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蹄疾步稳推进经济建设

2014-12-10 02:47余建清
上海人大月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昆山经济服务

文/余建清

昆山:蹄疾步稳推进经济建设

文/余建清

为了借鉴外省市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而稳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去年我随闸北区学习考察组,赴江苏省昆山市参观学习,实地考察了昆山市行政服务中心、高新区创新型企业等,深入了解了昆山之路的发展历程、昆山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情况。通过学习考察,昆山在经济建设方面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成功经验发人深省、令人深思,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也引发了我们的初步思考。概括起来,昆山经济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把区域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抢抓机遇不放过,走率先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之前,昆山还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对外比较封闭的典型农业小县。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昆山人少地多,经济较为富足,小富即安、小变即满的农耕思想比较严重,以致于不思进取、错失机遇,在短短的几年里,昆山越来越落后于周边地区。

1984年,昆山紧紧抓住我国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重要机遇,以非凡的勇气和惊人的胆略,在一无政策支持、二无国家资金投入、三无技术项目、四无人才优势的条件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自费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开发区,为今后昆山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1991年,又借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强劲东风,提出服务浦东、当好配角、错位发展、打时间差的发展思路,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实现了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

30年来,昆山经济建设经历了四次大转变,走出了一条起步晚、起点高、起飞稳的具有阶段性特征的率先发展之路。如今,昆山已成为一个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兴工商城市,率先基本达到了江苏省所规定的全面小康社会水平。

在实现“第一个率先”目标之后,永不满足现状、永不放弃追求的昆山又把握机遇,提出了新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即:整体发展学新加坡、产业提升学韩国、自主创新学台湾地区,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并提出力争用10年时间,达到与今日深圳相近的经济规模总量、相似的三次产业结构、相当的城市发展水平的新蓝图,开启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

二是把区域经济建设和当地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用尽优势不短视,走特色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善于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的昆山趁上海城市工业寻找向外发展空间、西部“三线”军工企业因“军转民”向沿海地区搬迁之机,提出了“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一开始招商引资就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树立了“没有上海赚大头、就没有昆山得零头”的长远思想,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使上海电视机制造等产业转移到昆山、部分“三线”企业搬迁至昆山,使昆山很快成为上海产品的扩散地、“三线”企业的聚集点,并借助上海等外力、“星期天工程师”等外脑,充分利用上海的人力、脑力及产业优势,有力推动了当地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奠定了昆山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即“农转工”。1990-1997年,昆山又抓住了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契机,以让外来投资者“投得情愿、赚得满意”的远见卓识,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外资,走上了外向开拓之路,出现了经济发展的“井喷”现象,实现了经济建设从以引进内资为主向以引进外资为主的转变,即“内转外”。

此后,昆山又继续依托区位优势,先后实现了经济建设“散转聚”、“低转高”、“粗转精”、“大转强”的转变、升级,开创了一条别具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正如昆山人自己所言,“没有上海,就没有昆山的大发展。”

三是把区域经济建设和创新驱动方针紧密结合,坚持转型不动摇,走创新发展之路。

长期以来,惯于抢占先机、领先一步的昆山坚持想人之所未想、做人之所未做、成人之所未成,不失时机地发出“敢于为创新担风险、勇于为发展尽责任、甘于为基层作奉献”的创新发展动员令,主动实现经济建设从“开放带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人才支撑、可持续发展“四大平台”,尤其强调科技创新对提高区域综合实力的战略支撑作用,被置于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持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全面建设创新高地。

特别是近些年来,昆山按照“做强主导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注重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生根、产业升级和品牌打造,积极推进产业配套,全力开展技术贸易、技术开发,已拥有一批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注重构建创新服务平台,成立了科技园区,运用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的运作模式,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塑造品牌,着力建设科技创新特区和“智慧制高点”;注重深化产学研联合,加强与国内重要科研力量交流协作,开展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成立了一批产学研联合体和研发机构,为培育高端人才、促进科学研究、开展自主创新奠定了扎实基础;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创新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优质服务。

昆山正是自觉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方针,逐步实现昆山经济由低端制造向高端研发、由外部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推动“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变的强劲动力,开辟了昆山经济建设一条敢于冲破思想上的禁锢、勇于突破体制上的障碍、善于克服实践中的困难的创新发展之路。

四是把区域经济建设和服务政府建设紧密结合,咬紧目标不放松,走科学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昆山市政府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真正在服务中开展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推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昆山市政府在始终保持经济建设思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本着“富规划、穷开发”的原则,积极创新经济建设的具体方式,不断丰富经济发展的具体内涵,一以贯之地发挥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持之以恒地提高政府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在服务经济发展的探索实践中,昆山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服务观念,一方面,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市容环境,加快中心城区建设,逐步改善城市“硬件”;另一方面,积极优化城市“软件”,从政府机关的作风效能入手,狠抓效能建设,狠抓作风建设,不断强化“部门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企业转”的服务意识,本着“有情操作、无缝对接”的原则,不断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改进行政服务,相继建立了外资、民资企业服务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做到“三集中”、“三到位”,实行网上审批、网上查询,利用“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以公开、透明的形式,避免“暗箱操作”、杜绝“潜规则”,实现了行政服务的提速增效,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营造了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奋发向上的舆论环境、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全力打造依法、规范、优质、创新、廉洁的服务政府品牌,创造了昆山独特的竞争优势。

自从自费工业开发区成立以来,昆山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和优化,专门设立了“马上办”办公室(现已发展成“马上办”中心),负责为外商服务,实行“首问负责、两问终结制”,力求以最快速度回复外商的咨询、办妥外商的投诉、满足外商的需求,并且喊出了“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等服务口号。此后,昆山又因时制宜地提出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树立“亲商意识”、“对外商不说‘不’、为纳税人服务”,“创先争优、服务提质、品牌升级”等服务理念。

近年来,针对昆山台商投资密集的特点,又着手把昆山建设成为具有浓郁“台湾味”的台商“第二家园”,打造台商在大陆的“精神家园”,给台商以精神慰藉,让台商更加安心、舒心地在此投资、创业、工作和生活。

正是有了这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政府服务企业的有效机制和管用做法,有了政府这种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的强烈意识、贴心服务和良好作风,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政府的建设水平,吸引了大批企业到昆山投资、创业并发展壮大,开启了昆山经济建设的科学发展之路。这也正是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所在,将有利于谱写出区域经济建设的新篇章,不断打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升级版。(作者系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猜你喜欢
昆山经济服务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迈晟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