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者的鲁迅与民初学术场域

2014-12-05 15:13马睿
江汉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场域学术鲁迅

马睿

文化史上总有一些人物。可以催生层出不穷的话题。不同时代,不同学术背景,不同文化立场的研究者都能从他们那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甚至,在关于他们的研究中一旦出现新因素,可能就是学术变迁的一个风向标。之所以如此,通常是因为这种人物的经历代表着一个重要时代文化经验的典型性和丰富性,比如鲁迅之于现代中国。其典型性在于,他的个人经历、知识结构和文化体验是得风气之先的那一代人的集体经验,其丰富性在于。研究者能从他的个人经验中反观文学、教育、学术、政治、人际交往、地域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等几乎所有社会文化领域的变迁。我们这里的关注点是民国初年的学术场域。

从晚清到民初,中国现代转型正式启动,也是中国现代学术形成其基本构架的关键期,鲁迅的教学与学术生涯也恰恰处于这一时间段。鲁迅1909年回国以后,除任职教育部之外,主要职业是在各级学校担任教师,直到1927年4月辞去中山大学教职。以鲁迅的学术活动为考察对象,至少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检视现代学术场域在中国的形成,以及这一场域对学者个体选择的影响:

第一,中国现代学术积极拓展研究范围,开始重视对边缘的文学、文化现象进行严肃的、专业化的研究。传统学术中的等级秩序,除了对研究方法的规范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研究对象进行等级划分。研究儒家经典的经学成为学术的最高典范,甚至,要发布思想上的创新和发现,也不得不借助对经典的阐发,“依经立义”,才被认为具有合法性。这种排他性的学术文化,造成学术视野狭隘,创造力渐趋衰竭,也使很多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经验不能得到知识界的关注。久而久之,我们的学术,我们的知识界,既不能对本民族的生活历史提供有效的解释,也不能应对事易时移的变局。晚清以来,西方学术文化的影响迅速转变了国人的学术观念,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破除原有的文化等级秩序。以小说为例,无论是梁启超式的从启蒙民智的角度肯定小说的社会文化价值,还是王国维式的从美学的角度肯定小说的艺术品质,都提升了小说在文学家族中的地位。与之相应,小说评论、小说研究也渐渐获得了学术身份。鲁迅倡异端、反权威的个人精神气质,触发他对边缘知识的重视,比如提倡多读野史,偏爱被传统文人贬为街谈巷议、诲淫诲盗的小说,并于1911年完成《古小说钩沉》,这种意识和知识储备使他能够率先对民初学术风气的转变作出反应,以一部《中国小说史略》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开山。

一项研究成为一个正式的学术领域,通常有几个必要标志:拥有专业学者、出现研究成果、进人大学课程、设立研究机构。1922年初,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下设风俗调查会、歌谣研究会、方言研究会、考古学会、明清史料整理会5个分支研究机构,从机构制度上体现出研究范围的扩大正是中国现代学术的一大趋势。机构的成立也促进了学者成长和学术交流,有利于形成学术共识和学术风气。鲁迅1920年在北大兼职任教,《中国小说史略》1923年首次出版,就是在这一时期教学讲义的基础上成书的,而鲁迅当时也兼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委员。可见一定的学术选择通常是学者个人兴趣和学术场域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第二,西学对传统学术的妥协与改造,主要采取了以现代科学方法整合考据传统的途径。外来的学术文化要在本土落地生根,不可避免要遭遇阻力。在中西学术体系中找寻可通约的部分,以迎合风气的方式来改造风气,有助于化解阻力,促进不同学术的交流融合,“整理国故运动”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作为民初学术史上的重大事件,“整理国故”的倡导者一方面宣传以考据学为代表的传统学术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缓和旧学与新学、国学与西学的对立,化解推进现代学术和新式教育的阻力;另一方面以西方学术方法改造传统文史研究,既把信仰与尊崇的对象还原为研究对象,也逐渐确立了西方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优势地位。

因此,“整理国故运动”的最大成就,不在于推出了多少具体的学术成果,而在于推动现代学术观念成为知识群体的共识。在当时的学术场域中,开放而趋新的文化观念与深厚的旧学功底的结合,最易于获得认可。章太炎如日中天的学术声誉,胡适急欲证明自己对考据学的擅长,都与此有关。鲁迅获聘北大、厦大、中大等高等学校,与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声誉是分不开的,但当他一旦身处学术体制之中,就自觉不自觉地调动了自己的旧学训练,以适应体制的规范,《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著作,在方法上都得益于旧学训练的积累,但学术观念以及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评价,则具有鲜明的现代性质。在中国传统学术的知识与方法中,积淀着陈旧的意识形态,借鉴西方学术所提倡的科学精神和客观立场,民初学术致力于把知识、方法与意识形态剥离开来,建立既不割断传统,又不囿于传统的新型学术规范,其对于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作用,在今天的学术史研究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第三,在推进现代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不同学科发展并不同步。以“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概论”为例,这两门课程大约同时进入国人视野,前者因传统资源雄厚以及民族主义的推波助澜发展较为顺利,后者却因与传统资源有较多抵牾而发展缓慢。民国初年,“文学概论”的名目已进人大学课程,但相对而言不受重视,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的开展都很不充分,真正能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很少,即使开设这门课。也只是以介绍输入西方、日本的文学理论为主。

1913年的《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和《教育部公布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都出现了“文学概论”课程,但此后相当一段时间,由于缺乏师资,这门课程并没有实际开设出来。在北大,初次教授文学概论课程的是周作人,时间是在1920年,同年,梅光迪开始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文学概论。在当时的教学中,主要借鉴西方相关著作,比如周作人受到韩德《文学概论》的影响,梅光迪直接使用温彻斯特《文学批评原理》作为教材。另一个来源是日本,比如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当然,现代日本的文学理论,其最终来源仍然也要追溯到欧美。鲁迅对文学理论的兴趣是很显著的,1920年代,他在北大开设过“中国小说史”、“文艺理论”等课程,曾以《苦闷的象征》作为辅助教材,即使在“中国小说史”的课堂上,也“实际讲的是对历史的观察,对社会的批判,对文艺理论的探索”,后来对马克思、普列汉诺夫等左翼文艺理论也有较为深入的涉猎。在大学的课程建制上,文学理论比较薄弱,专任教师以及开设的连续性、课程的专业性都比较匮乏,但仍然取代了以传统文论为基础的“文学研究法”课程,对现代文学观念、现代文学批评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并形成了以西方(先是欧美,后来是俄苏)理论框架为基础的文学理论模式。这种模式一直持续至今。如果我们要考察这一时期鲁迅的文学写作,就不能不去了解他当时所接受并向青年学生传授的各种外来文学知识。

第四,与地域、学术背景相关的人事关联在现代学术体制之中仍然是活跃因素,鲁迅进入大学的学术场域,最终又放弃体制内的学者身份,都与此相关。鲁迅与许寿裳、蔡元培的关系,被划为“某籍某系”,与胡适派的冲突,如此等等,都不能仅从个人交往和纯粹的学术分歧的角度去理解。某籍,是指浙江籍人士;某系,是指当时北大的中国文学系。在蔡元培入主北京大学之前,当时的教育部、北京教育界和北京大学,浙江籍人士已经占有很大的势力。教育部中的夏曾佑(社会教育司司长)、许寿裳(参事)、周树人(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长)等皆属浙江籍,且都为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时引进。虽然引进的同乡网络有所变动,但是浙籍势力一直存在于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中。而北京大学在浙籍知识分子何橘时、胡仁源主政时期,陆续引入章太炎门下的浙籍弟子,如沈兼士、钱玄同、朱希祖等浙籍留日新派人物,而蔡元培与章太炎曾共事革命,私交甚厚,与浙籍弟子也多相识,所以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得益于浙籍人士地缘、学缘网络组织成的人际氛围。

蔡元培治校一方面提供了转移风气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在人事上广延富有学识和现代思想的教员和学者,直接促成北大文科的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以及新文学的诞生,都以此为基础。经过蔡元培的人事调整,扩大了具有浙籍留日背景的学者文人在北大文科中的群体力量,而这一群体也成为新文学、新文化的主要力量。可见地缘纽带通过人际交往介入以职业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并进而影响大学场域和知识生活。如果说任教北大改变了鲁迅等人的人生轨迹,那么,他们进入这个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也极大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文学地图。既然地缘因素事实上介入了文学话语,那么对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及新文学的考察,也就应该把对地缘文化的考察纳入进来。

以上四个方面,既体现了西方的学术民主观念和科学精神对中国现代学术建制的根本性影响,也揭示了传统因素的延续。而鲁迅的学术生涯,则显示了这种学术建制对学者个人学术活动的规范和影响。在民初学者群中,鲁迅的异端意识和反叛精神是非常突出的,他终生为异端与“叛徒”的合法权利呐喊,喜好以“煞风景”来挑衅权威,但即使这样,由观念、体制、风气、人事、机构等因素形成的学术场域仍然在相当程度上规约着鲁迅的学术实践。因而以鲁迅为个案,尤能发现社会文化思潮的基本框架和体制的范型。对个体学术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塑造作用。学者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局限,往往并不只是属于学者个人。也属于一定的学术场域:公诸于众的某些学术观点,也可能与学者的个人见解并不完全一致,却与其所属身份、所处位置、所取策略有莫大关系。

之所以探讨鲁迅与民初学术的关系,是看重它对于学术史研究和鲁迅研究的双重启示。就前者而言,这启示我们在清理具体文本、具体观点、具体知识的时候,对文本、观点、知识的生产机制给予更多重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就鲁迅研究而言,则启示我们要重视对文学写作与学术活动进行互文性研究。

猜你喜欢
场域学术鲁迅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查无此人
孔乙己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阿迅一族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