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的精髓是建筑创作的源泉

2014-12-04 08:20陆晓明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新馆辛亥革命一等奖

文/陆晓明

陆晓明,男,1968年5月17日生,籍贯江苏常熟,汉族。1990年7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2004年12月获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现任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湖北土建学会建筑师常务理事、湖北绿色建筑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2006年荣获中国建筑学会颁发的“第六届青年建筑师奖”;2009年获中国文化研究会等机构授予的“中国当代优秀青年建筑师”的称号。

主要作品: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湖北省图书馆新馆、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扩建工程、湖北剧院、湖北省艺术馆、长江传媒大厦、葛洲坝国际广场、武汉长江航运中心、烽火通信研发中心、武汉体育中心二期体育馆和游泳馆、塔子湖体育中心、莫桑比克国家体育场、加蓬参议院大厦、武汉市民之家(合作设计)、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合作设计)等。

如何传承传统的中国文化,如何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建筑作品,可能是每个建筑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建筑作品离不开地域文化和生存的环境,建筑创作离不开建筑所处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定的环境产生特定的建筑,一个好的建筑应根植于所处地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等因素,同时也应反映时代的风格特征。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建筑形式就是中国建筑前辈传承传统文化中追求写意、追求动感“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生动写照(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作为一名在湖北省工作生活学习的建筑师,从荆楚传统文化、地域特征中寻找创作灵感是一条必经之路。楚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荆楚文化“崇尚自然、浪漫奔放、兼容并蓄、超时拓新”的文化特征;荆楚建筑“庄重与浪漫、恢宏与灵动、绚丽与沉静、自然与精美”的人文精神;以及楚建筑“高台基、巧构造、深出檐、精装饰、美山墙、红与黑”的风格特征,都是建筑设计很好的元素与素材。

湖北剧院基地处于特定的地理与文化环境中,周围荟萃了黄鹤楼、辛亥革命纪念馆及湖北省图书馆老馆等一批历史文化建筑。设计构思上取“黄鹤·鼓琴·歇山”之意,在特定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以现代建筑语言表达传统文化内涵。以黄鹤展翅的造型最能表达湖北剧场位于蛇山黄鹤楼脚下的地域特征;鼓与琴是中国传统中主要的乐器,通过鼓形平面和屋顶的悬索来隐喻鼓和琴弦,体现剧院的文化特征;结合功能需要,使剧院的正面形成中国古代建筑歇山屋顶的轮廓线,从而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意象。

中信建筑院 总建筑师 陆晓明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首义广场南侧,北与鄂军都督府(红楼)相望,南与起义门相眺。辛亥革命博物馆的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和现代手法,个性鲜明。几何形向上倾出的外墙含有“破土而出”的意象;三角形的建筑母体赋予建筑向上进取的意味;外墙以肃穆凝重的“楚国红”为主色调,古朴厚重,与周围蛇山、红楼及武昌老城区景观协调共存。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分为地下1层地上3层,设有7个展厅,具有文物收藏、陈列展览、文物历史研究、综合服务四大功能。

规划布局体现传统特色——规划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式空间布局,其空间序列自北向南依次为蛇山、红楼、首义文化园、景观水池、纪念广场、博物馆(新馆)、纪念公园、紫阳湖,构筑面山(蛇山)背水(紫阳湖)的空间格局,体现了传统建筑的选址原则及空间布局规律,使整条首义中轴线更为突出。

建筑布局体现传统特色——中国传统建筑通常为合院式的组合模式,因此博物馆的平面布局设计为变形的围合形式,与三合院形式的红楼遥相呼应。

建筑造型体现传统特色——中国传统建筑通常为高台、大屋顶的外观形式。建筑南入口形成“人”字的造型,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飞檐”“翘角”形式的抽象概括与提炼,体现了民族文化神韵,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一种言外之意、味外之旨。

高台色彩体现荆楚神韵——借鉴楚人“崇高台,重空灵”的建筑特点,通过建筑台基的比例尺度体现荆楚特色。同时建筑色彩以红色为基调,既是“中国红”,更是“楚国红”;基座采用黑色,“红”与“黑”两色的对比,不仅反映了辛亥革命博物馆所表达的“革命”与“黑暗”的对应,也体现了楚国建筑“红”与“黑”的基调。红色的主基调与红楼的色彩协调统一。缓坡台阶的黑色使红色更为突出,红、黑两色相互映衬,既使楚文化浪漫奔放的艺术特征得到完美表达,又展现了现代建筑的简洁大气。

辛亥革命博物馆建筑造型融现代手法与首义精神为一体,采用具有雕塑感的造型,塑造出刚毅、挺拔的视觉效果。建筑外墙采用粗糙的表面肌理,利用自然雕琢、风化的纹理,创造出整个建筑“破土而出、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缓坡台基与三角形形体之间不是直接连接,而是采用玻璃作为过渡,造成视觉上的冲击感,象征着冲破封建束缚、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同时V字形的形体削弱了三角形的体量,缓坡台基减少了建筑物的高度感,使建筑体量与高度与红楼、蛇山及周边建筑相协调,营造出肃穆、凝重的纪念风格。

湖北省图书馆旧馆始建于1904年,是由张之洞创办的我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随着社会的发展,建设一座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已刻不容缓。经过多次选址及论证,新馆最终选址于沙湖余家湖村,该地块深约190米,宽370余米,基地南面为城市主干道——公正路,北面为城中湖——沙湖,地段优越,交通方便,环境优美。

方案构思立意的过程就是地域文化的提炼过程,也就是对代表楚文化意象的造型元素不断探寻、比较、选择的过程,这种意在笔先的设计手法好处在于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构思从新馆位置的沙湖水联想到行云流水的流畅,再引伸到白云黄鹤的飘逸,并结合百年老馆“楚天智海”的人文气息,三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楚天鹤舞,智海翔云”的主题立意。

目标已基本明确,但在几轮草图中均未找到合适的方法去破题。设计师不得不改变设计思路,从外在的建筑形象设计转变到内部空间细节的推敲。在建室内模型时采用水平横向曲线线条密排,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视觉效果,有如鹤翼展开的气势、与整体构思契合,一下找到突破点。室内中庭以水平曲线组成,通过遮阳和栏杆扶手的均匀排列,形成如鹤如凤、似云似水的空间效果,这种似是而非的抽象、点到为止的契合非常符合最初的构想,也充满了现代的气息。找到了切入点,接下来采用统一的手法加以变换,通过外立面曲线遮阳的水平排列、律动组合比拟行云流水的顺畅自然。建筑东西两翼的对称舒展暗喻楚天鹤舞的飘逸抽象。建筑南侧入口的开阔大气、简洁古朴的天花纹饰体现百年老馆厚重的过去、开放的现在和升腾的未来。建筑采用对称格局突出中央主入口,建筑主入口的平滑内凹,吸引人们探索知识的奥秘,顶部体量的外挑和进入中庭后的豁然开朗,形成欲扬先抑的心理过程,加强空间的感染力。

整个造型从一根水平线条出发,直线弯成曲线,曲线均匀排列形成曲面,不同的曲面凹凸进退构成体块之间的穿插组合,最终形成了方案的外部造型。从形似到神似的演变,已不再拘泥于白云黄鹤的具体象征,也不刻意追求行云流水的意象表达。从追求形似向追求神似演变,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以形体的完整、表皮的抽象、意境的深远凸显了新时期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趋势。

省图方案虽是全新构思,自由奔放的造型并不是以牺牲平面功能、浪费室内空间为代价换来的。整个平面采用8.1 m×8.1 m的标准柱网,按照疏散距离均布分布了10个核心筒,只是在外围护结构采用弧形的曲线来体现建筑的构思立意。为了解决大进深建筑通风采光的需求,在建筑中部比较合适的位置设计了3个中庭,3个中庭横向均匀分布,有利于组织室内气流,提供均匀光线,中庭的动静分区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建筑室内布置紧密结合平面空间关系,在建筑中部柱网位置布置了书架,靠近外围护结构的空间比较灵活地布置了阅览书架,平面布置与平面空间的紧密结合,没有浪费空间,没有消极的空间。内部功能设计打破藏借分离的传统,在公共阅览区全部图书陈放与阅览布置在一个空间中,实现藏借阅一体化,方便读者使用;专家、少儿、盲人、残障人士等各种特殊阅览人群在馆内各得其所。

建筑外部空间整体呈阶梯状,由北向南依次为2、4、6、8层,沿湖退进,形成几个不同标高的观湖平台。通过退台形成的室外平台,不仅使建筑室内空间流向室外,同时使周边的自然环境延伸到室内,达到“城市看我,我看城市”的交融意境。

新馆工程在设计之初,就全面贯彻节能设计的理念和原则。以被动式节能措施为主,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还利用计算机专业模拟计算软件DeST、Star-CD、Ecotect等对建筑进行建模计算,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包括建筑造型、平面、构造等),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准确数据。设计经历了模拟计算—设计调整—调整后计算及天窗开启位置与开启方式多方案比较—设计最终调整—最终模拟计算等一系列过程,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与建筑设计的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风、光、热环境经过科学计算、节能措施综合运用、使用功能科学合理的现代化节能示范建筑。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是一座设计新颖、布局合理、节能环保、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图书馆,成为一个融传播知识、启迪智慧、信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知识超市和文化沙龙。

在二十多年的建筑设计执业生涯中,文化、传承、创新一直是我探索的问题。传承是要从传统文化中涉取营养,绝非单纯的怀旧和照搬照抄;创新是要以理性立足本土的理念,绝非天马行空的无拘无束。建筑作品的关键是找到传承与创新的平衡点。当代建筑师应善于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用现代的技术与语言加以阐释;中国现代建筑应走民族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在现代建筑中体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风格的现代建筑,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获奖情况

1.辛亥革命博物馆获2013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获2012年度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武汉市优秀工程一等奖

2.湖北剧场扩建工程获2004年度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铜奖、获2003年度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湖北省优秀设计一等奖

3.武汉体育中心二期体育馆获第九届詹天佑大奖、获2009年度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湖北省2008年度优秀设计一等奖、武汉市一等奖

4.武汉体育中心二期游泳馆获2009年度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湖北省2008年度优秀设计二等奖、武汉市一等奖

5.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获2013年度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武汉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6.莫桑比克国家体育场获2011年度湖北省优秀工程一等奖、武汉市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7.湖北省体育局训练竞赛基地场馆获2013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等奖,获2012年度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武汉市优秀工程一等奖

8.武汉塔子湖体育中心获湖北省2008年度优秀设计三等奖、武汉市二等奖

9.湖北省艺术馆获武汉市2009年度优秀设计一等奖

10.融科天城(一期工程)获2009年度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武汉市一等奖

11.武汉市民之家(合作设计)获2013年度武汉地区优秀设计一等奖

◎发表过的论文、著作

1.黄鹤 鼓琴 歇山——新湖北剧场设计《新建筑》1999年4月

2.时代与传统的舞台《建筑创作》2002年6月

3.城市绿心 文化公园——武汉月湖文化艺术区的创作思想《建筑学报》2003年9月

4.理性与浪漫的交织——湖北省艺术馆设计方案《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12月增刊

5.楚天鹤舞 智海翔云——湖北省图书馆新馆设计《建筑设计研究》2011年第2期

6.营造纪念氛围 展现首义精神——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创作构思《新建筑》2011年第5期

7.营造纪念氛围 展示首义精神——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及首义难南轴线城市设计创作构思《建筑学报》2012年第9期

◎主编书籍

《辛亥革命博物馆》

《新疆国际会展中心》

湖北剧场室内图

湖北剧院

项目概况:湖北剧院位于武昌阅马场,武珞路城市轴线的起点,东望辛亥革命遗址红楼,北临黄鹤楼公园,为湖北省“九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剧院。

设计理念:湖北剧院设计构思上取“黄鹤 鼓琴 歇山”之意,在特定的地理与文化环境中,以现代建筑语言表达传统文化内涵。

获奖情况: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铜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湖北省优秀设计一等奖

湖北剧场

湖北剧场夜景

湖北剧场外景图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

项目概况:新馆选址于沙湖余家湖村,该地块深约190 m,宽370余米,呈矩形状,总用地面积6.72公顷。总建筑面积10万m2,包含有藏书、借阅、咨询、公共活动、业务、行政、技术设备、后勤保障等八大功能分区。设计藏书量1 000万册,阅览座席6 000座,日均接待能力超过10 000人次。

设计理念:方案构思立意的过程就是地域文化提炼过程。从新馆所处的沙湖水面联想到行云流水的流畅,再引伸到白云黄鹤的飘逸,并结合百年老馆“楚天智海”的人文气息,三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楚天鹤舞,智海翔云”的主题立意。

建筑采用统一的手法加以变换,通过外立面曲线遮阳的水平排列、律动组合比拟行云流水的顺畅自然。建筑东西两翼的对称舒展暗喻楚天鹤舞的飘逸抽象。建筑南侧入口的简洁古朴的天花纹饰体现百年老馆厚重的过去、开放的现在和升腾的未来。建筑采用对称格局突出中央主入口,建筑主入口的平滑内凹,吸引人们探索知识的奥秘;顶部体量的外挑和进入中庭后的豁然开朗,加强空间的感染力。

湖北省图书馆内景

湖北省图书馆外景

湖北省图书馆远景

辛亥革命博物馆主入口侧透视

辛亥革命博物馆南入口正透视

辛亥革命博物馆室内一角

辛亥革命博物馆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南侧,设有1个序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集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是现有辛亥革命专题博物馆中展览规模最大、陈列科技含量最高、复原场景最多、参观导览系统最全的博物馆。建筑规模约22 000 m2。

设计理念:博物馆设计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求新求变”为核心的首义精神为构思重点,“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将建筑造型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完美结合起来。

获奖情况:辛亥革命博物馆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武汉地区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猜你喜欢
新馆辛亥革命一等奖
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部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及一等奖)
“可怕”的一等奖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深圳科技馆新馆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以人为本、科学谋划,以创新引导首博新馆建设
来宾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开放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