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的教育天堂广州番禺培智学校

2014-12-02 04:44谢中林
社会与公益 2014年5期
关键词:番禺培智信息化

文/本刊记者 谢中林

在洋溢现代化气息的繁华小镇——石基,有一所特殊学校,它是许许多多残疾儿童的乐园,是那些遭受先天苦难而又憧憬美好生活的孩子们的家。记得番禺培智学校建校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下,一幢幢壮丽的大厦楼宇拨地而起,一条条校园大道笔直铺开,绿树成荫,红花吐蕾……一个美丽如画的校园逐渐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番禺培智学校是一所以招收听力和智力两类中重度残障学生为主的寄宿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环境优美,总占地面积53000多平方米,教学班级28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26个班级,2个职业高中班,在校学生有355人,教职员工147人。学校师资力量良好,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南粤优秀教师2人,市优秀教师4人,区优秀教师21人(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残疾的孩子们是不幸的,他们不能像许多同龄的伙伴一样,自由自在地跑动,欢快地歌唱……然而,这些孩子又是幸福的,因为番禺有了一所培智学校,一个能让他们欢笑、追逐的乐园,一个快乐成长的家。在这里,有一起学习玩耍的伙伴,有能听懂他们童音的老师。他们努力地成长着,老师们用尽各种方法教他们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衣食住行,使他们能像同龄人一样慢慢学会走向社会,迈向成功。在这里,他们不再孤独。

置身这个美丽的校园,校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往事回首,当他满腔热情地带着新来的一批年青教师, 开拓着这一片土地的时候,学校从无到有,教育方式日渐完善,校长的自豪感还是满心头的。学校的成长之路是极其艰辛的,从建立到开学,每一年的积极筹备,布置环境,准备招生,每一年忙得不亦乐乎!自一九九七年九月一日以来,每年的这个时间,迎来了每一批残疾儿童,学校就有新的责任,看着父母送孩子们来那带着满怀期望的眼神,学校就不能让他们失望。看着这些孩子们的欢笑,看着教室里面那认真教学,孩子们认真听教的神情,校长和老师们笑了!在多年发展历程中,学校在政府和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像一艘满载残疾儿童希望的帆船,迎风破浪,锐意进取,圆了这群特殊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梦想。

广州番禺培智学校

当学会喊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第一次在张纸上写下自已的名字,当学会迈出自己人生的第一个脚步的时候,他们走向了成功……还有特奥会上的奖怀,文艺汇演时的掌声,家长们感动的泪水……残疾孩子迈出每一个坚强的脚印,绽放每一个天真的笑容,都凝聚了老师无数的关爱和汗水,充满爱心的老师就像一个温柔的母亲,放飞了这些孩子的一个个梦想……

本刊记者走进了培智学校的大门,采访了这里的校长、老师和在这里就读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他们透露自己的心声和希望。

校长眼中的培智学校

培智学校的曾镜佳校长说:特殊儿童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因为自身的一些缺陷,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接受普通教育,但他们同样有享受教育的权利,他们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在校园里看到学生展现着阳光般的笑脸,常常让我感到欣慰!我想说感谢这里的每一位老师!感谢你们在特殊孩子成长的路上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老师眼中的培智学校

一位老师说:我大学毕业后就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来,在这里我见过太多不幸的孩子,但作为一名老师,我更愿意帮助他们走出不幸。在这里的每一位孩子,他们都是很可爱的,他们可以直观的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你可以清楚的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在这里我看到我的学生可以走进社会,看到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工作,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看到他们结婚生孩子,看到他们可以回来探望自己,我很高兴。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同时老师表示,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希望社会对他们有更多的接纳、包容与理解,放下成见,给他们一个平等的目光,在该伸手出去的时候伸手去拉他们一把,也许他们不知道你是在关心他们,但好人还是有好报的。

特殊儿童和家长眼中的培智学校

在经过几次的走访中,记者随机找了几位孩子的家长进行了交流,通过简单的交流和表达。本刊记者可以清楚的知道在这里的孩子们对这里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孩子们在和同伴的交流中,期间的快乐洋溢于表。在随机采访其中的一位孩子的母亲表示,有这么的一个孩子,作为母亲当然是希望他可以健康的长大,可以自己去交流,可以自己独立解决一些自己的生活需要。孩子来这里学的东西不是自己这个妈妈可以教会他,他在这里找到他的快乐。我希望他的这种快乐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一生一世!因为家里面就这么一个孩子,我会老去,孩子他爸也会老去,如果家里面铁闸不能为他打开的话,作为一个母亲,这是一个难以表达的伤痛。然而培智学校在某一些方面很好的解决了一些问题,我很感激他们,感谢他们所做的一切。

品牌办学,走特殊教育信息化之路

教育信息化是番禺培智学校办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品牌特色。在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极力支持下,全校教师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动力,迅速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全面向前发展。

教育信息化,特别是特殊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新课题,其中有许多需要摸索的路子和研究的课题,相关信息化产品也极富前景。学校在推行信息化的过程中,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渗透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中心密切配合学校,落实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的同时,尝试研究开发特殊教育信息化软件,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现技术增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展职业培训,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学校确立了“为残障学生的自我服务、自食其力和融入社会提供支持”的办学理念,大力为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展生活自理、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训练,而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既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努力适应残障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学校在十多年的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结合周边生活环境和两类残障学生的学习情况,开设了园艺、烹饪、手工制作、缝纫、家政服务、汽车美容等职训课程,尽量使学生在学会自理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其中,更是稳步发展了具有番禺培智特色的拳头性专业课程——汽车美容。

以生为本,加强课余文化建设

在特殊学校里,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残障学生就会愈加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容易形成厌学、怕学的心理。因此,该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结合教职工的专业特长和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全方位加强了残障学生的课余文化建设。

上图参加学校运动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自2000年起,学校先后获得番禺区“文明单位”、“巾帼建功文明奖”、“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消防安全先进单位”、“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先进文化单位”等荣誉称号。

培智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求发展的特教之路;同时,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十几年风雨,锻炼了番禺培智儿童坚韧不拔的意志。展望未来,在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支持下,学校将继续发挥基地的辐射作用,大力开展融合教育,朝着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孜孜耕耘,开拓进取。

猜你喜欢
番禺培智信息化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三条村!146亿!广州番禺旧改爆发!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番禺“盐官厨”释读
也谈“番禺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