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语义学视角看《现代汉语词典》对多义词的释义特点

2014-12-04 01:35宋贝贝
理论月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多义词现代汉语词典语素

宋贝贝

(厦门大学 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5)

一、引言

作为词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多义词一直以来都是汉语词汇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多义词的研究角度不一而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区分、多义词内部的意义类别及关系、多义词的词义体系、多义词的成因、多义词的词典释义、多义词义项间的语法关系、多义词义项的标注、识别与消歧等。仅从多义词的词典释义看,学界多从辞书学或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孙良明 1962[1](P50-63)1982[2](P147-152)邹酆1980[3](P197-208)杨 金 华 1987[4](P98-105)[5](P41-49)田兵 2003[6](P340-350)章宜华 2005[7](P13-18)杨蔚 2009[8](P60-66)),较少从词汇语义学的角度对词典释义进行审视,因此我们采取从词汇语义学的视角出发,对多义词的词典释义特点进行考察。

二、词汇语义学视角下的多义词释义特点

王惠(2009)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多义词进行了统计,发现多义词有10632条,①作者考察的10632条多义词是包括所有多字条目的多义词部分及单字条目的多义词部分。占所有词总数的19.8%,多义词中双音节的占 79.8%。[9](P120-130)可见双音节多义词是多义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考察对象也主要限制在这部分词。下面我们主要运用词汇语义学理论中的义位结构论知识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的多义词释义情况进行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从词汇语义学的角度看,《现汉》对多义词的释义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陪义的凸显性

义位结构论认为义位包含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张志毅(2005)对义位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义位是由义值和义域构成的。所谓“义值”,就是“词形式所表示的内容”,“义域”指“义位的量,是义位的意义范围和使用范围,是人所认识的具有义位所表示特征的事物集或群”。[10](P56-60)他又把义值分为基义和陪义,认为基义包括实词义位的词汇意义和虚词义位的语法意义,陪义是义位的附属意义,基义、陪义分别相当于词汇学的概念义、色彩义。张志毅将这部分理论称之为“义位结构论”。

具体到义位的层面看,《现汉》对多义词的释义内容主要包括基义和陪义两部分。张志毅、张庆云(2005)提出陪义类型的九元论:属性陪义、情态陪义、形象陪义、风格陪义、语体陪义、时代陪义、方言陪义、语域陪义、外来陪义。释义尤其表现出陪义的凸显性特征。

这种凸显性首先体现在对一般条目的释义标记上。《现汉》(第6版)凡例对一般条目的释义标记有详细的解释:“一般条目中,标〈口〉的表示口语,标〈方〉的表示方言,标〈书〉的表示书面上的文言词语,标〈古〉的表示古代的用法,〈口〉、〈方〉、〈书〉等标记适用于整个条目各个义项的,标在义项①之前;只适用于个别义项的,标在相应的义项号码之后。”《现汉》中标〈古〉、〈方〉、〈书〉(〈口〉)的条目就分别表示这个义位内部包含有时代陪义、方言陪义、语体陪义。

其次,这种凸显性还体现在释义中的标志性词语和括注上。如《现汉》对义位中包含时代陪义的旧词语释义中会出现 “旧指”“旧时指”“旧称”“旧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等;对义位中包含情态陪义的词语释义的括注中会出现“多含褒义”“多含贬义”“多含祝福义”“多含讥讽意”等;对义位中包含属性陪义的比喻词语的释义中会出现 “比喻”,它一般出现在释义的正文或括注中。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陪义在《现汉》中都具有凸显性特征,个别类型的陪义是隐含在词语释义中的。比如形象陪义就是伴随词语所指对象的形、色、音、味等存在的,张志毅将形象陪义又分为七种,包括形态形象、颜色形象、声音形象、动态形象、味觉形象、嗅觉形象、触觉形象。我们发现,其中“形态形象”“动态形象”“触觉形象”中的一部分词的释义是带有标志性词语“像”的,其他类的形象陪义是隐含的,在词典中没有被凸显。

(二)陪义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多义词的词义中

通过观察《现汉》的释义我们发现,陪义在多义词中存在的类型是多样的。

以陪义的数量来看,可分为:没有陪义、一种陪义、两种或多种陪义三种类型。 有些词没有陪义,如:“【哀歌】āiɡē①动悲哀地歌唱:俯首~。②名哀伤的歌曲:一曲~。”“哀歌”的义位中不包含陪义。有些词含有一种陪义,如:“【百叶】bǎiyè〈方〉名①千张。②牛羊等反刍类动物的胃,做食品时叫百叶。”“百叶”含有一种方言陪义。有些词含有两种或多种陪义,如:“【卑职】bēizhí名①〈书〉低微的职位。 ②旧时下级官吏对上级的自称。”“卑职”含有语体陪义、时代陪义两种陪义。

以陪义在多义词各义位存在的情况看,又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陪义存在于多义词的某一个义位中,如:“【暗室】ànshì名①有遮光设备的房间。②〈书〉指幽暗隐蔽的地方;没有人的地方:不欺~(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昧心事)。 ”

第二类,陪义存在于多义词的两个或多个义位中。这一类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相同的陪义存在于两个或多个义位中,如:“【比年】bǐnián〈书〉①名近年:~以来,缠绵病榻。②副每年;连年:~五谷丰登。‖也说比岁。”“【草鸡】cǎojī①名土鸡(。 ②〈方〉名母鸡。 ③〈方〉形软弱或胆小畏缩。”另一种情况是,不同的陪义存在于两个或多个义位中,如:“【长年】chánɡnián ①副一年到头;整年:~在野外工作。②〈方〉名长工。③〈书〉形长寿。”还有一种情况是,不同的陪义存在于同一个义位中,如:“【垫背】diànbèi〈方〉①(-∥-)动比喻代人受过:太冤枉了,这不是拉我~吗!②名指代人受过的人:让一个无辜的人做~,太不应该了。”“垫背”的第一个义位兼含方言陪义、属性陪义两种陪义。

第三类,陪义不存在于多义词的任何一个义位中。这一类情况前面已经有所提及,就是有些词没有陪义的情况。

(三)语素义不同程度地对应于多义词的各个义位所包含的基义

《现汉》的释义以语素(或字)为释义基点,因此对于多义词或单义词的释义而言,必不可少地关照到语素义(或字义)的部分。多义词的词义及与之相关的语素义之间的关系也必然会作为一个方面纳入到对多义词释义的整体考察中去。符淮青(1981)认为“考察合成词的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这种考察有两个条件:①各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已作出归纳。②词义已作出较好的解释。”[11](P98-110)《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一部久享盛誉的权威性语文词典,在对现代汉语词义、语素义的解释方面所体现出的严密性、准确性、科学性是值得信赖的。因此这部分我们在运用词汇语义学理论的同时,兼顾多义词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的方面对多义词释义特点进行考察。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汉》中多义词的构成成分语素义与整个多义词所包含基义的相关内容的对应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以构成多义词的语素看,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其中一个语素义可以在多义词的义位包含的基义中找到对应的内容。 如:“【白菜】báicài名①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花淡黄色。是常见蔬菜。品种很多,有大白菜、小白菜等。②专指大白菜。”“白菜”中“白”的语素义在整个词的义位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

第二类,两个语素义都能在多义词包含的基义中找到对应的内容。如:“【暗处】ànchù名①光线不足的地方;黑暗的地方:纸上写了些什么,在~看不清楚。②隐蔽的地方;秘密的地方:坏人躲在~兴风作浪。”“暗”在《现汉》中的解释为:“暗àn①形光线不足;黑暗(跟“明”相对,下②③同)②隐藏不露的;秘密的③糊涂;不明白④形(颜色)浓重,不鲜明。”“暗”的语素义“光线不足;黑暗”“隐藏不露的;秘密的”可以在“暗处”的义位中找到对应的内容“光线不足的,黑暗的”“隐蔽的,秘密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类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两个语素义都能在多义词包含的基义中找到对应的内容,但其中一个语素义不是完全地和多义词包含的基义对应,而是与和它(这个语素义)相近或相关的词语对应,如:“【背运】bèiyùn①名不好的运气:走~。②形运气不好:总不来好牌,真~。 【悲歌】bēiɡē①动悲壮地歌唱:慷慨~|~当哭。 ②名指悲壮的或哀痛的歌:一曲~。”

“背”在《现汉》的解释之一为:“背 bèi⑩形不顺利;倒霉:手气~。”我们在“背运”的义位中可以找到与“背”的这一语素义对应的意义相近词语“不好(的)”。“悲”在《现汉》的解释为:“悲 bēi ①悲伤:~痛|~喜交集。 ②怜悯: 慈~|~天悯人。”这两个语素义都不能完全对应于“悲歌”义位中“悲壮”的意思,但是“悲”的第一个语素义“悲伤”还能间接地和与它意义相关的“悲壮”相对应。因此我们把这种情况也归在第二类里。

第三类,两个语素义都不能在多义词包含的基义中找到对应的内容。如:“【白虎】báihǔ名①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的统称。②道教所奉的西方的神。”

以与语素义对应的整个多义词所含的基义数来看,可以分成以下几类(这个角度的分类情况最为复杂):

如果只有一个语素义可以在多义词的基义中找到对应的内容,其分类情况是:

第一类,一个语素义和多义词的一个基义对应。这类情况比较少见,如:“【茅坑】máokēnɡ 名①〈口〉厕所里的粪坑。②〈方〉厕所(多指简陋的)。”“茅坑”的两个语素只有“坑”的语素义“洼下去的地方”可以间接地和这个词的第一个基义中的“粪坑”相对应。

第二类,一个语素义和多义词的两个或多个基义的内容对应。这类情况也不算多。如:“【急眼】jí∥yǎn〈方〉动①发火;发脾气:人家这么两句话就把你惹~啦?②着急;急:他一~,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急”的语素义“容易发怒;急躁”“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激动不安;着急”可分别和“急眼”的两个基义“发火;发脾气”“着急;急”对应。

第三类,一个语素义不和多义词的任何一个基义中的内容对应。如:“【亮堂】liànɡ·tɑnɡ 形①敞亮;明朗:新盖的商场又高大,又~。②(胸怀、思想等)开朗;清楚:经过学习,心里更~了。③(声音)响亮:嗓门儿~|清清嗓子,唱~点儿。”“堂”的语素义不能和“亮堂”的任何一个基义的内容相对应。

如果两个语素义都可以在多义词的基义中找到对应的内容,其分类情况是:

第一类,两个语素义和多义词一个基义的内容对应。如:“【蓝图】lántú 名①用感光后变成蓝色 (或其他颜色)的感光纸制成的图纸。②借指建设计划:国家建设的~。”“蓝”“图”的语素义分别和“蓝图”第一个义位所含基义中的“蓝色”“图纸”相对应。 又如:“【白色】báisè①名白的颜色。 ②形属性词。象征反动的:~政权|~恐怖。”

第二类,两个语素义和多义词的两个或多个义位所含基义的内容对应。这类情况较常见,也较为复杂。我们把组成多义词的两个语素分别用A、B代表,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

1.语素A、B同时以单一的语素义对应多义词的两个或多个义位所含基义的内容。 如:“【长篇】chánɡpiān①形属性词。篇幅长的:~小说|~演讲。②名篇幅长的作品(多指小说):这部小说是他创作的第一部~。”这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 A、B 的语素义单一且相同。 如:“【建树】jiànshù①动建立(功绩):~了不朽的功勋。②名建立的功绩:在事业上颇有~。 ”“建”“树”都有“建立”的意思,且与“建树”的义位所含基义中的“建立”对应。

2.语素A、B分别以单一的语素义对应多义词的两个或多个义位所含基义的内容。 如:“【离析】líxī〈书〉动①分离;离散:分崩~。②分析;辨析:~章句。”这里语素A的意义对应的是“离析”第一个义位的基义,语素B的意义对应的是“离析”第二个义位的基义。这种类型还有一种情况是,其中语素B的意义可以对应两个或多个义位所含基义的内容,语素A的意义只对应一个义位所含基义的内容。如:“【毛片】máopiàn名①指拍摄后未经加工的影视片。②指带有淫秽内容的影视片。”

3.语素A、B同时以多种语素义对应多义词的两个或多个义位所含基义的内容。如:“【破获】pòhuò动①破案并捕获犯罪嫌疑人。②识破并获得秘密。”“破”的语素义“使真相露出;揭穿”对应“破获”两个义位所含基义中的“破案”“识破”义,“获”的语素义“捉住;擒住”“得到;获得”分别对应“破获”两义位中的“捕获”“获得”义,这种对应不是直接的,语素义与多义词义位所含基义中的相关部分意义是相近、相关或上下义的关系。

第三类,两个语素义不和多义词的任何一个基义中的相关内容对应。 如:“【牢骚】láo·sāo①名烦闷不满的情绪:发~|满腹~。②动说抱怨的话:~了半天。”

三、结语

本文利用词汇语义学的义位结构理论对多义词的词典释义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现汉》对多义词的释义体现为陪义的凸显、陪义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多义词的词义中,并结合多义词词义与语素义关系方面,发现语素义不同程度地对应于多义词的各个义位所包含的基义。研究深入到了词义的微观世界,有利于全面探索多义词各义位之间的关系及各义位与语素义这两个不同层级语义学单位之间的关系,将多义词的研究在语义学理论的关照下引到更深入、细致的地步。

[1]孙良明.汉语同音词、多义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山东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00).

[2]孙良明.词义和释义[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3]邹酆.论义项的概括与“分合”[J].辞书研究,1980,(4).

[4]杨金华.释义·义项划分·义项排列:上——《现代汉语词典》和《小罗贝尔法语词典》的对比初探[J].辞书研究,1987,(4).

[5]杨金华.释义·义项划分·义项排列:下——《现代汉语词典》和《小罗贝尔法语词典》的对比初探[J].辞书研究,1987,(5).

[6]田兵.多义词的认知语义框架与词典使用者的接受视野——探索多义词义项划分和释义的认知语言学模式 (一)[J].现代外语,2003,(4).

[7]章宜华.多义性形成的认知机制与词典义项的处理——兼谈多义词的语义理据及词典义项的解读 [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3).

[8]杨蔚.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型建构[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9,(2).

[9]王惠.词义·词长·词频——《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多义词计量分析[J].中国语文,2009,(2).

[10]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符淮青.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J].辞书研究,1981,(1).

猜你喜欢
多义词现代汉语词典语素
体认原型范畴视域下多义词延伸及对学科英语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多义词
语素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探究多义词和同别音异义词的区别
现代汉语中艺术类行业语泛化现象研究
浅析俄语同音异义词和多义词的区分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再谈语素
“语素”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