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餐厨剩余物、餐厨剩余物饲喂肉仔鸡有效性安全性试验

2014-12-04 03:56梅宁安刘自新金彧如丁建宁陈桂芬
饲料工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仔鸡餐厨肉鸡

梅宁安 刘自新 金彧如 丁建宁 陈桂芬

(1.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有限公司),宁夏银川 750002;2.银川保绿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宁夏银川 750001;3.宁夏朔方牧源牛羊饲料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宁夏银川 750002)

餐厨剩余物,又称餐厨废弃物、餐厨垃圾,包括餐饮单位、集体食堂、居民家庭等产生的厨余垃圾、剩菜剩饭(俗称泔水)、过期食品及废弃食用油脂等,主要化学成分有淀粉、蛋白质、脂类、纤维素和无机盐;水分含量不等,通常达60%以上。长久以来,各地都存在着用餐厨废弃物直接作为禽畜饲料和非法提炼地沟油乱象,对城市环境和群众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我国13亿人口饮食消费量巨大,餐厨废弃物按每人每天大约0.1 kg计算,一年至少在5 000万吨以上,这相当于3 500万亩玉米的能量产出和3 000万亩大豆的蛋白质产出。此外,餐厨废弃物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垃圾中所占比例:北京37%、天津54%、上海59%、沈阳62%、深圳57%、广州57%、济南41%。与其它垃圾相比,餐厨废弃物具有含水量、有机物含量、油脂含量及盐分含量高,营养元素丰富等特点,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

对待餐厨剩余物应该采取的对策是,一方面整治规范,严厉打击非法养殖和非法提炼,加强运收管理,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科学处理和使用的方法,使之变废为宝,既解决了餐厨剩余物造成危害的问题,又为养殖业找到急需营养丰富的饲料原料。

本试验以寻求对餐厨剩余物的科学合理利用为出发点,以探索餐厨剩余物利用处理的途径和方式、推动城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等为目的。一是研究采用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以餐厨剩余物为底物,选用干酵母、复合酶制剂协生,经糖化、发酵、干燥、粉碎等一系列工艺,研制并小试生产出菌体蛋白质饲料,其营养成分含量稳定、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的优质微生物蛋白饲料,具有成本低、蛋白能量高的特点,可成为饲料生产厂的一种重要蛋白原料。与其它饲料原料配合成饲料饲喂肉仔鸡,验证饲用效果;二是以敏感性家禽(肉仔鸡)为靶动物,验证发酵餐厨剩余物饲料化对肉鸡肉质、健康方面有无不利影响;三是探讨餐发酵餐厨剩余物饲料化利用的可行性及途径;四是通过检测肉品质及生化、理化指标等,评价用于养殖业产出品食用的卫生安全性等。旨在为餐厨剩余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性资料和参考,并为解决餐饮业的剩余物无序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辟新的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餐厨剩余物(银川保绿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营养成分实测值为:粗蛋白19.4%,粗脂肪13.9%,粗纤维9.4%,粗灰分14.0%,钙2.42%,磷1.01%,含水量2.5%。

1.2 发酵处理

1.2.1 菌种选择

干酵母0.5%+纤维素酶0.01%+蛋白酶0.01%+脂肪酶0.01%。

1.2.2 固体发酵培养基

餐厨剩余物840 g,麸皮120 g,硫酸铵150 g,硫酸镁50 g,磷酸二氢钾10 g,尿素15 g[5]。

1.2.3 发酵方法

配料准确后,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常压蒸笼中,上气后,温度为120℃,维持30 min;当蒸料温度降至38℃~45℃时,取备用的复合菌种接种,与蒸料混合均匀,放入发酵罐发酵,温度为30℃~34℃,pH值为6,发酵时间为24 h[6]。发酵产物经干燥、粉碎,备用。

1.2.4 发酵餐厨剩余物

发酵餐厨剩余物,营养成分实测值为:粗蛋白30.6%,粗脂肪13.2%,粗纤维7.7%,粗灰分14.1%,钙2.45%,磷1.05%,含水量2.3%,经发酵处理蛋白质提高了57.73%,粗脂肪降低了5.06%,粗纤维降低了18.09%,粗灰分、钙、磷等变化较小。

1.3 试验地点和时间

试验在试验单位肉鸡试验场进行。试验期42 d,其中前7 d为预试期,后35 d为正式试验期。

1.4 试验设计

1.4.1 试验设计方法

完全随机设计,采用单因子试验。

1.4.2 试验动物与分组

选择体重、健康状况基本一致的AA肉仔鸡30只,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3个组,每组10只,1只鸡为1个试验单元,即10个重复。试验1组饲喂含10%发酵餐厨剩余物肉鸡配合饲料(简称1号料),试验2组饲喂含10%餐厨剩余物肉鸡配合饲料(简称2号料),对照组饲喂肉仔鸡配合饲料(按GB/5916-2008配制)(简称3号料)。

1.4.3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见表2)。

表1 试验饲料配比

表2 试验饲料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4.4 饲养试验日常管理

试验由专业人员在合格的试验场所、使用规范的设备设施、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由试验机构指定的负责人负责。专人负责管理,详细记录统计。纸箱育雏,试验笼养,喂料器、饮水器投料、饮水,防疫、消毒按常规方式进行,采用自然光+人工间歇式光照,空调控制温度,换气扇通风。每日喂4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内鸡群不服用抗生素。

1.4.5 测定项目

①临床观察:试验期内应每天观察供试肉鸡临床表现、采食和饮水情况、生长情况。也应详细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对试验中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死亡应进行尸检,并进行组织学分析。

②统计体重、耗料量、死淘率,计算饲料报酬。

③屠宰观察:饲养试验结束,每组选3只,进行屠宰观察,主要指标:肤色,切面光泽度,肌肉组织弹性,肌肉pH值,肌肉气味、脏器系数测定。

④清烹肉汤鉴定:饲养试验结束,每组选3只,清烹后进行肉汤鉴定,主要指标:浑浊度、颜色、气味。并进行品尝评价。

⑤血液学检测:试验开始和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抽检3只肉鸡(与肌肉微生物检测同时进行),分别采集血样进行血液常规、生化指标。

血液常规指标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压积(PC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生化指标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氨转肽酶(GGT)、谷草转氨酶(AST)、胆碱脂酶(CHE)、尿酸(UA)尿素氮(UN)、肌酐(CR)等指标。

⑥肌肉微生物检测:检测项目:杆菌群落、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葡萄球菌。

⑦肌肉寄生虫检测:检测项目旋毛虫、绦虫。⑧肌肉有害元素检测:检测项目铅、镉、砷、汞。

1.4.6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进行生物统计,采用多重比较分析。

2 结 果

2.1 临床观察

试验期内试肉鸡临床表现、采食和饮水情况、生长情况正常,无疾病,未发生异常病死肉鸡。

2.2 日增重、料重比、死淘率等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见表3、表4)。

表3 试验期各组肉鸡增重

表4 试验期各组肉鸡料肉比

由表3可看出,只均日增重:试验1组比试验2组高13.56%,差异极显著(P<0.01),比对照组低3.40%,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比对照组低15.18%,异极显著(P<0.01);由表4可看出,料重比:试验1组低于试验2组4.72%,差异显著(P<0.05),比对照组低,1.33%,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比对照组高3.56%,差异不显著(P>0.05)。

2.3 屠宰试验指标(见表5、表6、表7、表8)

表5 屠宰观察指标

表6 脏器系数测定

表7 清烹肉汤鉴定

表8 品尝评价

由表5可以看出,肤色试验1组、试验2组较对照组黄,说明可以加深肉鸡肤色,其它指标肌肉pH值、肌肉组织弹性、肌肉气味、均无异常;由表6可以看出,试验组鸡各器官湿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试验产品未对试验鸡的脏器造成影响;由表7可以看出,清烹肉汤鉴定指标均无异常(P>0.05);由表8可以看出,品尝评价均无异常(P>0.05)。

2.4 血液指标(见表9、表10)

表9 血液常规检测

表10 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由表9可以看出,白细胞,试验1组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1组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低于对照组(P<0.01),原因不明,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试验产品未对试验鸡的血液常规造成明显影响;由表10可以看出,r-谷氨酰氨转肽酶,试验1组低于试验2组(P<0.01),试验1组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低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试验1组低于试验2组(P>0.05),试验1组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低于对照组(P<0.01),胆碱脂酶,试验1组高于试验2组(P<0.01),试验1组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低于对照组(P>0.05),尿素氮,试验1组低于试验2组(P<0.01),试验1组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高于对照组(P<0.01),肌酐,试验1组低于试验2组(P<0.01),试验1组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高于对照组(P>0.05),尿酸,试验1组低于试验2组(P>0.05),试验1组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低于对照组(P<0.01),其它指标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均无异常。

2.5 肌肉安全性检测(见表11、表12、表13)

表11 肌肉微生物检测

表12 肌肉寄生虫检测表

表13 肌肉有害元素检测

由表11、表12、表13,可以看出,各组均未检测出有害微生物、有害寄生虫,虽然检测出有害微量元素,但都在国标规定值内,并远低于其标定值。

3 讨论

3.1 临床观察

试验期内试肉鸡临床表现、采食和饮水情况、生长情况正常,无疾病,未发生异常病死肉鸡,说明试验产品饲喂肉鸡没有不良反应。

3.2 生长性能

本试验结果表明,餐厨剩余物经过发酵后按10%的比例添加进肉鸡日粮能极显著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其中,可提高只均日增重13.56%(P<0.01),可显著降低料重比4.72%(P<0.05),只均日增重比常规饲料低3.40%,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比常规饲料低1.33%,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肉仔鸡日粮中添加发酵餐厨剩余物可以达到常规日粮的效果,效果好于添加餐厨剩余物的日粮。

3.3 屠宰观察指标

添加发酵餐厨剩余物、餐厨剩余物的日粮可以加深肉鸡肤色,其它指标肌肉pH、肌肉组织弹性、肌肉气味、均无异常;器官湿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试验产品未对试验鸡的脏器造成影响;清烹肉汤鉴定指标均无异常(P>0.05);品尝评价均无异常(P>0.05),说明添加10%发酵餐厨剩余物、餐厨剩余物的饲料不影响食用。

3.4 血液指标

3.4.1 血液常规

白细胞,试验1组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1组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低于对照组(P<0.01),原因不明,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10%发酵餐厨剩余物、餐厨剩余物的饲料未对试验鸡的血液常规造成明显影响。

3.4.2 血液生化指标

其中r-谷氨酰氨转肽酶、谷草转氨酶、胆碱脂酶、尿素氮、肌酐、尿酸有较大差异,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它指标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均无异常;添加试验产品,尤其是添加发酵餐厨剩余物,血液生化指标总体趋势降低,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说明日粮添加试验产品未对肉鸡机体产生明显不良的影响。

3.5 肌肉安全性检测

各组均未检测出有害微生物、有害寄生虫,虽然检测出有害微量元素,但都在国标规定值内,并远低于其标定值,说明日粮添加试验产品饲喂肉鸡,鸡肉是安全的。

4 结语

餐厨剩余物经过发酵处理,按10%的比例添加到日粮中,饲喂肉仔鸡是有效的、安全的,添加效果好于未经发酵处理的餐厨剩余物,可以作为是肉仔鸡良好的饲料资源。

(参考文献若干篇,刊略,需者可函索)

猜你喜欢
仔鸡餐厨肉鸡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热电气联供系统优化
肉仔鸡腹水的诱发因素与防治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厨垃圾连续堆肥的性能试验
肉鸡腹水咋防治
兽用陈皮口服液对肉仔鸡生长抑制治疗效果分析
肉仔鸡皮下水肿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餐厨垃圾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