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纂》:一部普及和研究《史记》的优秀选本

2014-12-05 14:20师帅
博览群书 2014年1期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评价

○师帅

《史记纂》是明清至今影响较大、流传较广泛的《史记》选本之一。作者凌稚隆是明代著名的出版家、史学家。《史记纂》为朱墨套印本,明万历间(1579年)凌稚隆编刻。白棉纸,线装,半页九行,行十九字,白口,单边,左右双边,共24卷,字体优美工整,天头朱笔批注,正文朱笔批点。是我国现见最早的套印本,非常珍贵。正因为此,《史记纂》在社会上流传较少,读者具有一定的阅读需要却很难在市面上看到,即使看到,也因为此书特殊的成书形式、选文及评点没有标点等客观原因,给读者阅读造成了困难。为了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推动《史记》研究的深入发展,挖掘《史记纂》所蕴含的价值,马雅琴教授参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点校本《史记》,点校整理出版了《史记纂》(商务印书馆2013年8月版)。《史记纂》一书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阅读、研究和参考价值。

《史记纂》在内容及编撰方法上的特色

《史记纂》在内容及编撰方法上,具有自己的特色。

其一,选文广博。据《史记纂·序》云:“万历己卯春三月吴郡王世贞撰”,可知此书编刻于明万历年间。全书分为二十四卷,从《史记》中选文102篇,附《报任少卿书》一篇。包括“本纪”9篇,“表”6篇,“书”6篇,“世家”23篇,“列传”58篇,约三十余万字。其中全文选入的有45篇:诸如《项羽本纪》《封禅书》《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伯夷列传》《管晏列传》《刺客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将军列传》《司马相如列传》等,都是《史记》中的精华。节选的如《秦始皇本纪》《孔子世家》《赵世家》《乐毅列传》《仲尼弟子列传》《屈原贾谊列传》等,都是传统的精彩段落。

其二,体例严谨。首先,《史记纂》的编排,完全是依据《史记》篇章的顺序编排的。凌稚隆根据《史记》的章法布局,恰到好处地因繁就简,所以《史记纂》不仅保持了《史记》体大思精、包罗宏富的风格,而且所选篇章节奏鲜明,条理清晰,内容集中。其次,全书天头批注与正文批点形式相辅相成,首尾圆融,浑然一体。作者把自己及学者们对《史记》篇章的相应研究,置于对应的史事所在的页面眉首,或者采用在一篇的末尾加以评论,对于《史记》中的文采、眼目、照应、关键等,则采用正文批点的形式。如《老庄申韩列传》开篇,凌氏在页面眉首批注道:

老子清静无为,本无事迹可考,太史公只据其语孔子,与孔子语令尹喜语,以概其平生,而以‘莫知所终’结之。中间连用“或曰”、“或言”,而又结以“莫知其然否”,以应“莫知所终”句。“隐君子”一句,乃老子断案也。“世之学老子”数句,正儒老不相能,本旨“无为”二句,一篇纲领,却以末后锁之,万钧力也。此传始终变幻,真犹体哉!

此论精辟地论述了此传的主旨、结构特点。在全文的末尾,凌氏又总评云:“太史公合老、庄、申、韩为一家,而推老子为深远,大较得之。”突出了司马迁写作此传的本意。

其三,兼容并包,博览众采。全书以凌稚隆的点评为主,同时又收录历史上二十多位研究家对《史记》篇章的评论有凌约言(字季默)、邓文洁、刘知几(字子玄)、张玄超、茅坤(字顺甫,号鹿门)林茂贞、唐应德、刘辰翁(号须溪)、王允宁、杨用修、真德秀(号西山)、董用均王思道、邵思抑、闵师望、余丙仲、苏辙(字子由)、王钦佩、何玄朗、王济之、钱与谦、田叔禾、黄震(字东发)、李桢伯许台重、陆子渊,其中凌约言、邓文洁茅坤、刘辰翁、王允宁的评论收录较多明代研究《史记》的门派分立,各自为是,而凌氏能汇集众名家的评点于《史记纂》中,这种兼收并蓄的思想,既可见其学术思想的包容性,又为后世研究《史记提供了可贵的借鉴;既展示出当时《史记研究的前沿成果,又体现出作者精准的筛选能力;既反映出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自由的学术思想;又可以提升人们学习和研究《史记》的学术思维。

第四,点校整理后的《史记纂》版本清晰明了,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在校勘过程中,马雅琴教授以《史记纂》为底本,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进行整理。段落、标点依中华书局点校本并将繁体字改为简化字,底本中明显的错字则采用加“按”的形式,一一指明。底本中的夹批与眉批原无标点,校勘时进行了标点;底本中的眉批置于正文上方,有些眉批有时涉及《史记》前后很长一段内容,很难确定究竟应该插入何处,校勘时将其插入整理者认为最合适的相应的原文中,并用鱼尾括号表明“眉批”。在整理过程中,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史记纂》的原貌,又适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

《史记纂》的价值不可小觑

笔者认为,《史记纂》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全书集中表现了凌稚隆对《史记》独特的见解。凌氏学习《史记》,研究《史记》,与司马迁心灵相通,表现出不凡的见解。这些独特的见解,对后人研究《史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于普及《史记》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一,高度赞扬《史记》文章的审美价值。《史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不仅给人以历史的教益,又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史记》材料安排颇具匠心,故事生动,情节曲折;语言精炼传神、生动感人;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洋溢在字里行间。对此,凌氏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如凌氏评价《五帝本纪》云:“此文古质奥雅,词简意多而断制不苟,盖赞语之首,尤为超绝云。”评价《高祖功臣年表》云:“尔雅之文。”评价《万石君张叔列传》云:“传中凡用‘恭敬’、‘醇谨’、‘孝’等字,一篇领袖。”评价《范睢蔡泽列传》云:“文劲而腴。”都肯定了《史记》语言生动、准确、灵活的特点。

《史记》叙事,详略得当,各篇都有贯串始终的主线,和主线有关的事件作者都详写。对于《史记》的叙事技巧,凌氏作了极高的评价。如评价《李斯列传》云:“此传斯佐秦功仅十之一二,而叙高亡秦特十之七八,见得为乱者高而所以成此乱者斯为之也。此是太史公极用意文,极得大体处。”指出《史记》详细记载赵高历史是寄寓了司马迁的褒贬态度,这是凌氏深刻的见解。评价《廉颇蔺相如列传》云:“太史公作颇、相如传而附之奢、牧,赵之兴亡著焉,一时烈大夫英风伟盖,令人千载兴起,而史笔之妙,开合变化,又足以曲尽形容。奇哉!”赞扬了《史记》写史繁略得当的长处。

《史记》叙事最大的特点是“寓论断于序事”,这是其重要笔法。对此,凌氏也做出了恰当的评价。他评价《商君列传》道:“太史公首言鞅好刑名之乐,则鞅所以说君而君悦者,刑名也。故通篇以‘法’字作骨,曰‘鞅欲变法’,曰‘卒定变法之令’,曰‘于是太子犯法’,曰‘将法太子’,而终之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血脉何等贯串。”肯定了司马迁在历史记载中表明自己观点的笔法。《史记》叙事,有时候常常叙议结合,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此,凌氏发表了许多不同凡响的评论。他评价《伯夷列传》云:“传体前叙事,后议论,此以议论代叙事,传之变化也。势极曲折,词极工致,若断若续,超玄入妙。” 不仅如此,凌氏还看到了《史记》叙事强烈的感染力和独特的魅力。他评价《乐毅列传》云:“读《乐毅传》,令人顿生肘翼,为之愤咽流涕云。” 凌氏愤激悲咽之情跃然笔端。

其二,肯定《史记》人物形象刻画的成就。《史记》所描写的人物众多,范围广泛,形神兼备,大多具有典型性。《郦生陆贾列传》是司马迁为汉高祖谋臣郦生、陆贾撰写的合传。他们二人最大的特点是以口辩闻名,对汉帝国的创建和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本传中,司马迁用生动的文笔,把郦生、陆贾的思想风貌描写得飘然如在眼前。“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突出了郦生恃才傲物、不拘小节的个性。郦生虽然已经年近花甲,但他还在苦苦寻找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当刘邦揭竿而起时,郦生认为这是自己大展宏图的绝好时机,于是他就大胆的毛遂自荐道:“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对此凌氏评云:“狂语可喜!”道出了郦生隐忍待发、不轻易将就的个性,以及不平凡的清醒。作为泗水亭长的刘邦,身上多有痞子气和狂气。“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面对此情此景,狂人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使刘邦心服口服:“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俗语说:“一物降一物。”郦生一番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切中刘邦下怀,不仅使其心花怒放,而且也提升了自己在刘邦心中的位置。他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口辩,很快就成为刘邦实现理想的得力干将。所以,凌氏评曰:“写郦生狂态有生气。”称赞司马迁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郦生恃才傲物、能言善辩、智慧机警的特点。此处画龙点睛的点评,和原文相映成趣,作为读者的我们,不仅被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面所吸引,而且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些评论,洞察细微,更好地揭示出《史记》文章的旨意。《项羽本纪》描写荥阳大战中,“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杀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对此,凌氏评曰:“模写威猛如画。不仅肯定了司马迁通过对历史事件入微记载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而且进一步表现了项羽拔山盖世的英雄气魄,表现了自己对项羽由衷的赞美之情。

其三,肯定《史记》的艺术风格。《史记》的艺术风格异彩纷呈,摇曳多姿。张新科、俞樟华《史记研究史略》中指出“最早对司马迁的风格做出精确概括的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是以‘雄深雅健’作为司马迁的风格特色的。”凌氏也继承了韩愈的说法,他评价《游侠列传》的风格云“此传气势阔达,正史公愤激著书处。”评价《秦始皇本纪》云:“太史公补叙秦人兴亡本末,如指诸掌,行文有法度,议论有义理,开合起伏,精深雄大,真名世之作。” 凌氏用“气势阔达”、“精深雄大”来概括《史记》的艺术风格,是很有价值的既阐明了《史记》风格的多样性,又能给读者以启迪,启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史记》,研究《史记》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司马迁史记评价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司马迁拒受玉璧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