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霉素眼膏对胃肠减压患者鼻咽舒适度的影响

2014-12-04 11:47张锦莲张柳华杨璐晖曾芝云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29期
关键词:眼膏金霉素鼻咽

张锦莲 张柳华 杨璐晖 曾芝云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临床治疗护理的重要手段,是通过引流胃肠内容物和气体,解除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改善胃肠壁肌肉的张力和血液供应,有利于切口愈合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绝大多数患者在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会出现鼻咽喉部不适、疼痛、口腔溃疡、声音嘶哑等,部分患者因不适感觉而不配合治疗,甚至出现自行拔管现象,严重者影响治疗和术后恢复[1]。为了降低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的不适感觉、减少鼻腔黏膜损伤,促使患者配合治疗,本科在留置胃肠减压管的患者使用金霉素眼膏鼻腔局部用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0月本科留置胃肠减压管的182例患者,入选标准:(1)意识清楚,沟通无障碍;(2)置管前经检查无口腔、鼻腔及呼吸道疾病。(3)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112例,女70例,年龄19~92岁,平均(54.02±11.24)岁,留置胃肠减压管天数3~15 d,平均(7.32±2.04)d。疾病类型包括肠梗阻、胃穿孔、结直肠癌、胆总管结石、胃癌、胃溃疡、急性胰腺炎等。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和干预组9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基础疾病、胃管留置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插胃管技术规范、采用16号的硅胶胃管实施留置胃肠减压管术。对照组在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进行口腔护理,2次/d;漱口液漱口,3次/d;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双侧鼻腔,2次/d。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生理盐水清洁鼻腔后,把盐酸金霉素眼膏(北京双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2.5 g/支)约2~3 cm挤在棉签上,使金霉素眼膏均匀覆盖于棉签上(避免棉絮直接与鼻腔接触导致患者鼻腔发痒、出现打喷嚏等不适反应),然后用棉签在留置胃管侧鼻腔四周均匀涂抹,2次/d。在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每天对患者进行鼻咽部舒适度的评估,并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管接受程度的调查。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定期评估并记录患者不适发生程度:0度:无不适;Ⅰ度:患者鼻咽部干燥不适;Ⅱ度:患者鼻部疼痛,伴或不伴鼻咽部干燥;Ⅲ度:患者鼻咽部红肿、鼻咽黏膜出血、口腔炎、咽部有脓苔及声音嘶哑等[2]。(2)调查患者对胃肠减压管的接受程度,分为三种。良好:接受胃管;一般:希望拔除;差:强烈要求拔管或自行拔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鼻咽部不适程度的比较 干预组的鼻咽部不适发生率67.40%(62/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67%(8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04,P<0.01),见表1。

2.2 两组胃肠减压管接受程度的比较 干预组对胃肠减压管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8,P<0.01),干预组无1例出现自行拔管现象,见表2。

3 讨论

舒适是人类的需求,从南丁格尔时期开始,舒适便是护理所追求的理想结局和目标,被看作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的标准之一[3]。在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如何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痛苦,最大限度地增加舒适度,使其接受并保持留置、配合治疗,促进患者顺利康复,保持相对舒适是关键。

表1 两组鼻咽部不适程度的比较 例(%)

表2 两组胃肠减压管接受程度的比较 例(%)

留置胃肠减压管可导致患者鼻咽部不适。胃肠减压管通常经由鼻腔插入,经过鼻咽部、食道,进入胃内。鼻腔常年与外界相通,鼻腔内黏膜菲薄,血管丰富、位置表浅。随着吞咽动作与体位改变,胃管易出现上下移动,对咽喉部产生机械性刺激,压迫、摩擦鼻咽喉黏膜,可引起鼻腔、咽喉红肿、干燥、疼痛,甚至发生出血现象[4-5]。为使胃肠减压达到最佳效果,一般采用管道直径达0.6 cm的16号胃管进行负压引流,而鼻腔最狭窄部位约为1.0~1.5 cm,置管后鼻咽部被扩张,胃管接触鼻黏膜面积增大,更增强了胃管对鼻咽喉黏膜的异物刺激[6]。在胃肠减压管期间需严格禁食、禁饮,鼻咽、口腔湿润度不足,患者自觉鼻腔不畅、咽喉部疼痛,部分患者甚至不自觉地张口辅助呼吸,易引起鼻腔干燥并产生痂皮。据陈赢[7]、梁杏菊等[8]、吴春妹[9]的研究,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期间咽喉部不适、疼痛的发生率高达100%,与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鼻咽部不适发生率96.67%比较差别不大。由此可见,留置胃肠减压管患者鼻咽部不适广泛存在。

金霉素眼膏的作用:金霉素眼膏主要成分是金霉素,辅料含有液状石蜡和凡士林,具有消炎、保湿、润滑的作用,涂抹后可使皮肤保持长时间的润滑,减少摩擦[10-11]。在临床上使用广泛,被吴福丽等[12]、何庆文等[13]、易凤琼等[14]、王义芳[15]学者分别应用于唇裂术后伤口、鼻腔术后伤口、手术患者皮肤保护、全身麻醉后眼暴露性角膜炎的预防等方面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金霉素眼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鼻咽部不适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笔者在胃肠减压患者中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内痂皮后,再用金霉素眼膏涂抹于鼻腔四周,使金霉素眼膏能够附着于黏膜,保证有效的吸收面积,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起到防止局部黏膜干燥脱水导致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和减轻疼痛的作用[16]。金霉素眼膏价格低廉,鼻腔局部用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使用安全,患者乐于接受。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鼻咽部不适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胃肠减压管的治疗接受程度明显增加,自行拔管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在患者使用金霉素眼膏鼻腔局部用药中,有4例患者在鼻腔用药后2 min内出现咽部有异味感,持续时间约1~2 min,其余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注意的是,金霉素眼膏致患者局部过敏偶有发生[17-18],虽未出现严重全身反应,但为安全起见,在使用前应询问药物过敏史,如有金霉素过敏者禁用。

综上所述,在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使用金霉素眼膏进行鼻腔局部用药能预防和减轻患者鼻咽部不适,满足了患者舒适护理的需求,达到人性化护理的目的,可在留置胃肠减压患者中推广使用。

[1]李兴华.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应用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前期准备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5):102-104.

[2]张利红,成沛玉.2种胃管留置护理法对喉癌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7(9):96-98.

[3]Kolcaba K Y,Kolcaba R J.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comfort[J].J Adv Nurs,1991,16(11):1301-1310.

[4]鄢海霞.一次性头皮针在胃管注入石蜡油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0(18):104.

[5]祁佩娟.舒适护理在急诊胃管留置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6(28):51-52.

[6]皮大鸿,韦衡秋,吕艳,等.不同型号胃管留置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舒适度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1):126-127.

[7]陈赢.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219-220.

[8]梁杏菊,李艳芬,惠珍.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海南医学,2010,21(17):149-150.

[9]吴春妹.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江西医药,2008,43(1):75-77.

[10]王义芳.金霉素眼膏对全身麻醉后眼暴露性角膜炎的预防作用[J].上海护理,2011,11(3):66-67.

[11]叶青,利丽华,叶文静.赛肤润预防长时间脊椎手术皮肤压疮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9):1432-1433.

[12]吴福丽,尹理华.金霉素眼膏在唇裂术后伤口处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2,36(11):852-853.

[13]何庆文,林大梁,袁小兰,等.鼻中隔术后应用金霉素眼膏行鼻腔换药65例临床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26(5):524-525.

[14]易凤琼,闵苏,刘新伟,等.金霉素眼膏在全麻俯卧位手术患者皮肤保护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32):3387-3388.

[15]王义芳.金霉素眼膏对全身麻醉后眼暴露性角膜炎的预防作用[J].上海护理,2011,11(3):66-67.

[16]黄爱玲,罗银卿.龙血竭联合金霉素眼膏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4):46-47.

[17]昌明,李秀军.金霉素眼膏致眼局部过敏1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0):62.

[18]夏冬萍.金霉素眼膏引起眼过敏反应一例[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0,10(3):303.

猜你喜欢
眼膏金霉素鼻咽
幼儿罕见鼻咽部异物1例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自体血清联合糖皮质激素眼膏治疗非感染性角膜疾病的疗效观察
小儿鼻出血,抹点金霉素眼膏
不同金霉素预混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中金霉素浓度的影响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鼻咽顶后壁增厚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饲料级金霉素新品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