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机主轴承现场漏油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2014-12-02 01:32唐山金地重型水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北063706田伟然连卫星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4年4期
关键词:油盘刮油轴径

唐山金地重型水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 063706)田伟然 连卫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泥行业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加。当今的大型水泥加工企业的大型生产线不断引进,对大型磨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大量大型水泥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型磨机运转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由于磨机的大型化,磨机重量的不断增加,磨机在连续运转时承载力全部落在两个主轴瓦上,而主轴瓦与中空轴为滑动摩擦,很容易产生摩擦热。为了防止瓦面过热而产生烧瓦现象,磨机除了在加工制造及安装过程中要加以避免之外,润滑油的控制和使用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在运转过程中经常发生主轴承漏油现象,导致润滑状况不好。如果使用不当,极可能导致主轴瓦温度升高而产生烧瓦现象而无法正常使用,造成磨机的停机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磨机主轴承常见的漏油现象加以分析说明。

本文就φ4.2m×13m 磨机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漏油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解决及改进方法。

1.主轴承的结构

主轴承的结构如附图所示。进、出料中空轴装在磨机筒体的两端,由主轴瓦支承进、出料中空轴径,从而支承整个磨机筒体。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主轴承在运转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漏油现象:

主轴承的结构

(1)冀东水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滦县生产线φ4.2m×13m 磨机在运转过程中发现压盖下面的密封圈处有漏油现象,停磨后对密封圈进行了调试,调试后磨机再次运转,在运转的前8h 没有发现漏油现象,但磨机运转了8h 后,发现油温升高至60℃,油温明显高出正常油温(正常情况下油温一般不超过40℃),所以不能再继续正常运转。如果再运转下去就有可能出现主轴承失油现象,严重时主轴承会出现烧瓦。如果真的烧瓦,那么处理起来就更加的麻烦,需要再次刮研和焊修,处理起来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还会缩短主轴瓦的使用寿命,所以只有再次停车进行检查。通过仔细检查研究分析,发现油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密封圈材料是毛毡制作而成,而毛毡吸油后造成毛毡圈收缩,使密封圈直径变小,在运转过程中使密封圈勒紧中空轴,从而使其与中空轴轴径摩擦力增大,产生过多的摩擦热,从而导致油温升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法:将密封圈与中空轴轴径的间隙调到0.5~1mm(不可太大,否则磨机会出现漏油问题),这样在运转过程中就会在中空轴周径和密封圈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在运转过程中油就会充满此间隙,从而形成油线来封住此间隙,这样因为有油的存在而减小摩擦系数就不会产生热源,所以就解决了油温升高的问题,也防止了密封圈因为有间隙而可能出现的漏油现象。

(2)以上方法虽然在运转时不再漏油,但是停车后由于油线的消失,却又发现了漏油现象。由于停车后,油从密封圈与中空轴轴径之间的间隙中流出,所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是由于主轴承内油量过多,或者进油与出油不成正比。按设计要求,进油参数如附表所示。

进油参数表

针对以上现象总结发现,磨机在安装、调试完成后试运转前,先开动高压润滑油泵将主轴承内灌入一定量的油,灌油量以使主轴承能回油为止,再加入高压稀油站油箱内一定量的润滑油,使油位较高方可使用。经检查进油和回油都符合设计要求,只是发现进油口从洒油盘到中空轴轴径的洒油过程中有多余的油通过中空轴轴径后没有落在刮油板刮油的范围之内,而是流向中空轴轴径两边,流入与中空轴与密封圈间隙中,并通过此间隙流到主轴承外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过研究制定了解决方法:对撒油盘进行了改进,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对现场进行清理,松开主轴承对口螺栓、取出定位销,把轴承盖取下并翻过来,然后对称地在洒油盘长度方向上从洒油盘两边侧板往里面进去10mm 的位置上各焊一块挡板,从而起到挡油的作用,最后把轴承盖与轴承座重新组好。这样改进后,当油从洒油盘落下后,油可沿轴线大部分落在两个刮油板刮油的范围之内,起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而有少部分油落到刮油板的刮油范围之外浸润毛毡,形成油封起到密封作用。

经过以上改进之后,磨机在正常运转时没有再出现过漏油现象,而且主轴承的润滑油也没有油温升高的现象,磨机在停止运转后也没有漏油现象的发生。

当然,磨机除了漏油问题之外还有很多技术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在设计领域进行改进之外,对于笔者来说还要在日常工作中边工作边总结,把质量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水泥设备使用厂家节省维修费用,为我们国家的建材行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油盘刮油轴径
车轴轴径微差测量仪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轴径与轴瓦圆度误差的滑动轴承动力学特性研究
轴承腔甩油盘结构优化设计
直连式甩油盘非均匀流动特性
不锈钢冷轧带钢短擦伤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往复式压缩机刮油环改造
节后全家一起刮刮油!
气液2相离心甩油盘设计
四氟乙烯裂解气压缩机刮油圈技术改进
实用于批量系列轴径检测的梯形卡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