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等等现象』不能再等了

2014-12-10 00:35文/李
浙江人大 2014年4期
关键词:动真格财务公开法治化

文/李 云

与中央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改革坚定决心相比,不少地方在政务公开时喜欢遮遮掩掩。编制预算说明时,谈到资金结转、预算支出时动辄在“亿元”单位后边加个“等”;在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里,蜻蜓点水般列出一个支出项目,用“等等”代替几十个项目“鱼目混珠”的情况比比皆是。

“等等现象”很普遍,但却是极不正常的。很多时候,频繁使用的“等”不再是文字表达的需要,而是遮掩事实的“包装”。有的事件与真相一“等”了之,尤其是涉及到的敏感信息、关键数据,还有就是那些见不得阳光的东西,皆可以躲在“等”字下面乘凉。这里的“等”字充当马赛克,起着屏蔽功能,行使“保护”职能。

都是“等”字惹的祸。其实,“等”是只“替罪羊”,是相关信息、数据未公开的“遮阳布”。当年,“三公”经费也是躲在财务公开的其他支出等项目里,用一种看不见、看不清的形式“自我保护”,对外声称存在“技术瓶颈”。“三公”经费公开的实践告诉我们,“三公”等政府开支不是“魔盒”。

“等”字沦为一只筐。严格意义上讲,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表现形式,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具体体现,是政府依法行政做得不够的字面表达。避重就轻、语焉不详、含糊其词,甚至藏污纳垢……透过“等等现象”,让我们看到信息公开不足的本质,觉察到信息不公开潜伏的负能量。

破除“等等现象”,首先要消除等待思想。当然,信息公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但是,不能有等一等的观望思想,更不能有歇歇脚的自满情绪。从维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尊严,从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从政府自身建设需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不能再等了。

破除“等等现象”,必须“马上行动”。正如有关人士所认为的,破除“等等现象”,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落实群众监督权,遏制腐败发生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鉴于此,消除“等等现象”,贵在动真格,根本之策在于,加速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之旅;基本要求在于,具体、细致、真实、可信。

猜你喜欢
动真格财务公开法治化
地炼断臂动真格
农村集体财务公开的措施分析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荣誉回收机制”四川动真格
人才政策改革需要动真格了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
在预防职务犯罪上动真格促实效
浅析军队财务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