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奇小说的雏形期

2014-12-11 19:31张洪静
参花(下) 2014年4期
关键词:雏形搜神唐传奇

◎张洪静

论传奇小说的雏形期

◎张洪静

本文从唐前一批小说的特征、内容和类别着手,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已接近唐传奇的体制特征,而且这样的作品在数量上也相当可观,因此把传奇小说的雏形期定位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传奇小说 雏形期 特征 数量

“传奇”之名,盖始于唐。宋人曾慥编《类说》,录元稹《莺莺传》,题为《传奇》。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云:“《传奇》唐裴铏所著小说也。”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亦曾说:“传奇之名,实始于唐,唐裴铏作《传奇》六卷,本小说家言。”最早把“传奇”作为一种文学品类与别的品类相区别的学者可能是元末明初的陶宗仪,他的《南村辍耕录》称:“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把“传奇”明确称为一个时代的文体。

传奇小说用传奇手法来“传写奇事、搜奇记逸”,通过虚构的手法,从人物或事件出发,细致地描绘人生或抒发情感的一种篇幅较长的文言短篇小说。但人们常混淆传奇与史传、志人、志怪等的界限,对它产生的年代也没有达成共识。或认为产生于唐代,“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1]或认为出现于魏晋。还有人认为出现于先秦,“传奇小说史应从先秦写起”[2]。结合传奇作品的特征和数量,笔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应该是传奇小说的雏形期。

汉代的《燕丹子》《汉武故事》等已见传奇的端倪,但还未形成相当的规模。《飞燕外传》被明代胡应麟誉为“传奇之首”,以前题西汉伶玄撰,但今人考证应为东晋或南朝作品[3]。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表面飞扬跋扈、内心充满痛苦和恐惧的赵飞燕形象,记叙委曲,首尾完整,已经可以看作是一篇颇为成功的传奇之作了,“它(指《飞燕外传》)的出现,标志着传奇小说艺术的成熟,成为唐人小说的先导。”[4]

下面我将从小说的特征和题材的承继两个方面来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雏形期的传奇小说。

首先从小说的特征上来看唐前的这些小说已经和唐传奇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吻合:

第一,从作品内容上看,唐传奇作家通过小说创作重现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矛盾。即使描写鬼怪也是为了影射人间世事,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等就是用志怪的形式揭露封建官场的升沉降浮。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则完全是反映现实生活,描写普通女子的爱情婚姻,毫无鬼怪色彩,反映了门阀制度对青年男女爱情自由的阻碍,猛烈地抨击当时社会的婚姻制度。

唐前的这些小说开始着重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性、人情,在内容上也向现实靠近。《飞燕外传》取材于历史,叙述赵氏姊妹的经历,反映人性的复杂,当然小说更主要的是要揭露帝王后妃的荒淫生活,具有现实意义。《韩凭妻》纯粹写人间夫妻的爱情,抨击统治者的凶狠、无道。当然唐前文学作品由于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多叙述鬼神怪异的故事,但即使这样,故事本身还是侧重表现世态人情。《搜神记·胡母班传书》叙述了胡母班帮助泰山君给女儿(河伯妻)传递书信,河伯设宴款待并赠送礼物表达感谢之情。他回泰山途中,见到自己的亡父在阴间苦楚不堪,于是向府君求情,使亡父脱离苦海,亡父因思念儿孙,把孙儿带到阴间相聚。神怪之间的父子、父女之情真实感人,表现了作品向社会现实的靠近。唐代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记柳毅为龙女传递书信给洞庭君,显然是模仿《胡母班传书》的一些故事情节。

第二,从创作思想上看,唐传奇作者“有意为小说”[5]。而唐前的这些小说也初步显示出小说家风采,出现了作家对故事的虚构、创造,似乎是有意为小说。《燕丹子》《汉武故事》把历史人物融入传闻和浪漫的幻想之中,作家对现有材料进行了加工创造。干宝《搜神记序》中谈到这些志怪故事,他说它们“盖非一耳一目之所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6]说明其中许多故事有干宝虚构的成分,并非忠实的记录。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评论晋王嘉《拾遗记》,称其“所记无一事实者”[7],这正说明了王嘉有了有意为小说的倾向。“《拾遗记》虽然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材和线索,但‘十不一真’,往往是借一点点历史因由,加以铺张敷演,颇有些有意作小说的样子。”[8]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说唐前小说作家没有创作的意识,只是一种实录性的作品,其实作家的创作意识这一阶段已经形成胚胎,只是唐传奇表现得更加明朗。

第三,从小说体制上看,唐传奇通常采用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传记结构,故事篇幅较长,首尾完整,情节曲折。有比较精致的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文章还穿插一些诗词,句式韵散结合,增强了作品浓郁的抒情气氛。唐前一些小说也大多采用传记结构,篇幅逐渐增加,南北朝时甚至出现了长达近千字的小说。这些小说叙事内容增加,情节曲折委婉,而且出现了心理描写和场景描写。文章中间还杂有诗词,抒情韵味浓厚,可以说在体制上已经初具传奇的模式。《八朝穷怪录》[9]中的“萧总”条,叙写的是人神相恋的故事,情节曲折完整。故事首先叙述南齐王室萧总避四方乱,游明月峡,和巫山神女相爱,接着写两人分别,神女赠萧总一。拿着玉指环的萧总回望两人相会处,已不见神女,只见巫山神女祠。最后点出玉指环的来历,文末以诗作结,抒情意味浓郁。写拂晓时三峡景色:“忽闻山鸟晨叫,岩泉韵清。出户临轩,将窥旧路,见烟云三重,残月在西。”细腻幽美;写对话则缠绵悱恻,大有唐“吴兴才人”沈亚之意境清幽、抒情诗式作品的风致。结构严整、叙事井然、注重人物刻画、景物描写以及对话描写等方面,与唐代传奇的体制特征基本吻合。难怪有人说:“《萧总》的描写重心在萧总与神女的恋情,恋情是实,仙境是虚,已具有后来传奇小说中游仙类型的雏型。”[10]再如《拾遗记》,萧绮在序中说:“若其道业远者,则辞省朴素;世德近者,则文存靡丽;编言贯物,使宛然成章。”[11]此书有“殊怪毕举”“爱广尚奇”[12]的特点,所以,“历代词人,取材不竭,亦刘勰所谓‘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者欤!”[13]有评论家把《拾遗记》的特点总结为三点:一、多数篇目用史传体结构,有些如杂史,有些如杂传记;二、用史传体志怪,“全构虚辞”《史通 •杂述》, 虚构想象,事丰奇伟;三、不少篇目辞藻靡丽,笔触细腻入微,极尽铺陈之能事。[14]这些特点恰恰符合唐代传奇的体制特征和艺术特点。

第四,从作品功能上看,唐传奇注重小说的娱乐功能,逐渐通俗化,不再传鬼神明因果,“民间说唱艺人也以传奇小说为题材进行表演,传播到社会市民和更下层的人们中去”。[15]石昌渝先生在《中国小说源流论》中说:“如果说宗教刺激了志怪小说,那么则可以说娱乐刺激了传奇小说。唐代传奇小说与南北朝志怪小说文最大不同,是它洗涤了宗教色彩,而带有明显的娱乐性质。”魏晋时期小说家已经萌发用小说娱乐人的想法。“到了东晋、南北朝,尤其是南北朝后期……志怪作品中宗教色彩逐渐淡化,娱乐的功能益发加强”[16]。干宝也说:“幸将来好事之士录其根体,有以游心寓目而无尤焉”[17]。说明他撰《搜神记》还希望能“游心寓目”。由此可见把小说作为消遣的文章并非始于唐,只是因为市民文学的影响,唐代人们开始大规模地接受传奇小说。

其次从传奇小说的类别来看,它们在题材上有承继关系。按照内容划分唐传奇大致分为三类:爱情类、神怪类、侠义类。爱情类作品是传奇中的瑰宝,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有写人间爱情的,《李娃传》《莺莺传》,唐前有《韩凭妻》等;有写动植物精灵相恋的,沈既济《任氏传》写一人狐相恋。《搜神后记》中的《白水素女》可归于此类。有写人神相恋的,如李朝威《柳毅传》。这类作品在唐前更是常有的内容,《弦超与玉女》《清溪庙神》《刘晨阮肇》等。有写人鬼相恋的,唐前有《紫玉韩重》《卖胡粉女子》《庞阿》,其中《庞阿》为 “离魂型”传奇开了先例,成为唐传奇《离魂记》(陈玄祐)的蓝本。神怪类更是继承魏晋志怪的传统,唐传奇有沈既济《枕中记》、牛僧孺《周秦行记》。唐前有东晋干宝《搜神记·蒋济亡儿》、南朝齐梁间王琰《冥祥记·赵泰》等,不再一一列举。侠义类作品产生于晚唐,与当时动荡的时局有关,是人们一种无助的反映,晋《搜神记》之《三王墓》就是这类作品。唐传奇中更是出现大批的侠义小说,杜光庭《虬髯客传》、薛调《无双传》等。

虽然这些唐前小说在特征和题材上与唐传奇相吻合,但是既然把它们看作传奇小说的雏形期,还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飞燕外传》这类单篇传奇作品,一些志怪小说集中也不乏传奇之作,东晋干宝《搜神记》中的多数篇目都采用史传笔法和传记结构,如:《胡母班传书》《三王墓》《李寄斩蛇》《紫玉韩重》《弦超与玉女》,故事完整曲折,皆可视为传奇之文。晋《拾遗记》、南北朝《幽明录》《冥祥记》《续齐谐记》等的不少篇章,在艺术上比《搜神记》更臻完美,篇幅明显变长,更加侧重人物描写。假如以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来衡量,这些作品已具有了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基本上符合成熟型的文言小说。所以,把它们看作雏形期的传奇小说更是合情合理。如此众多作品的出现,奠定了传奇的体制,也为唐传奇的繁荣准备了条件。

小说的发展表现为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数量的不断增加,传奇当然也不例外。唐前雏形期的传奇小说在质量上逐渐脱离“丛残小语”的状况,数量上也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虽然作品整体上还没有达到唐传奇水平和规模,但已经与它接近,因此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看作唐代传奇小说的雏形期。

[1][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页54

[2][4]薛洪勣,传奇小说史[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页3,页34

[3][8]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上册)[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页31,页89

[6][17]黄涤明,搜神记全译[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页559

[7]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页152

[9]原书已佚,辑者、成书年代不详,薛洪勣《传奇小说史》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选本。

[10]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页141

[11] [12]齐治平,校注拾遗记[M], 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页1

[13]【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三[M] ,中华书局出版,1965,页1207

[14]赵明政 ,文言小说:文士的释怀与写心[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页151

[15]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页149

[16]樊庆彦,论唐传奇的娱乐功能[J],2009,4,电子科技大学学报,页58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信息工程系)

(责任编辑 徐瑞)

猜你喜欢
雏形搜神唐传奇
制造《搜神记》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搜神记》的主要版本流传及研究概览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唐诗与唐传奇的爱情观比较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自由精神与文人人格追求
由对立走向友善
论《搜神记》中狐的形象类型及其文化隐喻
大锻件锻压工艺及质量控制系统雏形的研究
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雏形——读《现象学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