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边界的延伸*

2014-12-04 05:18吴建清
外语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边界隐喻哲学

吴建清

(山东大学,济南 250100;青岛科技大学,青岛 266061)

隐喻边界的延伸*

吴建清

(山东大学,济南 250100;青岛科技大学,青岛 266061)

从语言学到哲学再到科学,隐喻沿着人类的指引一次次延伸着自己的边界。语言学中的诗学和文学隐喻、哲学中的隐喻和真理以及科学隐喻和科学疆域的互动延伸,这些都使隐喻边界得到拓展。隐喻边界的每一次延伸实质上都是人类智慧的自我超越和创生。

隐喻;隐喻边界;哲学隐喻;科学隐喻;动力学

1 引言

通过对近几年国外文献的梳理和研究我们发现,隐喻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受到关注,如基因和进化论科学(Uskokovic 2009, Fern 2009);牙科医学与卫生医学(Pearn 2008,Glenn 2010);护理科学(Greenwood & Bonner 2008);科学伦理(Bölker, Gutmann & Hesse 2008);食品科学和农业(Struik, Yin & Meinke 2008);记忆和心灵(Draaisma 2000, 2009);计算机科学和应用逻辑(Colburn & Shute 2008),等等,可见,科学一次又一次地延伸了隐喻的语用边界。本文认为,隐喻所具有的功能普适性和结构流变性使语言学中的隐喻研究和其他学科中的隐喻研究相互渗透、依赖,隐喻边界的延伸体现人类智慧的自我创生性。

2 奠基:Lakoff

当代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等人开启了认知隐喻研究的大幕,他与哲学家Mark 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1980)一书是一次跨学科的学术探讨。他们认为,隐喻不只是字词的游戏,而是与我们的认知以及思维相关,通过隐喻概念体系我们建构观察、思考、行动的方式。Lakoff还揭示了隐喻思维的普遍性、系统性、概念性以及身体经验在概念形成中的重要性。在《体验哲学》(PhilosophyintheFlesh)一书中,他们提出的体验论至今仍是解释隐喻工作机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Lakoff也因此被称为是“隐喻研究划时代的标志,是开始隐喻认知研究新纪元的人”(王松鹤 2006),他的研究是认知隐喻研究的奠基石。

国内学者就Lakoff对隐喻的分类和分类原则等核心问题作了很多探讨,如束定芳把隐喻分为显性隐喻( 明喻)和隐性隐喻、根隐喻和派生隐喻等几种不同的类别(束定芳 2000)。李福印(2000)、胡壮麟(2004)、蓝纯和顾曰国(2005)、陈家旭(2007)、蓝纯(2008)、吴念阳(2009)等出版专著,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语言学界对隐喻的研究。

在国外,Fauconnier(1997), Fauconnier & Turner(1998),Steen & Gibbs(1999),Neisser(2001),Pragglejaz Group(2007)等提出了概念合成和整合理论,成为学术界的又一焦点。

通过30多年的发展,现代隐喻学突破了传统的隐喻修辞观,实现了隐喻边界的第一次延伸。

3 隐喻和哲学的璧合

隐喻边界的第二次延伸发轫于哲学,哲学与隐喻有着不解之缘。隐喻同哲学一样古老,法国学者丰泰涅(Fontennellel)曾说过,语言越原始越需要隐喻,隐喻从一开始便是哲学的伴侣。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认为“隐喻是哲学的近邻”(德里达 1971),因为用具体的感性之物隐喻抽象的理论远比在纯思辨领域进行抽象论证更容易让人理解。在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与感性世界之间,隐喻必然成为连接二者的桥梁。

哲学的对象是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而隐喻是对绝对本体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最好表征,因为任何一个隐喻表面上都是单一有限的符号形式,但从其意义上看却能激发人类想象的、无限可能性的巨大空间,所以该特质使隐喻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就是隐喻与哲学的内在关联(邵严毅 2008),也正是这种内在关联才能促成二者的璧合。

隐喻是所有语言形态中的“共有因子”,它在各种语言形式中存在,是所有语言的根。哲学想表达模糊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隐喻恰恰是“最让人费解的意义之谜”(利科 2004)。

隐喻能表达真理也与哲学的目标契合。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在其著作《活的隐喻》中曾阐述:隐喻不仅提供信息,而且传达真理。他提出的“隐喻的真理”这一重要概念使哲学界对隐喻的功用有了新认识。

然而,在哲学那里隐喻起初没有这种待遇,柏拉图把修辞学作为哲学的敌人。他声称, 修辞不利于探索真理,修辞是产生错觉和假相的艺术,是以精巧的方式守护谎言和虚伪的世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这个激烈反对修辞的人恰恰是最善于利用修辞手法的人,这也许是由于他坚信, 如果有什么修辞学, 那种修辞学就是哲学(汪堂家 2004)。

后来,尼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罗蒂、利科、德里达等人都对修辞学表现过极大的热忱, 对隐喻问题的关注无疑是产生这种热忱的动力。尼采认为,在语言创立之初隐喻就是沟通事物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隐喻不仅体现语言实体,而且体现人类认识、把握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他说,“真理是什么?一大堆变化不定的隐喻、转喻和拟人用法而已”。伽达默尔甚至断言,“哲学就是修辞学”(同上,2004)。

哲学与隐喻的璧合源于1978年在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以“隐喻:概念的跳跃”为题的会议,保罗·德曼、戴维森、利科等著名哲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他们选择“隐喻”这个原本属于修辞学领域的论题展开讨论,究其原因,隐喻“渗透到语言活动的各个领域, 它从话语的修饰边缘地位过渡到了对人类思维活动理解的中心地位”(Sacks 1978)。至此,隐喻不仅是修辞学、语言学和诗学的中心问题, 而且也成了哲学、心理学、语义学、逻辑学等学科无法回避的问题。隐喻与多学科相关,但主要是哲学,正是在哲学这里,隐喻边界开始了第二次延伸。

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哲学形态,但人类并没有为表达哲学思想准备好一套特殊的语言,于是隐喻以其诠释的功能再次进入哲学的视野。

隐喻是人类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人类语言的发展始终是根据人们表达方式而不断发展演变的。语言系统根据表达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日常语言、诗歌语言和科学语言。其中,日常语言是人类最本初的语言形态,而科学语言及诗歌语言是日常语言的变体。但迄今人类的语言系统中还未分化出“哲学语言”这一类别,而既有的3种语言不能完成表达哲学思想之重任。在以日常语言去解释哲学或表达哲学思想时,哲学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哲学家眼中的世界并非日常的经验世界,因此,日常语言表达必然使哲学表达陷入困境,科学语言和诗歌语言亦难担此重任。哲学与自然科学一样诉诸理性并具抽象性,两者所言的“抽象”指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哲学的“抽象”严格地说是一种“无象”,科学语言怎能表达无象的哲学世界。此外,科学语言追求准确、明晰,而哲学恰恰关注一种无规定性、充满模糊和不确定性的世界,借科学语言表达哲学思想同样尴尬。诗歌语言是藐视一切逻辑语法的无“理”之言,其根本目的和功用就是抒发感情,异于哲学的说“理”。

足见,日常语言、诗歌语言和科学语言这3种语言都不适宜表达哲学,于是隐喻应哲学表达需要重新进入当代哲学视野,因为当代哲学关注的是对话和理解。哲学的边界拓展到小说、诗歌等诸多领域,其追求一种平等意义上的对话哲学和理解哲学。当代哲学大胆除去理性的面纱,坚信在哲学逻辑的空间和概念辨析的论证认知模式之外,隐喻也可以编织信念之网。这样,隐喻助力哲学走进平民时代。

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不同的表征方式所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文本决定不同的解读方式。如果说解读科学文本须要理解的话,那么,解读诗歌文本则需要领悟。顾名思义, 理解就是据理了解,关键在于一个理字,应该是“可理喻”的。与此不同, 领悟则是指直觉式的把握, 它表现为一种超逻辑的直觉过程,是一种“不可理喻”的洞见,解读隐喻, 是一种意义的生成。对隐喻符号的领悟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并不存在一个逻辑上的通道。所以,隐喻解读只能诉诸领悟,隐喻的这种哲学传承完成了隐喻边界的第二次延伸,隐喻在哲学那里走得更远。

4 隐喻表征科学的流变

奎因在《关于隐喻的附言》中说,隐喻虽然是在娱情悦性的散文和高度诗意化的艺术中繁荣起来的,但它在科学和哲学正在扩大的边缘地带也显得生机蓬勃。

不管是在哲学语言里还是在科学语言中,隐喻都是“语言和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隐喻是先于字面语言而存在的”(Hesse 1993) 。

作为“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之一”(Brown 1995),海西十分重视表征隐喻流变的隐喻革命,十分强调科学发展中隐喻的地位。库珀(David E. Cooper)也认为隐喻话语在时间和逻辑上都先于字面话语,隐喻地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对科学理论做重新解释和描述被海西完全看做是一种“隐喻重描”(metaphoric redescription)。

在海西对隐喻重描的论述中,她区别了解释的首要系统和次要系统。前者指的是有待解释的对象域,后者指的是描述,描述的方式或借助观察语言或借助理论语言。在描述有待解释的对象域过程中隐喻介入,通过隐喻的手段重新描述科学理论中有待解释的对象域。海西甚至认为,“一个强大的科学隐喻极有可能会促发一场潜在的科学流变和革命,可以认为科学革命就是一种科学范式的隐喻革命”(Hesse 1980)。

科学中的隐喻使用起初并非被认为是逻辑上的一种必然。因为和科学理论的硬性相比,隐喻表达往往被视为是软性的,这种理论的软性并非源自科学家们浪漫的诗学主义情怀,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实主义策略。因为有时候对理论陈述最适合的表达方法只有隐喻。即在科学表达中隐喻修辞的使用成为逻辑上的一种必然。

隐喻通过整合传统概念架构中的各种元素、新旧概念之间和新旧理论间的链接起承与概念转合, 从而再概念化;此外是再语境化,即在由已知语境到未知语境的语境传递中,相同概念因语境变换而趋于不同。“也就是说, 科学理论的发展是由科学隐喻历时地‘再语境化’所推动的,‘再语境化’的过程就是新旧隐喻交替的过程。”(郭贵春 安军 2003)。

在隐喻的科学流变中,新知识的传达或新概念的提出都基于某种语言构架,当传统语汇无法表达新理论或新概念时,这种语言框架就需要重新建构,相关概念就需要在新的语言架构中得以重建,即再概念化,隐喻在概念转换升级中拓展认知边界。

在隐喻的科学流变中,还体现出意义映射功能,即隐喻在各种不同的科学理论之间进行传承与映射,使科学理论一直保有某种开放性和活力。科学理论和它所处的社会语境映射互动, 科学理论话语与非科学话语的概念难以厘清,前者易受到后者的侵染和磨蚀,从而使科学理论与非科学理论间产生映射互动和反照作用。可以说,隐喻在科学话语和非科学话语间充当改换和转合的媒介。隐喻不再仅仅表征单维的自然事件, 而是多维地表征社会的、文化的、认知的对象,从而创制新的科学理论,助推科学的流变。

隐喻的科学流变最后还体现为理论建构功能,理论建构隐喻是“在某个科学理论的语言学架构中无以替代的部分,至今尚无恰当准确的诠释, 但这个理论建构隐喻可通过专业术语的引入来指称未被揭示的未知世界”(Boyd 1993)。这种隐喻在搭设理论构架、建构概念基础时的特征被波义德称作是归纳的“无限开放性”(open-endedness) ,正是这种无限的开放性使隐喻得以全面表征科学的流变。

5 科学隐喻:动力学

在隐喻表征科学的流变中,在新旧隐喻交替转换机制中,科学呈现出一种对隐喻的表达性依赖。但以精确化示人的科学缘何颠覆性地依赖隐喻表达,其原因在于科学隐喻所具有的3大特征,它们使隐喻边界再一次延伸。

5.1 科学隐喻的意向性特征

科学隐喻的本质内涵和基本内容是由其发明者的原始意向所直接地限定的,科学隐喻的发明者或言说者的意向在决定性的意义上构成相关科学隐喻的指称,科学隐喻的成功交流则是其实现并被接受的实践过程,即意向性扩散的统一。这里所说的科学隐喻的意向性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建构,隐喻的语言形式是主体特定意向性的一种表征,它较之于一般隐喻的意向性更为鲜明。

5.2 科学隐喻的语境化特征

科学隐喻的本质内涵远远超越单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范围和界域,隐喻所具有的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其对于语境的依赖性。科学隐喻的语境化特征是隐喻语形、语义和语用的统一,科学隐喻的语言学形式本身构成其最小的科学语境,而这种科学隐喻的语境化构成一种动力。

科学隐喻的语境化过程是不断深入的,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再语境化”。科学隐喻语境化的结果是形成新的语境,并使该隐喻成为新的语境的构成性条件。因此,科学隐喻语境化的结果表现为新、旧隐喻,死、活隐喻的交替发展过程,从而展现出推动科学理论发展的动力学特征,正是这个动力学特征使隐喻的边界拓展成为可能。量子理论在科学史上的出现标志着物理学科乃至整个自然科学最为重大的革命性成果。实际上也标志着一种新的科学范式的产生, 而这种科学范式是以量子的概念隐喻为基础的。同样,新的科学隐喻的产生直接推动科学理论的流变和科学隐喻的发展。

科学隐喻的动力学特征还体现在隐喻解释的不可穷尽性, 这与科学理论无止境的发展趋向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科学边界的拓展使科学隐喻的边界随之改变。

科学隐喻的动力学特质使隐喻的边界延伸到很多科学领域,如计算隐喻学研究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刘乃实甚至把计算隐喻学叫做“行走在第三条道路上”的隐喻研究(刘乃实 2007)。这里说的第三条发展道路是真对现代隐喻学的概念隐喻派和概念整合派而言的。计算隐喻学作为现代隐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语言学、人工智能和隐喻学各领域交叉渗透的产物,其学科性质属于技术性的隐喻建模和应用,其宏观目标是用计算机模拟隐喻的工作机制,将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模型化。

6 结束语

隐喻边界扩展到了计算语言学,还扩展到了本文最初所提及的诸多领域,至此可以肯定地说,科学又一次延伸了隐喻的边界。基于科学隐喻的动力学特征,其边界的延伸还在变化,变化有3种趋势。第一种是隐喻之外无他:没有边界,无边无尽,乔姆斯基就曾把隐喻说成是全能式的,他把隐喻的疆域无限扩大;第二种是隐喻是一个“全息元”;第三种是隐喻死了:隐喻不再是隐喻。对此,学界观点纷呈,英国的霍布斯坚持认为,隐喻对于精确理解是一种障碍。美国的布莱克却提出,隐喻不仅是对标准理论化的刺激,而且是达成洞见的一种特殊模式。隐喻标准的这种游移使隐喻边界一再延伸,而每一次延伸实质上都是人类智慧的自我超越和创生,这种“智慧超越”去往何处必将引起更多的思考。

陈家旭. 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M]. 北京:学林出版社, 2007.

杜威·德拉埃斯马. 记忆的隐喻——心灵的观念史[M]. 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9.

郭贵春 安 军. 隐喻与科学理论的陈述[J].社会科学研究, 2003(2).

何中华. 隐喻与哲学的表征方式[J]. 学术研究, 2001.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库珀. 隐喻[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蓝 纯 顾曰国.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蓝 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李福印. 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4).

利科. 活的隐喻[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1).

刘乃实. 行走在第三条道路上的隐喻研究——计算隐喻学刍议[J]. 外语学刊, 2007(4).

邵严毅. 哲学与隐喻的不解之缘[J]. 社会科学家, 2008(4).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王松鹤. 隐喻研究的划时代标志——莱考夫和约翰逊[J]. 外语学刊, 2006(3).

汪堂家. 隐喻诠释学:修辞学与哲学的联姻——从利科的隐喻理论谈起[J]. 哲学研究, 2004(9).

吴念阳. 隐喻的心理学研究[M]. 上海:上海世界书局, 2009.

德里达. 白色神话学[J]. 修辞学与哲学、诗学, 1971(5).

Bölker, M., Gutmann, M. & Hesse, W. Information: A Universal Metaphor in Natural and Cultural Scienc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AssessmentandEthi-csofScience, 2008(5).

Boyd, R. Metaphor and Theory Change: What is “Metaphor” for?[A]. In A. Ortony (ed.).Metaphorand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Brown, S., et el.BiographicalDictionaryofTwentieth-CenturyPhilosophers[Z]. London: Routledge, 1995.

Colburn, T.R. & Shute, G.M. Metaphor in Computer Science[J].JournalofAppliedLogic, 2008(2).

Draaisma, D.MetaphorsofMemory:AHistoryofIdeasabouttheMind[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2009.

Fauconnier, G.MappingsinThoughtand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Fauconnier, G. & M. Turner.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 [J].CognitiveScience, 1998(3).

Fern, E.-B. Opinion — Dumping Dawkins — The Selfish Gene Metaphor is not Helping Us Understand the Nuances of Evolutionary Science[J].NewScientist, 2009(2).

Glenn, R. It’s not Rocket Science: Rethinking our Metaphors for Research in Health Education[J].MedicalE-ducation, 2010(119).

Greenwood, J. & Bonne, A. The Role of Theory — Constitutive Metaphor in Nursing Science [J].NursingPhilosophy, 2008(9).

Hesse, M.RevolutionsandReconstructionsinthePhilosophyofScience[M]. London: The Harvester Press, 1980.

Hesse, M. & Arbib, M.A.TheConstructionofRealit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Hesse, M., et al.KnowledgeandLanguage:MetaphorandKnowledge[M]. Dordrecht/Boston/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3.

Lakoff, G. & M. 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Lakoff, 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Lakoff, G. & M. Johnson.The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Neisser, J. Review of Lakoff et al.: The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J].Language, 2001(1).

Pearn, J. Enduring Symbols of Dentistry: International Metaphors of Dental Science[J].BritishDentalJournal, 2008(11).

Pragglejaz Group. MIP: 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etaphorically Used Words in Discourse [J].MetaphorandSymbol, 2007(1).

Sacks, S.OnMetaphor[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Steen, G. & R. W. Gibbs, Jr.MetaphorinCognitiveLinguistics[M]. Amsterdam: Benjamins, 1999.

Struik, P. C., et al. Plant Neurobiology and Green Plant Intelligence: Science, Metaphors and Nonsense[J].JournaloftheScienceofFoodandAgriculture, 2008(88).

Uskokovic, V.On Science of Metaphors and the Nature of Systemic Reasoning[J].JournalofGeneralEvolution, 2009(65).

【责任编辑王松鹤】

〇整合性研究

编者按:自德·索绪尔开创结构主义语言学以来,世界各国语言学家从语言的各种不同维度出发或者专注于语言的不同侧面展开自己的研究,并且获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整体性是语言和语言学得以存在的前提。所以,整合语言和语言学现有局部研究成果,就成为洞悉语言本质、存在机制和有效推动语言学发展最迫切的任务。于是,本刊开设“整合性研究”栏目,旨在加快中国语言学内涵式发展和国际化的进度。

TheExtensionofMetaphor’sBoundaries

Wu Jian-q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From linguistics to philosophy then to the science, under the guidelines of the human being, metaphor repeatedly has extended its own boundaries. All the metaphors of poetry and literature in linguistics, the truth and the metaphors in philosophy, together with the interactive extension of scientific boundaries, have extended and developed the metaphorical boundaries in turn. Every extension of metaphor’s boundary is essentially self-transcendence of human wisdom.

metaphor; metaphor’s boundary; philosophical metaphor; scientific metaphor; dynamics

H0-05

A

1000-0100(2014)01-0042-5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社会学中的建构主义思潮研究”(10BSH005)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盖然率、精密阶与接近度——新闻英语语义制约”(11YJC740111)的阶段性成果。

2013-01-24

猜你喜欢
边界隐喻哲学
守住你的边界
突破非织造应用边界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菱的哲学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红楼梦》饮食中的隐喻
小包哲学
人蚁边界防护网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