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综合征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前后心肌酶、BNP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4-12-04 11:54尉飞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9期
关键词:脑心达拉自由基

尉飞

脑心综合征(CCS)主要由急性脑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脑卒中等引起,急性脑病及脑外伤累及脑干自主神经、下丘脑等引起类似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内膜下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症状,这些情况统称为脑心综合征。当患者脑病病情平稳或者好转时心脏症状逐渐减轻、好转甚至消失。依达拉奉是新型神经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保护脑组织,阻止患者脑水肿、脑梗死病情进展,对患者脑细胞有显著保护作用。国内外有研究显示其对脑卒中患者心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是相关研究还较少。因脑梗死等引起的心律失常等心功能损害是导致急性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还是中远期预后不良的先兆,所以,研究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治疗必要且迫切[1]。为分析脑心综合征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前后心肌酶、BNP水平变化及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心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临床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心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头颅CT、临床症状与体征等),以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为主,合并有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无心脏病史、心肌酶与BNP(血浆脑钠肽)改变,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失访患者。8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4~75岁,平均(53.7±5.2)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4.32±10.07)分;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5岁,平均(53.3±5.4)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2.29±10.33)分。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给予相同常规治疗,包括呼吸循环支持、营养脑细胞、活血化瘀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对颅内压过高者降压治疗,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改善微循环,给予低流量吸氧,实施心电监护,控制输液量与输液速度,并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供情况,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相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42)30 mL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混合静脉滴注,2次/d,以2周为一疗程。

1.3 疗效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临床总有效率、心肌酶(以血清AST、LDH、CK、CK-MB为主)和BNP变化。临床疗效判定根据患者治疗中呼吸频率、肺部干湿啰音、心电图、心肌酶、BNP改变和胸痛、气促等症状制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指标,总有效=显效+有效。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心电图恢复正常,心肌酶与BNP水平恢复正常,症状与体征好转或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心电图、心肌酶、BNP水平、症状与体征均得到改善,有所好转;无效:不符合以上两种判断标准,病情加重或恶化等。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2.5%,显著高于对照组5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心肌酶和BNP指标对比情况见表2。研究组患者心肌酶指标(AST、LDH、CK、CK-MB)、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例(%)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酶和BNP指标对比情况(±s)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酶和BNP指标对比情况(±s)

组别 AST(IU/L) CK(IU/L) CK-MB(IU/L) LDH(IU/L) BNP(pg/mL)研究组(n=40) 68.09±13.58 88.73±27.51 38.37±9.06 283.10±19.69 787.68±512.62对照组(n=40) 136.22±18.01 349.55±30.68 84.93±19.86 422.17±30.15 2011.27±421.06 t值 7.915 18.061 4.319 3.006 9.87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脑心综合征是由多种脑病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害,主要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内膜下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症状为主,会导致患者血浆心肌酶活性升高,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猝死。目前临床确诊脑心综合征的公认标准是患者患病前无任何冠心病史及心电图异常改变,脑卒中发作时伴有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等症状以及相应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和心肌酶谱改变,且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变化与卒中症状的变化正相关,而逐渐恢复正常或遗留轻度异常。作为急性脑卒中较为典型的临床并发症,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较为复杂,目前公认的是其发生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边缘系统、丘脑下部等高级自主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和神经体液调节紊乱有关[2]。脑卒中患者还会因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和神经障碍等加重脑部缺氧症状,导致自由基大量增加引起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继而出现心电图改变,所以,心脑作为重要靶器官是损伤较为严重的两个典型部位。

心肌酶是广泛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等,一旦心肌出现损伤或坏死会加速这些酶的释放致使血清中浓度升高,因此,临床中通过监测心肌酶水平高低变化可有效指示心肌损害情况,尤其是CK-MB、LDH特异性最高,可有效指示患者心肌健康状况[3]。BNP脑钠肽主要来源于心室,其含量与心室压力、呼吸困难等调节系统状况相关,心室压力升高和体积增大都可导致血浆BNP的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室扩张和压力超负荷呈正比,因此,可用于判断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病情及预后[4]。BNP本身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细胞增殖作用,因此是心衰和左心室功能障碍判断的标志物,对提示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本次治疗研究中对脑心综合征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效果的评价就以心肌酶和BNP含量为主,心肌酶指标越高显示心肌损害越重,BNP水平越高显示心力衰竭情况越严重,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水平差异显著,应用依达拉奉的研究组两者水平均较低,意味着其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症状较轻,证实了依达拉奉的显著治疗效果。

依达拉奉是新型神经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可抑制缺血病灶和再通部位OH的产生与扩散,减轻脑水肿症状,抑制神经细胞内皮损害,保护脑组织,其还能够刺激前列腺素的生成,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在梗死急性期应用可抑制梗死病灶周围血流量的减少,阻止患者脑水肿、脑梗死病情进展,减轻神经缺损症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损伤,并且对患者凝血系统无异常影响,出血风险小,安全可靠[5-9]。作为临床中治疗脑卒中的典型药物,依达拉奉可显著降低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肌酶与BNP水平,改善心肌损害、心力衰竭等症状,提升预后。这主要是由于心肌正常代谢时会产生氧自由基,其可作用于生物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氧化反应损伤细胞膜,致使Ca2+进入细胞内造成钙超负荷和致死性损伤。脑心综合征患者机体中自由基大量增加会导致心肌氧化损伤,而依达拉奉可抑制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发挥其保护心肌的作用,改善机体内心肌酶与BNP水平,减轻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症状,因而在脑心综合征患者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应用,对于提升患者预后、控制病情进展有良好效果[10-12]。其中本次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所采用的即为依达拉奉,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2.5%显著高于对照组5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肌酶指标(AST、LDH、CK、CK-MB)、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意味着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等情况比对照组稍轻,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显示出依达拉奉在其临床中的应用优势,因此足以明确看出依达拉奉在脑心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依照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体现出依达拉奉对患者心肌酶、BNP水平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还能够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良好的改善,改善预后。正常的心肌代谢能够导致H2O2、O-2以及OH等一些高活性物质的产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氧自由基,其对于生物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所导致出现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明显作用,导致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产生,对细胞膜差生损害,最终致死细胞。通常情况下人们体内所存在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自由基反应酶系统,其中包括SOD、GSH2 PX等,可以对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的动态平衡进行良好的维持,以免自由基出现损伤。其中在CCS的时候,可以进一步大量的增加机体中的自由基,导致心肌过氧化损伤,因此依达拉奉能够对自由基进行清除,同时还能够在CCS患者治疗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其能够通过其作用机制对氧化应激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且还能够对线粒体功能途径进行改善,对其心肌保护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同时在相关报道中有称,依达拉奉能够对心脏组织的活性氧进行良好的清除,同时对压力负荷诱导左心室肥大进行良好的改善[13-15]。再加上本文对这一研究观点也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资料。

综上所述,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肌酶与BNP水平显著降低,可改善心肌损害与心力衰竭等症状,改善预后,有较高应用价值。

[1]魏硕.依达拉奉对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脏功能损害的治疗作用[J].海峡药学,2011,1(9):152-154.

[2]张鲜红.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124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4,2(3):65-67.

[3]魏月.脑心综合征的研究现状[J].西南军医,2014,3(1):49-51.

[4]许剑卓.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4(17):34-35.

[5]焦慧娟.62例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5(23):643-644.

[6]李宏治,张宝成,钟志越.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6(5):416-417.

[7]董宏,王勇强,赵桂森,等.磷酸肌酸在急性脑损伤患者脑心综合征防治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7(12):79-80.

[8]周红.醒脑静治疗老年脑出血所致脑心综合征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8(18):4086-4087.

[9]张呈祥,侯明,鲍海咏,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脑心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2,9(24):2516-2517.

[10]魏健,王海亮,赵红梅,等.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0(2):138-139.

[11]吴生兵,何光远,周美启,等.电针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1(5):639-642.

[12]陈晓青,杨凡,荣培娟.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10,12(11):2042-2044.

[13]孙智善,孟然,冯兴中,等.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3(11):4701-4703.

[14]刘学强,窦德才,苟晓,等.红花黄色素治疗颅脑外伤后脑心综合征52例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4,14(3):421-422.

[15]乔松,王立羽,高金霞.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后脑心综合征发生相关因素:附243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2,15(8):63-65.

猜你喜欢
脑心达拉自由基
脑心健康管理师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全程管理的效果观察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搭建平台实施好中医药现代化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脑心清片中6种黄酮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