是犯罪性的富裕方式。每天拖着国家驶向这个想象目的地的火车头,就是电视。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佩列文在《百事一代》这部作品中向我们所展示的是一幅真实而又夸张的别样风景。长不大的“百事一代”,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80后处在“百事一代”。而正引起了我们的思考,80后的我们有时也像《百事一代》的主人公一样,我们的思想受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侵蚀,对于我们民族的东西有时会漠然,反而会崇拜西方的文化,在我们平时说话中,在电视广告中都会夹杂着英文。通过读佩列文的小说《百事一代》也引起的我们的反思。

参考文献:

[1]刘文飞.完全别样的风景.载维·佩列文

《“百事”一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刘文飞. 佩列文致中国读者[J]. 外国文

学动态, 2001(2).

[3]乐黛云等.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张艳杰,赵伟.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特征探析.2011 哈尔滨师范大学,143-

146页.

[5]何江胜.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游戏.《当

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

[6]祖艳.佩列文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研

究.2006年6.(编辑/永安)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
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建筑设计研究
重新回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原点
冯小刚喜剧电影的后现代游戏化特征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社会越轨事件传播
残酷的战争,荒诞的世界
“都市情绪电影”的文化立场及身份构建
走向后现代主义的现代语言学探讨
后现代主义设计
碎片与游戏
后现代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