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铜川现象”透视

2014-12-10 01:51铜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当代陕西 2014年6期
关键词:铜川矿工价值观

铜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闫 旭

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铜川现象”透视

铜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闫 旭

近期 “铜川助人为乐先进群体”、扶摔倒老人不留名的郭晓燕等“铜川好人”的新闻报道频频见诸中省主流媒体和各大门户网站 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成为人们持续热议和广泛关注的焦点。

铜川好人辈出 富集正能量 曾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典范。享誉全国的“英雄女矿工”、煤炭战线劳动模范冯玉萍 其养子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民警”的孙金凯 被誉为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楷模、“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郭秀明以及李云南、杨瑞辉、李秋莲、郭艳、“党员三兄弟”等等 在他们身上 充分体现了社会责任的担当和道德良知的坚守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他们用质朴诚信、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弘扬真善美 传播正能量 凝聚成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铜川现象”。

这是铜川人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其形成原因及启示为

铜川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光荣革命传统,为铜川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基础。铜川自古多贤达 这里有彭祖、鬼谷子、孟姜女的美丽传说 这里孕育了西晋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傅玄 北宋著名画家范宽 唐代史学家令狐德棻、书法家柳公权、药王孙思邈等历史文化名人 他们崇德尚文的传统道德观念影响着一代代铜川人民。铜川又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老区 上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中国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照金革命根据地。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 深深根植在老区人民的心中。

矿工精神是铜川精神的“根”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体现。

铜川因煤而兴 因煤设市。早在上世纪50年代 大批矿工从五湖四海来到铜川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把光和热奉献给了国家的建设事业。在艰苦的岁月中 广大矿工及家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同舟共济 度过了一道道难关。几十年来 铜川矿区涌现出了冯玉萍、徐殿民、张彦生、徐群贤等一大批全国先进典型和劳动模范 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对党、对人民、对祖国无比忠诚的矿工精神 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铜川人。老矿工姚晓舟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 于1958年创作了诗歌《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抒发矿工情怀的诗歌被雷锋抄在日记里,后被聂耳谱曲、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歌曲唱红了大江南北。正是由于成千上万矿工的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才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淳朴、善良、勤奋、包容、感恩的铜川城市特征和铜川人向善向好的朴素道德情操。

不断创新载体,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典型引路,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长期以来 铜川市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始终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工作为主题 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培育文明新风 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以农村、社区、村镇、学校为重点以举办知识培训班、“道德讲堂”、文艺演出活动为载体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送文明下基层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 让广大青少年在社会主义道德熏陶中健康成长。坚持每两年开展一次市级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典型、推出典型、树立典型 更多地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 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 引导大家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营造良好的道德舆论氛围。坚持不懈地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遍布各条战线。铜川市第四中学的“雷锋扁担”被一届届学雷锋小组不间断传递了49年成为铜川学雷锋活动的一个典范。社会主义道德在铜川蔚然成风。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多年来 全市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 开办了《身边正能量》《记者在基层》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栏目 引导记者走进基层 用群众身边事例和大众化语言 在生动活泼的宣传报道中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12·17”助人为乐先进群体和“好人郭晓燕”的宣传报道中宣传部门站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 及时介入 策划先行 组织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和各大门户网站选准角度 挖掘内涵 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 弘扬了时代精神 树立了社会正气。这两场先进典型宣传报道战役 影响大、范围广、效果好 堪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范例。

牢牢掌握网上传播阵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在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 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的同时 市网信办认真做好重大信息网上发布 回应网民关切 主动有效进行网上引导 集聚网上舆论引导合力。铜川“12· 17”助人为乐先进群体的事迹经中省主流媒体报道后 引起网络的极大关注 我们随时掌握网络动向 跟帖引导 据不完全统计 网友在网易、新浪、腾讯等网站发表正能量的评论达11000多条。“好人郭晓燕”助人为乐不留名 我们随即利用市人民政府网站以及“陕西公安”官方微博、微信等发起了“寻找救人不留名的红衣女子”网络行动 半月后 最终通过网络找到了好人郭晓燕。网络寻找活动 不仅宣传了好人善举 同时强化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引导作用。

book=42,ebook=37

猜你喜欢
铜川矿工价值观
基于新SEIRS 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分析
我的价值观
金牌挖矿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矿工
峥嵘岁月刻进党员灵魂——铜川耀州区这样上党课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铜川探索党建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
“旅游+”助推铜川全域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