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训练在肱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

2014-12-09 05:28许京芝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31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并发症

许京芝

[摘要] 目的 研究肱骨骨折术后实施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 方法 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康复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参与康复治疗训练,实验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循序渐进的康复治疗训练。观察比较手术后第2、4、6个月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评估发生并发症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GEPI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肱骨骨折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愈合伤口,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骨折术后治疗中积极应用。

[关键词] 肱骨骨折;康复训练;愈合情况;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8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068-03

肱骨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情况之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发生率约占肩部骨折的20%[1]。近年来,肱骨骨折发生率逐步升高,良好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为主,但伤情较重的患者采取传统方法不易使骨复位,且长时间固定关节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使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段[2]。手术后需采取一定的康复治疗手段帮助愈合,减少并发症[3]。现探讨康复治疗在手术后骨折愈合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从初诊至康复一直在本院骨科治疗的患者80例,均采取手术治疗,骨折处得到正确的复位固定,术后给予正确的药物治疗,术后均无明显的肩部关节功能障碍。其中40例由于自身原因未遵医嘱,未得到充分的康复训练,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6例,年龄14~68岁,平均(38.7±1.9)岁;女性14例,年龄20~56岁,平均(33.5±2.2)岁。另外40例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设为实验组,其中男性22例,年龄15~64岁,平均(37.6±1.7)岁;女性18例,年龄22~60岁,平均(35.4±1.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在得到正确的手术复位固定和药物治疗后,依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随时与医生沟通,在康复过程中定期复查,依据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关节灵活性、肌力水平等评定指标进行阶段性的康复评定。

康复训练的基本过程为:①术后第2天至第5周,骨痂初步形成期。术后即开始进行“钟摆样活动”[4],同时进行握拳、屈伸腕关节和肘关节等缓慢运动,强度以患者可以忍受的程度为度,运动结束用冰毛巾冷敷进行消肿止痛。术后1周后,患者在保护和帮助下进行被动肩部关节活动,随后的几周可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加大关节的活动程度,并在以往运动的基础上进行肩关节被动扩胸含胸锻炼,肩部的外展、外旋、后伸、前屈上举等基本动作[5]。②术后第6周至3~4个月,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加大肩部关节的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有意识地训练肩部肌肉,增加肩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的强度,同时开展日常生活锻炼。锻炼过程中如出现疼痛难忍的状况可服用少量止疼药物,缓解后即停药,同时进行点压、拍击、揉捏等按摩手法进行辅助治疗[6]。③术后第4~5个月,骨折基本完全愈合,且经过前一阶段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肩部多无明显功能性障碍,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个别患者仍有部分功能未完全恢复,此时则进行按摩、松动关节、体操疗法等方法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第2、4个月及半年后进行回访、复诊调查,根据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的活动范围,参照1990年美国医学会《永久病损评定指南(GEPI)》第五版中介绍的方法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7],GEPI法认为肘关节活动度为上肢功能70%,屈伸活动为肘关节功能60%,为上肢功能42%,可自肘关节实测角度对肘关节功能损伤相应百分数进行评定。同时统计关节僵硬、关节肿胀疼痛、关节囊及肌健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GEPI评分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肩关节功能GEP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临床上,骨折依据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为三大治疗原则,以加速骨愈合同时减少并发症为主要目的[8]。在肱骨骨折时,手术治疗使骨折处复位后,康复治疗显得尤为关键,良好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愈合,并减少并发症症状。常见的肱骨骨折并发症有肩部关节僵硬、肿胀、关节囊和肌腱粘连。由于骨折的创伤使局部组织受到严重的创伤,关节处易产生蛋白沉积,导致功能受限,所以,在不影响骨愈合的前提下,开展康复训练,保证患者在骨折愈合后,关节亦不受影响,可以正常行使功能,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9]。

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应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在手术后第2天至第5周,骨痂初步形成,此时的康复训练应少量多次,多锻炼局部并且兼顾全身,以休息为主,运动为辅,适度的伸缩,保证肌肉不萎缩,同时防止局部肿胀。手术后第6周至3~4个月,伤处已经基本愈合,此时的康复训练以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相结合,同时可以辅助按摩、辅助器械训练等方式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地进行,所有的训练要以患者能承受的程度为宜,过度的运动反而不利于骨折处的愈合;在此期间,也可以内服外用一些中药,帮助活血化瘀,达到消肿的目的。在康复末期,骨折基本达到愈合的程度,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此时如仍有一定的关节不适,应继续进行低强度的运动恢复锻炼,同时不间断的进行按摩等治疗手段[10]。在整个骨折愈合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指导,遵照医嘱开展康复治疗,同时,医生应鼓励和安慰患者,使其对自己的病情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患者的恢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11]。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骨科80例肱骨骨折的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进行研究,对比参与康复训练和不参与康复训练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发现参与康复治疗的患者的康复情况要明显好于未参与训练的患者,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参与训练的患者后期并发症的发病率仅为5.00%,远低于未参加训练的患者(27.50%)。

综上所述,开展正确的、及时的、综合的康复训练有利于骨折患者伤处的愈合,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保证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军伟.肱骨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81-82.

[2] 曹觉飞.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5):101-102.

[3] 李玲.骨折康复的治疗与减少关节并发症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526-527.

[4] 黄群.舒适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107-108.

[5] 李靖忠,张蕾,赵春燕.优质护理服务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86-87.

[6] 吕厚存.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中医康复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62-63.

[7] Cocchiarella L,Andersson GBJ.Guides to evaluation of permanentimpairment[M].5th.Chicago: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Press,2000:471-474.

[8] 金峥.浅谈骨折康复[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881.

[9] 吴鸣,朱亚林.早期系统康复对新鲜肱骨髁上骨折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4):373-374.

[10] 马戈东.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康复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5):136-137.

[11] 钱小莉,朱丽艳,昝涛,等.32例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儿童3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学报,2013,28(B08):323.

(收稿日期:2014-08-14 本文编辑:郭静娟)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骨科80例肱骨骨折的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进行研究,对比参与康复训练和不参与康复训练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发现参与康复治疗的患者的康复情况要明显好于未参与训练的患者,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参与训练的患者后期并发症的发病率仅为5.00%,远低于未参加训练的患者(27.50%)。

综上所述,开展正确的、及时的、综合的康复训练有利于骨折患者伤处的愈合,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保证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军伟.肱骨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81-82.

[2] 曹觉飞.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5):101-102.

[3] 李玲.骨折康复的治疗与减少关节并发症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526-527.

[4] 黄群.舒适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107-108.

[5] 李靖忠,张蕾,赵春燕.优质护理服务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86-87.

[6] 吕厚存.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中医康复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62-63.

[7] Cocchiarella L,Andersson GBJ.Guides to evaluation of permanentimpairment[M].5th.Chicago: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Press,2000:471-474.

[8] 金峥.浅谈骨折康复[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881.

[9] 吴鸣,朱亚林.早期系统康复对新鲜肱骨髁上骨折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4):373-374.

[10] 马戈东.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康复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5):136-137.

[11] 钱小莉,朱丽艳,昝涛,等.32例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儿童3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学报,2013,28(B08):323.

(收稿日期:2014-08-14 本文编辑:郭静娟)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骨科80例肱骨骨折的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进行研究,对比参与康复训练和不参与康复训练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发现参与康复治疗的患者的康复情况要明显好于未参与训练的患者,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参与训练的患者后期并发症的发病率仅为5.00%,远低于未参加训练的患者(27.50%)。

综上所述,开展正确的、及时的、综合的康复训练有利于骨折患者伤处的愈合,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保证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军伟.肱骨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81-82.

[2] 曹觉飞.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5):101-102.

[3] 李玲.骨折康复的治疗与减少关节并发症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526-527.

[4] 黄群.舒适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107-108.

[5] 李靖忠,张蕾,赵春燕.优质护理服务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86-87.

[6] 吕厚存.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中医康复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62-63.

[7] Cocchiarella L,Andersson GBJ.Guides to evaluation of permanentimpairment[M].5th.Chicago: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Press,2000:471-474.

[8] 金峥.浅谈骨折康复[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881.

[9] 吴鸣,朱亚林.早期系统康复对新鲜肱骨髁上骨折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4):373-374.

[10] 马戈东.自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康复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5):136-137.

[11] 钱小莉,朱丽艳,昝涛,等.32例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儿童3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学报,2013,28(B08):323.

(收稿日期:2014-08-14 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并发症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塞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分析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