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大不同

2014-12-09 17:31刘紫丁
留学生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世故英语文化

刘紫丁

欧洲同中国一样都有古老的文化,表现得严肃、内敛、世故,而美国是一个少年,青春进取活力

我从翻译的书中,亲朋的口中,电视电影中不断知道有关“西方文化”的细枝末节,可它还是个大而空的词。直到在美国生活一年,天翻地覆地感受到价值观的差异,也慢慢习惯了见谁不管认不认识先笑得灿烂问个好,习惯了T恤运动短裤的标配服装和让我这个不挑食的人都难以下咽的快餐。我以为这就是“西方”。我错了。

借着学校组织去法国和荷兰做景观建筑设计考察的机会,算是初窥欧洲。刚到巴黎下飞机五分钟,同学已经学会通过衣着分辨哪些是欧洲人。的确,接待我们的小哥虽不帅,可得体利索的大衣、皮鞋,加上个红围巾,整个人的气质分蹭蹭的长。街上的人多数身材纤瘦、面容立体、衣着考究。法国人热爱自己的语言,很难找到说英语的人。本来在美国说英语经常会有挫败感,因为不习惯口语的习惯用法和语速,也因为文化断层。有时候不知道人家在聊什么,有时候听懂了也插不上嘴。但在法国每次碰到会英语的人都像见到亲人一样,说英语都像中文一样痛快,无奈得体验到比刚来美国时还强烈的隔绝感。

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直通天穹的外观和创造出的内部昏暗神秘气氛让人没法不对宗教虔诚。参观时正好赶上唱诗班表演,庄重辉煌的管风琴乐和纯净空灵的男高音让人终身难忘,真的涤荡灵魂。那些信众们步履缓慢或默然沉坐,让人感觉世间红尘滚滚,这里某种亘古不变的东西可以定住神。真想头脑放空在这里坐一天。也见到了传说中的塞纳河,静静低低地流过。宫殿前一千多米的运河波光粼粼,树被修剪成方形、圆锥形、球形,明显的几何化痕迹体现出对秩序感的渴求。

不同于一般的旅行,这次除了景点我们也看了很多公园、博物馆和有趣的建筑,比如长满植物的楼、被劈开的楼。荷兰是我心中的设计王国,这个曾经的殖民国家所特有的叛逆精神也体现在设计上,突出自我、不拘一格,把色彩和形状用到极致。每个纯净的颜色都有点柔和的灰调子,配起色来恰到好处的缤纷绚烂:橘黄色巨型球灯加米黄色墙面、砖红的大楼是洁白窗框、水手蓝的船身配猩红色甲板。土地资源有限逼迫他们思考怎如何尽可能利用空间,于是我们看到了满街变形、错位的后现代建筑。在鹿特丹住的是青旅,每个房间都是一个悬空的立方体;小城代尔夫特的一条街上,各种各样的门就能拍十多张照片,惊叹于他们的想像力!都说设计师是戴着镣铐起舞,在这里我看到蝴蝶破蛹而出后的绽放。

欧洲同中国一样都有古老的文化,如同一个老年人承载太多,表现得严肃、内敛、世故。而美国是一个少年,青春进取活力。不断向前、向前、向前,带来成就,也有泡影。以前醉心于外面的世界,觉得生活在别处。现在走了越来越多的地方,才发现此心安处是吾乡。话是这么说,还是期待明年的南美巴西行。我在“去过国家数量等同于年龄”的路上,奋斗着。

猜你喜欢
世故英语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知世故而不世故
谁远谁近?
知世故而不世故
世故之中有学问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