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动员康复

2014-12-05 20:56顾云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0期
关键词:伤病康复训练关节

顾云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1 运动员受伤后的康复四法则

1.1 足够的康复时间

一般来说,运动员如果在比赛过程中突然遭遇伤病,在心理上普遍不情愿中断预定的比赛计划,没有足够的耐心来静下心疗养。许多运动员进行身体康复的最大难题不是医治伤病本身,而是他们不愿意花费足够的康复时间来休养,导致伤病经常出现反复的难题。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拥有丰富的经验,然而在对付伤病时他们却显得手足无措,甚至会变得固执己见,他们总是希望尽快地重回赛场进行征战。事实上,伤病治疗结束初期是运动员身体最需要适应比赛的时刻,一不小心就会导致伤情反复甚至加重,并且有可能殃及身体其他部位。例如健美操运动中经常出现的关节韧带扭伤,如膝关节和指关节扭伤,关节韧带扭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见青紫区。早期正确处理关节韧带扭伤非常重要。因为韧带组织不易再生恢复,如果处理不当或误诊而转成慢性疾病,可能遗留功能障碍,且以后易再次扭伤。为了尽量避免康复期内再次受伤,运动员需要足够的康复时间,多休养一周左右,以确保自己能百分百康复了。

1.2 适度的康复训练

在康复时间内,为了防止因为过度惬意的休养导致身体臃肿的情况出现,运动员需要进行适度的伤病康复训练。伤病不能成为运动员逃避训练的理由,通过适度的康复训练,如治疗期间内展开合适的交叉训练,进行耐力训练或者力量训练,进行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训练,康复在科学合理的计划中执行,康复就会很快,而且运动员不会由于脱离赛场而对比赛感到陌生。康复训练也需要运动员积累经验,如下肢受伤,可以用举哑铃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上臂力量,如果肘部受伤,通过爬楼梯或者在自行车上展开蹬踏练习也可以达到加强下肢力量的效果。只有在康复期内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才可以让运动员在回到赛场后变得更有竞争力。

1.3 运动技术的纠正

伤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可以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的机会。由于运动员受伤很大程度是比赛中自身不正确的技术动作所致。例如不正确的引拍动作或者移动方式,很容易导致肘部或者膝部受伤,这些细微的技术细节运动员一般在受伤以前很难觉察。而身体受伤则会引起运动员对细微的技术动作的重视,并且利用康复时间来进行技术矫正训练,既提高了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也降低了运动员因为错误的技术动作而导致受伤的风险。由此可见,受伤康复的时间是许多运动员的转折点,如果运动员利用好康复时间,纠正自己以前的错误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无疑将会在重返赛场后带来质的改变。

1.4 清楚自己的身体

运动员在康复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远离运动伤病,就必须依据自己的运动特性,针对性地坚持力量、平衡以及柔韧性等全方位的练习,每个星期都必须保持练习3次以上。同时,运动员要学会在赛前要科学和充分的热身,让身体进入比赛状态,而比赛结束以后也需要运动员进行身体恢复运动,如网球比赛后身体的轻微牵引运动。运动员要学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特别留意身体在比赛中出现不舒服的部位,一旦发现异于平常的身体酸痛,就应该去医院去检测诊断,以免耽误伤情。

2 运动员受伤后的身体康复

2.1 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以及易发部位

第一,运动损伤易发关节部位。因为运动项目各有自己的运动特点,它们的动作技术结构也互不相同,各关节所带来的负荷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运动员的踝关节、腕关节、肘关节以及膝关节等身体的各个关节部位,及平时经常受压的运动员的背部,是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损伤的组织一般都是运动员的关节囊、肌肉、肌腱、软组织以及神经等。第二,运动损伤的分类。按损伤组织来分类,损伤可分为肌肉肌腱损伤、关节囊和韧带损伤以及滑囊损伤等;按有无创口与外界相通来分,损伤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伤;按损伤发病的缓急分,损伤又可为急性和慢性损伤。一般来说,如果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损伤容易转变为慢性损伤。另外,运动损伤按轻重程度来划分,损伤可分为轻伤、中等伤以及重伤,轻伤只需要适当处理,中等伤一般会导致运动员丧失24h以上的正常运动能力,而重伤则需要长期住院治疗。

2.2 身体康复计划的制定

功能评估以掌握运动损伤情况和伤病康复的重要步骤为主要目标,一般其被当作是康复治疗疗效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对运动损伤部位展开功能康复训练的基本条件。功能评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为运动员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进度,一般在进行功能评估时,不加重损伤并且促进损伤的愈合是展开功能评估的前提。功能评估还需综合考虑下列因素:第一,是损伤同运动项目的相互关联度,即损失与运动项目特点有多大关联。如果损伤是运动技术伤类型和伤于专项运动中局部负荷特大的部位,对比赛或者康复训练影响大,康复时间长。第二,对损伤的病理变化轻重进行评估。第三,评估要参考运动员个人特点。不同的运动员因为体质原因康复时间差异很大,评估需要参考运动员的病史。第四,评估需要依据肌力恢复程序。当一个受伤关节的主要大肌肉群已经恢复正常,即可承担大强度的训练。第五,要对运动员心理能力进行评估。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康复训练的进行。

2.3 运动员康复训练的特殊性以及影响因素

运动员伤后的康复训练相对较为特殊。第一,运动康复实践目的具有特殊性。运动员的康复是以更好地掌控运动技术,不断提升运动员身心能力并增强体质和体能为目的,其康复是为后续的比赛运动做准备。第二,运动康复实践环境具有特殊性。运动员受伤后的康复不单纯是修养,还必须增加适应运动比赛的康复训练,以保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第三,运动康复实践方式方法具有特殊性。运动员的身体康复针对性地设计耐力训练、力量训练、伸展性练习等多种运动训练,刺激训练者的身心都能达到合理的运动性疲劳,然后通过多种方式消除疲劳,让运动员感知到合适的运动刺激,促进运动员的身心适应能力和其专职运动能力的提高。运动员康复计划实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第一,运动员的个体差异;第二,运动员损伤的轻重程度;第三,损伤组织的病理是急性还是慢性,同时要考虑损伤组织的愈合状况;第四,治疗措施是保守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而外科治疗对运动员的康复影响较大;第五,肢体的肌肉力量强弱和功能;第六,关节肿胀程度以及活动度的状况;第七,受伤组织和肢体在进行训练时的要求和所承担的任务;第八,身体其他部位运动功能的强弱;第九,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2.4 损伤不同时期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原则

运动员康复训练具有阶段性。第一,康复训练早期功能恢复是主要的,力量训练是次要的。运动员需要提高自身的肌肉紧张程度,防止出现关节内粘连,保持自身的肌力、耐力和关节灵活状态,改善循环,保障康复进程。早期康复训练以涉及所有肌群的发展练习为主,健康肢体的主要活动和专门练习。在1~2周后允许患者借助器械活动进行训练,肢体不带负荷;第二,中期主要是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则是次要的,力量训练需要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活动幅度,全面掌握利用器械进行训练的技巧。中期运动员需要发展练习同专门练习交替进行。但康复训练中不要对关节韧带器官进行伸屈练习,不要对伤肢进行垂直轴压;第三,到了后期康复,运动员以力量耐力的平衡发展训练为主;第四,结束期运动员主要以力量、耐力以及专项训练相结合,根据自身以及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训练,全面恢复运动能力。

3 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康复

3.1 积极思维和设置目标

积极思维对于运动员的心理康复有重要作用,其原理是通过自我内心积极谈话来积极影响人的行为。康复治疗过程中,运动需要多接触励志的思想内容,多进行自我暗示、自我鼓励,避免接触消极悲观的思想,通过积极思维降低运动损伤带来的身心痛苦,坚持以积极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并尽可能缩短康复练习所需的时间。运动员需要摆脱急于重返赛场的想法,了解自己的伤情以及相关的康复治疗方案,设置合理的康复计划和目标,循序渐进地完成,切记中断恢复性练习。

3.2 表象训练与念动训练

受伤运动员可以利用自我积极想象的表象训练来促进身心的恢复,如观看取得最佳成绩的录像片、进行放松练习和听音乐等方法提高想象效果。表象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加速治愈过程,促使损伤快速恢复,表象训练可将肌肉力量的下降与情绪的急躁控制在最低限度。念动训练是一种有效的静态康复法。其原理是在头脑里利用技术训练时的感觉,结合身体健康时候形成动作概念来想象顺利完成动作的过程,加之正确的语言的暗示,刺激肌肉神经系统发生理想的变化,最后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巩固。

[1]陈方灿.体能康复训练的价值和功能[J].体育科研,2011(4):27-29.

[2]刘晓东.辅助训练对移动靶运动员伤病防治效果的观察[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5-96.

[3]党利龙.男子排球运动员伤病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4):85-88.

猜你喜欢
伤病康复训练关节
大牲畜闪伤病的中药疗法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射击运动员伤病的中医治疗方案探索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才是关键
冰球运动员伤病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