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T型人才

2014-12-12 09:13穆胜
商界评论 2014年9期
关键词:罗永浩维基咨询师

穆胜

过去几十年属于某些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医生、律师、咨询师,专业技能只要精深,总能够在局部的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其他生产要素围绕他们在进行布置,他们的专业是一个商业模式的中心。商业模式的逻辑是B2C,即从生产到用户。先找到一个牛逼的咨询师,围绕他去搭建咨询公司团队,然后向市场推广。市场的呼声?用户的诉求?不用太多关注,因为你选择的是最牛逼的咨询师,这个产品就是牛逼的,自然能够实现出货。

然而,在互联网连接了一切生产要素之后,事情正在发生改变。

互联资源的新T型人才

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仍然能够获得收益,但他们已经不是商业模式的中心。商业模式的逻辑已经变成C2B,即从用户倒逼到生产。由于市场需求已经高度多维和个性化,必须先倾听市场的声音,然后去找到合适的人才来打造产品。所以,一个牛逼的咨询师要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要的就是自己去寻找各类资源的连接。千万不要奢望你在一个好平台上就会被追逐,因为这个互联网世界中,想要寻找资源连接的牛逼咨询师太多了。即使在一个牛逼的平台上,不主动接触资源,不主动和世界“互联”,也会被淹没。

某种程度上,这个世界,“内容为王”已经过时了,要想脱颖而出,必须让不同的资源与你连接,为你背书,为你出价,把你变成一个能够吸收价值的端口。罗辑思维的内容好多人都没有听过,但好多人知道罗振宇,这就是他所谓的“魅力人格体”。所以,牛逼的咨询师还要懂市场推广、渠道建设、用户心理、产品的阅读体验……他要对用户的终端体验负责,因此必须是一个资源的强力连接者,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设计出一个用户体验的全过程。

未来将属于这些资源的强力连接者,他们不仅拥有专业的技能,还拥有与世界“互联”的能力,他们类似多萝西·巴顿所谓的“T型人才”。这种T型人才不是传统的T型人才,他们不需要掌握实体层面的复合知识,而只需要具有连接资源的独特思维和视角。

未来属于那些能感知用户需求,并能用无限的创新精神将资源组合为模式,实现这些需求的人。其实,商业的逻辑一直没有变化,卖面粉的总是比种粮食的获利更多,卖面条的总比卖面粉的获利更多,卖面条料理的又比卖面条的获利更多……一切都是为了挤到前端,更靠近用户。当你用创意、情怀和概念设计出面条料理,自然比种粮食的人获利丰厚。新T型人才将会获得最大的社会回报,成为社会的王者。

新T型人才就是强势平台

面对新T型人才,企业如何与他们共舞。也许我们应该放下传统的“管理思维”,走入“人人时代”。

以前,知识即使够强大,也要等待资本上门包养,而现在,创意只要足够强大,足够感染他人,就足以自己搭建一个舞台。因为创意本身就是吸附资源的最好筹码。这个时代,你会发现,商业模式尽管规模越来越大,但已经越来轻,越来越小。WhatsApp凭借50个人就可以做一个150亿美元的公司,罗辑思维3个人就可以被VC圈估值1个亿。他们的核心不是资本的累积,不是劳动的累积,甚至不是知识的累积,而是创意的累积。所有生产要素围绕创意进行排列组合。拥有创意的新T型人才当然为王,当然享受最大的收益。天使和风投不止一次地说,我们投的是人。他们投的不是普通人,是人才;不是传统人才,是新T型人才。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些企业家早就嗅到了风向,开始对企业进行一次变革。稻盛和夫做阿米巴,要每个业务单元都能够被评价;张瑞敏做人单合一,要每个人都能够被评价;火到不行的Netflix更粗暴,无边界协作+360度评价决定绩效。

现在,你会发现内部市场制几乎已经开始风靡,一种人员开始无边界活动、自由组合,通过虚拟团队完成任务的组织模式在开始风靡。谢家华把这个叫做合弄制holarachy,我把这个叫做云组织,当然了,最早的一个提法是维基weki。这个时代即将改变,没有人能够被企业包裹,享受没有贡献的收益,所有人都必须和世界互联,而他们的价格将由互联的交易者来决定。在企业内部是这样,正如稻盛和夫和张瑞敏的实践;在企业外部同样是这样,《维基经济学》甚至说,世界是他的创意工厂。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员工”不止来自企业内部,企业还有边界吗?

在前维基时代,企业制造一种强连接,这种连接是为了保障,那是因为个人不够强大,需要以契约形式连接,防止有人逃离或自己被踢走,自己受到损失。而在维基时代,人人都是主角,只要你有新T型的特征。新T型人才不需要强连接,这种连接反而是负担,阻碍了他们发现机会,变现自己商业价值的无数可能。有意思的是,由此一来,“该有的”合作关系反而更加牢固。

这是新T型人才的时代,他们决定玩法,其他人都是配角,包括所谓的“强势平台”。

用情怀重启新T型人才

右脑产生能够感染人的创意,但这种创意是否能够发挥出来,却取决于“情怀”。也可以说,“情怀”决定你是不是真正的新T型人才。当下互联网商业如火如荼,随之而来的正是满屏的“情怀”。

情怀是什么?情怀是一种极致的追求,是一种不顾后果的忘我尝试。极度有情怀的人,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不顾一切的约束。罗永浩是个典型,反叛、藐视权威、不循规蹈矩,一个假装公知的英语老师却要做高科技的手机?他说他就是想把事情做好,他就是要做有情怀的事。他的右脑不一定比大多数人发达,但他用情怀把这个国人萎缩的部分发挥到极致。所以,不管锤子手机有没有成功,但至少已经从梦想走入了现实。与其说罗永浩是用右脑的创意整合了资源,不如说他是用情怀整合了资源。

那么,这个时代,是否所有人都将像罗永浩一样,用情怀重启自己?我看未必,阻止情怀的是文化,中国文化倡导和谐,从来不愿意让人“出挑”,“枪打出头鸟”是万古真理。

猜你喜欢
罗永浩维基咨询师
无为而无不为
请移走麻木对我的伤害(下篇)
罗永浩担任《脱口秀大会3》领笑员
不太平的2019年
罗永浩“卖艺”第一步,是不是丢掉理想主义?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基于变长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维基词条编辑微过程挖掘
维基解密大争论:争论固有焦点和在互联网时代呈现的争论新特征