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群体产量潜力研究

2014-12-05 02:59黄华磊石有明唐尚同谷名禹
作物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开县套作永川

黄华磊,石有明,周 燕,唐尚同,谷名禹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永川402160)

随着越来越多的种植新技术的研制和推广,种植业效益在逐年增加。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栽培技术是一项集秸秆还田、生态保护、节本增效于一体的农业综合新技术,对于充分利用大春收获、小春待种之间的空闲温光资源有重要意义[1~3]。此外,稻草还田还可作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形成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同时在秋冬干旱的情况下,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抗旱能力[4~7]。在免耕栽培条件下,洋芋结薯位置在厢面表层土和覆盖稻草之间,不仅洋芋产量高,而且带泥少,其商品性较传统种植的洋芋要好[8,9]。油菜与洋芋高度不同,套作不仅能充分利用光能,相互促进生长,而且洋芋收获时,油菜正是蕾薹期,互相无荫蔽[4]。为了探讨秋洋芋/油菜套作群体的产量潜力,掌握该技术的栽培要点,笔者在永川、开县油菜核心示范片进行了大区对比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2011~2012年度对秋洋芋/油菜套作进行了大区对比试验。试验地点设在永川区五间镇新建村和开县临江镇新坝村油菜核心示范片的秋洋芋/油菜套作示范田,每点每区面积666.7 m2,两次重复,随机排列。秋洋芋品种鄂薯3号,油菜品种渝黄4号,对照为油菜净作。

1.2 种植规格

永川点按宽窄行播种秋洋芋,宽行57.5 cm,窄行20 cm,窝距 50 cm,秋洋芋种植密度 51 615株/hm2;油菜宽行57.5 cm,窄行约20 cm,窝距34 cm,油菜种植密度75 900株/hm2。净作油菜种植规格与套作相同。

开县点按宽窄行播种秋洋芋,宽行130 cm,窄行30 cm,窝距42.9 cm,秋洋芋种植密度29 175株/hm2;油菜行距 53.3 cm,窝留3苗,株距 11.5 cm,油菜种植密度162 510株/hm2。净作油菜种植规格与套作相同。

1.3 田间抽样调查方法

在冬至前后、秋洋芋收获、油菜收获3个关键时期对示范田进行田间抽样调查。主要调查指标有油菜冬至苗情、秋洋芋产量及产量结构、油菜产量及产量结构。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与效益

秋洋芋/油菜套作的产量与效益见表1。永川点秋洋芋/油菜套作总产值34 455.2元/hm2,纯收益19 215.2元/hm2,比对照净作油菜增收12 796.2元/hm2,增收199.3%。开县点秋洋芋/油菜套作总产值43 091元/hm2,纯收益26 786元/hm2,比对照净作油菜增收21 647.4元/hm2,增收421.3%。两示范点秋洋芋/油菜套作平均秋洋芋产量为13 567.35 kg/hm2,油菜籽产量为2 663.25 kg/hm2,总产值达 38 773.05元/hm2,纯收入 23 000.55元/hm2。两点平均比净作油菜增收 17 221.8元/hm2,增收比例达310.3%,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表1 秋洋芋/油菜套作的产量与效益比较Table 1 Yields and benefits of autumn potato/rapeseed intercropping parttern

2.2 产量结构

秋洋芋和油菜的产量结构分别见表2、3。田间调查表明,永川、开县两地的秋洋芋/油菜套作模式的秋洋芋产量结构差异较大,永川的种植密度较高,但薯块小,每窝产薯量少,产量较低;开县的种植密度较低,薯块较大,每窝产薯量较多。油菜的产量结构调查表明,油菜套作于秋洋芋行间,也能形成多果多粒的高产构架。

表2 秋洋芋的产量结构Table 2 Yield components of autumn potato

2.3 秋洋芋/油菜套作的互作效应

12月20日调查了永川、开县核心示范片油菜的冬至苗情(表4),结果表明,秋洋芋套作油菜在群体密度上不易提高到净作油菜的水平,在个体素质上也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明显,说明秋洋芋对油菜生长有一定影响。由于套作油菜仍然达到了高产水平,说明套作油菜在秋洋芋收获后生长发育良好,较好地弥补了共生期受到的影响。所以,秋洋芋套作油菜模式对油菜影响不大。

表4 油菜冬至苗情调查Table 4 Investigation on situation of rapeseed seedling at Winter Solstice

2.4 稻草覆盖的效果

稻草覆盖秋洋芋后秸秆还田,对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减少有机肥施用量有较好的效果。秋洋芋收获后稻草已腐熟,可补充油菜生长所需肥料。对开县示范点进行土壤肥效调查结果表明,稻草覆盖与净作油菜田块比较,平均每公顷少施尿素150 kg,磷肥150 kg,钾肥75 kg,减少肥料使用成本900元。而且较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对于提高秋洋芋和油菜籽的品质有一定意义。

3 小结与讨论

稻油轮作区水稻收获后利用秋冬季在油菜中套种一季秋洋芋,可以保证当地全年洋芋市场的需求,有效利用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有效措施。

通过本次试验证明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增收效果明显。两示范点秋洋芋平均产量为13 567.35 kg/hm2,油菜籽平均产量为2 663.25 kg/hm2,总产值达38 773.05元/hm2,纯收入23 000.55元/hm2,比净作油菜平均增收17 221.8元/hm2,增收比例达310.3%。

但是秋洋芋产量与报道的产量水平相差较远。究其原因,一是该种植模式尚未形成技术规范。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是种植户自创的栽培模式,目前在生产上仅有部分农户种植,而且对该模式开展立体全方位的研究较少,还未形成相应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范。二是相关栽培技术未完全落实到位,产量差异较大。如一些农户田间排水沟不配套,开沟深度不够,造成田间积水;一些农户稻草覆盖厚度不够或种薯覆盖不均,从而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三是因为秋洋芋是晚秋作物,重庆作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寡日照地区,温光条件十分有限。而且晚秋时节降水由多到少,易造成块茎膨大期缺水。另外秋季气温急剧降低,适合马铃薯生长的时间短,容易遭受早霜危害。因此建议种植户应在水稻收后及时种植生育期短的洋芋品种,以避开秋冬初霜的危害。

水稻收获后,小春播种之前,增种一季秋洋芋,可大大提高种植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是一项增收效果非常显著的高效栽培新技术,对充分利用稻田秋季温光资源,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加新鲜蔬菜供应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农业增效的重要方式之一。

[1]徐建军.稻草覆盖免耕种植秋洋芋套栽油菜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3(4):23.

[2]张曼俐.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秋洋芋之我见[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9):252.

[3]张勇军,李海龙,李 辉,等.两季田稻草覆盖秋洋芋套油菜免耕种植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7(8):26.

[4]张光明.南川秋洋芋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应用研究[J].南方农业,2010(5):77-80.

[5]李四清.稻草覆盖秋洋芋免耕高产栽培技术研究[A].见: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北京: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360-362.

[6]罗梅花.稻茬秋洋芋免耕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37-38.

[7]魏永红.秋洋芋免耕覆盖栽培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87-89.

[8]骆开莲.稻草覆盖洋芋套作油菜免耕栽培技术总结[J].今日科苑,2010(12):130.

[9]张勇军,张华林.水稻油菜两季田增种秋洋芋技术[J].农家科技,2007(10):14 -15.

猜你喜欢
开县套作永川
黄永川和他的“中华花艺”
甘薯与小麦套作对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与“三剑客”的书信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
开县中小学校园篮球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